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民族医药

简述三因学说在藏医学中的运用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摘要:1三因的产生及基本概念三因学说是古代藏民族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分辨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产生在吐蕃时代,是在万物本源于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渐地认识到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认识到导致疾病的内外环境,从而在总结原始藏医经验基础上出现了藏医三因学。藏医三因学的产生使藏医对人体......

点击显示 收起

1三因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三因学说是古代藏民族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分辨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产生在吐蕃时代,是在“万物本源于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古代,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医疗方法。逐渐地认识到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认识到导致疾病的内外环境,从而在总结原始藏医经验基础上出现了藏医三因学。藏医三因学的产生使藏医对人体生理、疾病等的认识引向深入,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三因学说是从客观实体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三大系统,是藏医理论根本与核心,贯穿藏医学生理、病理、诊断等学科。
    根据三因特性分为‘隆因素’、‘赤巴因素’、‘培根因素’,藏医理论认为三因素是构成人体及人体生命活动的3种能量因素。换言之,三大因素是人体完成生命活动和思维意识行为中的三大表现类型。三大因素即是人体完成生命活动的意识行为的抽象能量因素,也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人们为了更好的了解人体的组成和生命运动规律,掌握疾病发生机理,找到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根据宇宙学说中的五源、五行、阴阳两性论,以整体观为出发点,将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及思维意识的抽象能量物质分为三大因素来加以解释,从而产生了三因学说。藏医学认为人的贪婪、嗔怒、愚昧三种无明本性,导致三因的产生,因此,三因也叫三邪。总之,三因学说是古代藏族人民根据宇宙观和哲学观,从客观实体中归纳出来的分辨事物的3种思维方法,是指在客观实体中的几种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三大集合体,也是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概括。
2三因的基本特性
    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具有许多属性和特点,各有自己不同的功能,但它们之间并非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主要有寒、热属性。
 
