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难经》对热病学的贡献

来源:www.tcm100.com
摘要:《黄帝八十一难经》今名《难经》,是素女脉诀一派的经籍,又称《扁鹊难经》,原题秦越人撰。不管如何,它对热病的阐述别开生面。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湿,有热病,有温病”。这种热病分类在先秦堪称创举。...

点击显示 收起

       《黄帝八十一难经》今名《难经》,是素女脉诀一派的经籍,又称《扁鹊难经》,原题秦越人撰。本书与《黄帝内经》相师承,说是扁鹊“执经问难”的笔记,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进行编纂。不管如何,它对热病的阐述别开生面。
       《五十一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湿,有热病,有温病”。这种热病分类在先秦堪称创举。由此倡导热病辨病,并决之以脉,与《内经》经络、脏腑分证相径庭,尤见特色。如所谓:“伤寒有五,……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争。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以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诚然,《难经》于热病非止辨病,而是病、证、因一以贯通之。如《四十九难》《五十难》谓:“中风而心病为虚邪(母病及子),其色当赤,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宜小柴胡汤合栀子豉汤)。伤暑而心病为正邪(自病本脏),当恶焦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宜导赤清心汤合泼火散)。饮食劳倦而心病为实邪(子病及母),当喜苦味,其病身热而重,嗜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缓(宜升阳益胃汤)。伤寒而心病为微邪(相侮),当谵言妄语,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其脉浮大而涩(宜大青龙汤)。中湿而心病为贼邪(相乘),当喜汗出不可止,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其脉沉濡而大(宜五苓散)。以上共同症状为身热,共同脉象为大,均热病临症所常见:而中风以色见,伤暑以臭著,饮食劳倦以味彰,伤寒以语辨,中湿以液言,此皆互文,是指五邪致病特点,学者不可死于句下。以热病五邪入心为例,未论及它脏,但是举一可以反三。
       至于伤寒治法,《五十八难》认为:“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晋•王叔和《伤寒例》有“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即亡”之说,也源乎此。此外,《七十六难》说:“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得平木也”。这是肝实肺虚,采用泻心补肾治例,亦宜触类旁通。

作者: 2008-5-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