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内经》重阳气理论与治未病思想初探

来源:中医药导报杂志
摘要:近几年来,中医药书籍与期刊对治未病论述可谓丰富多彩,而从《内经》重阳气理论探讨治未病思想者,寥寥无几。因此,从《内经》重阳气理论探讨治未病思想,将有利于中医治未病学术的深化与拓展。生气通天论》凸显重阳气理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专论阳气,并且首重阳气,是讨论阳气生理病理的重要专著。...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几年来,中医药书籍与期刊对治未病论述可谓丰富多彩,而从《内经》重阳气理论探讨治未病思想者,寥寥无几。因此,从《内经》重阳气理论探讨治未病思想,将有利于中医治未病学术的深化与拓展。

  1《素问·生气通天论》凸显重阳气理论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专论阳气,并且首重阳气,是讨论阳气生理病理的重要专著。该篇原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把人体的阳气比作自然界的太阳,认为天体的运行不息,要靠太阳的光能,人体生命活动也要依赖阳气的温煦濡养与护表御邪,如此才能健康长寿、生命力旺盛。若阳气虚损或失去正常的运行规律,就会体力衰败,抵抗力下降,外感内伤,发生疾病,甚至缩短寿命。因而保持阳气的充沛及正常运行,在防病保健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些认识为后世重视阳气学派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此张介宾《类经·疾病类》云:“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无分,四时失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人之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内经》一百六十二篇,天人大义,此其最要者也,不可不详察之。”并且,他以此为根据,结合自己的体验撰写了著名的《大宝论》,日:“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王冰注“失其所则不彰”为“日不明则天暗暝昧”。石寿棠在《医原》中对此作了进一步阐明,他说:“然就二气而权衡之,阴承阳,阳统阴,阳气一分不到即病,阳气一分不尽不死,人自当以阳气为重。”上述医家对《内经》阳气理论的阐述和发挥,为后世温补学派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当今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打下理论基础。

  2重阳气理论体现了治未病思想

  《内经》重阳思想贯穿全书,应用范围甚广,笔者拟在重阳代表篇章《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选其精华以说明其治未病思想。

  2.1  治未病在于阳气的气化温养“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经文取象类比,借用太阳,形象地说明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继则以太阳与天体的关系为天然模型推论出人体阳气具有气化温养的生理功能。自然界的太阳能温暖大地,化生万物,人体之阳气也气化温养着全身,推动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活动。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他把阳气耗竭作为死亡的根本原因。许多调查报告证实,中老年生理性功能减退与气虚、阳虚的出现有密切关系。现代关于助阳药及艾灸作用的研究为其应用提供了科学论证,近年来应用《内经》“春夏养阳”理论,采用冬病夏治、三伏灸的办法,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就获得了显著效果。《内经》中主张“暮则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依据一日三时阳气的升、隆、虚来调整起居动静,使“无扰乎阳”的养生方法目前也得到很多中老年人应用和推广。因此,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应以扶阳重阳为立足点。

  2.2治未病在于阳气的卫外御邪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其含义为人体的阳气犹如天体的太阳,有着强大的向上和护卫的功能。阳气主外,为人体卫外之藩篱,外邪入侵,阳气首当其冲。诸凡畏寒发热,或寒热往来,脉来浮紧等症均是阳气与外邪相争的外在表现,如阳能克邪则一汗而解;反之,阳不能胜邪,则邪从阳转阴,由表入里。而解表剂大多辛温,乃助阳以胜邪。临床上阳虚体质者平素多自汗,腠理疏松,玄府不固,此类患者最易为外邪侵袭,一旦罹患则多表现为正不胜邪的寒证、虚证。药理实验证明,补气扶阳之品大多能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因此阳气具有卫外御邪,固护肌表,司腠理开合,抗御外邪侵袭的重要作用。

  2.3治未病在于阳气的养神柔筋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此系《内经》惯用的倒装句法,意思是“阳气者,养神则精,养筋则柔”。人之神得阳气温养,才能神清气爽,保持正常的意识思维活动;筋得阳气温养,才能弛张自如,使肢体运动灵活。王冰加强了这一观点,他注释云:“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临床上阳虚证者往往出现精神萎靡,面容憔悴,昏昏欲睡,思维迟钝,反应不灵敏等,此阳气不能温养神明所致。另一方面,阳虚不能温养形体则肢冷畏寒,形体蜷缩,面色胱白。阳虚不能温运脏腑气血则表现为不思饮食,腹胀腹泄,或腹部冷痛,或手足麻痹,或腰酸耳鸣,阳痿宫冷,痛经不孕等等。可见,神失养则神萎,形失养则脏腑气血违和。

  2.4治未病在于阳为主导,阴阳协调平衡“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指出阴阳的相互关系中,惟有阳气致密,阴精才能固守于内。《类经·疾病类》注:“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宅。必阳气闭密于外,无所妄耗,则邪不能害,而阴气固守于内。此培养阴阳之要,即生气通天之道也。”《素问集注》谓:“盖阳密则邪不外淫,而精不内亡矣。”指出阳气在阴阳平衡协调中起着重要作用。此亦是《素问·生气通天论》重视阳气思想的再次体现。《内经》对阴阳平和协调的正常关系,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来表述。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生命活动正常。若阴阳动态平衡被破坏,发展到“阴阳离决”的地步,就会导致“精气乃绝”的严重后果。

  3结  语

  本文从《素问·生气通天论》关于阳气的论述及有关古代医家的阐释,探讨了《内经》重阳理论与治未病思想的内在联系及在养生防病方面的实用性与必要性。阳气作为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卫外、协调等作用的极细微物质,在阴阳动静,阴阳交感,化生万物,阴阳互用,阴阳平衡,新陈代谢以及阴阳失调等生理病理方面,都显示出其相对“阴”更为重要的性质和作用。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阳的研究,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内经》重阳思想和理论,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