 2.1隆性亦寒,隆的共同特性是粗、轻、寒、微、硬、动等6种,它的性质与中医的“气”很有些相似,但不完全一样。是推动人体生命机能的动力,与生命活动的各种机能密切相关。主要功能为推动血液循环,司理呼吸及机体运动。隆遇到赤巴将其鼓得更热,遇到培根将其激得更寒。
2.2赤巴性热,赤巴的共同特性包括腻、锐、热、轻、臭、泻、湿等6种,赤巴具有火热的性质,也是负责人体内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因素,具有中医“火”行的性质。这是一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火或热量,与病理上的火邪不同。主要有促进消化,提供机体热能等功能。赤巴和培根之间有相克关系。
2.3培根性寒,培根的共同特性包括腻、凉、重、钝、稳、柔、粘等7种。具有土和水的性质,有人体生津、湿润等功能。
3三因学说在生理学中的应用
    藏医学在三因理论的指导下,对机体生理活动、生命现象进行综合,归纳。把具有某种联系的要素进行归纳,建立以三因为纲的生理学体系。其基本理论体系就是以三因系统论观点建立起来的。
3.1胚胎学:人体在胚胎形成到出生同样离不开三因,三因在病理状态下为三邪。藏医认为受孕的内因是健康无病的精血,精血中有隆邪病的精血表现为,质地粗糙、色发黑、气味涩;有赤巴病的精血表现为,气味酸、色发黄、有腐血臭味;有培根病的精血表现为,颜色灰白、粘性大、味甘、触觉冰凉;培根赤巴合并症因培根性腻,赤巴性性润而精血为块状;隆赤巴合并症因隆煽动,赤巴旺盛而精血干枯量少;三邪聚合病精血表现为粪便样物,以上精血均不能受孕。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除了精血、五元外,每周在大命隆、普聚隆等不同隆元素作用下发育成长。在分娩过程中主要靠阻缘隆推助完成分娩,如下泄隆阻塞产门,则无法顺产。
3.2年龄及体型分型:藏医认为人的年龄及体型也受三因影响,出生到16岁称为儿童,儿童体质土、水元素旺盛,属培根偏盛期;16岁到70岁为壮年,体质、五官润华光泽,充
满活力,属赤巴偏盛期;70岁以上为为老年,身体衰弱,机能减退,属隆偏盛期。因此儿童及培根型人易患培根病,壮年人及赤巴型人患赤巴病几率较高,老年人及隆型人患隆病者多。
    藏医三因在人体内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特性不仅表现在身体上各种生理、结构方面,以及患病时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还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类型,人的体型、情志、心动等也根据三因多少大致可分为7类,
3.2.1隆型人:身体中隆性质成分相对较多,这类人五元属风,多表现为身体略弯曲,甚至佝偻驼背,人较瘦削修长,肤色偏青灰,行动时关节里常出现响声。这种人喜欢谈笑,爱唱歌,也爱与人争吵甚至打架斗殴。不耐寒冷与饥饿,身体抗力较差,易患感冒,平时则多喜吃带酸味、苦味的食物。财运和福气较小,身小寿短。
3.2.2赤巴型人:身体中赤巴性质成分相对较多,这类人五元属火,与赤巴的特性的表现相类似,身体温度高,易感到口渴、饥饿。多汗味臭。赤巴型体质的人头发发黄,一般
体型和身材都属中等,由于火元性能锐而急,故思想敏锐,但常表现骄傲,面色多红润,行动敏捷。寿命、财运、身高均为中等。
3.2.3培根型人:身体中培根性质成分相对较多,这类人五元属水土,常表现一些培根所具有的特性,其特点是身体常发凉,感到虚冷,体型偏肥胖,面色多灰白,嗜睡性情温和。这种人喜欢酸食,其性情较开朗愉快,较耐饥饿及烦恼,爱辣、酸、涩味,人较长寿、富有。
3.2.4混合型人:也应该注意到,人体常不是只出现单纯的隆、赤巴、培根中的一种类型,而是经常有2种或3种因素的混合型,混合型人可分为隆赤、培隆、培赤、三因混合型等4种。哪种因素偏多,则表现多为该种因素的特性。从身材说,如为隆与赤巴混合型,这种人身材矮小;隆与培根混合型的人,身体多中等;赤巴和培根混合型的人,身材则特别高大。
3.3生理功能:三因素在人体内有常量及相对固定的居处。
3.3.1隆因素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分为持命隆、上行隆、遍行隆、伴火隆、下泄隆等5种。
3.3.1.1维命隆:它存在于人体头顶部,其运行的部位是咽喉部和胸部。司人体的吞咽动作,理呼吸运动,唾液分泌,打喷嚏,打饱呃,使人的记忆力清醒、增强,感官聪明而敏锐,还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
3.3.1.2上行隆:存在于人体的胸部,并运行于鼻部、舌头和喉头部位。它司人体的发声,使人面色红润有光泽、充满活力、精神振奋、善于思考。
3.3.1.3遍行隆:主要存在于心脏,并运行于全身。司人体四肢的活动、屈伸行走,还司眼睛及口唇的开合,并主管人的语言和思维活动。
3.3.1.4下泄隆:存在于人体的肛门部位,运行于人体的
下部,包括大肠、膀胱、会阴等部位以及大腿的内侧。司人
体精液的排出、月经和大小便等的排出,还管理忍便的控制
以及妇女分娩过程等。
3.3.1.5伴火隆:主要存在于人体胃脘部位,运行于人体内部各脏腑器官之间。主管人体的消化机能,负责把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分开,并促使血液生成和成熟起来。
3.3.2赤巴:根据存在的部位和具体功能的不同,赤巴分能消赤巴、润泽赤巴、能作赤巴、明色赤巴、能视赤巴5种。
3.3.2.1  能消赤巴:也译成消化赤巴,它存在于胃肠之间,其作用是协助把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加以分解,使其产生出热能,并使其他各种赤巴的作用能正常地进行,更好地发挥其生理作用。
3.3.2.2变色赤巴:它位于人体的肝脏,主要作用是使食物中的精微所包含的色素变成体内各种成分应具有的色泽。如血液中具有的红颜色、胆汁中的黄绿色,以及肌肉的红色、粪便中深浅不同的黄褐色等。
3.3.2.3能作赤巴:它位于心脏部位,其职能是司人的思想意识,负责人的胆略,使心胸开朗,有谋识。人的欲望及骄做的情绪也与它有关。
3.3.2.4能视赤巴:它位于人的眼睛部位,主宰人体的视觉,使人能看到体外周围的物体,并与辨别其颜色有关。
3.3.2.5  明色赤巴:它存在于人体表皮表面的部位,使人的皮肤细腻、润泽和光亮。
3.3.3  培根: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及功能,又分为能依培根、能碎培根、能味培根、能足培根、能合培根5种。
3.3.3.1能依培根:它位于胸中,为5种培根之首,可协助其他4种培根的正常机能运转。当体液水分产生异常,即过多或过少时,能起调节作用,使其恢复正常。
3.3.3.2能碎培根:它位于胃的上部,能磨碎食物、消化腐熟食物。当然,这一机能还需与其他两种因素,即消化赤巴、消化隆来共同完成。
3.3.3.3能味培根:它位于舌部,其主要功能是主管人体尝味的机能以辨别食物中的各种不同味道。
3.3.3.4能足培根:它也位于头部,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它能使人体产生各种精神情绪,如喜、怒、哀、伤、知足、满意等。
3.3.3.5能合培根:它分布在人体的各个关节部位,其功能是使关节,也即骨骼与骨骼相结合的部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负责关节的屈曲和伸张,使它们能灵活地活动。
3.4消化作用:食物的消化过程主要依靠以“能消赤巴” 为主的3种消化因素即“能消赤巴”、“能碎培根”、“伴火隆”的物理蠕动磨碎和能量助化共同配合完成,食物到达胃部后,在“能碎培根”作用下用饮料和水份将食物分散开,并将其泡软,为下部消化作好准备,与此同时“伴火隆”在增强胃蠕动的同时刺激属热性的“能消赤巴”的热性增大,将食物消化分解、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4三因在病理学中的运用
4.1病理变化过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三因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和协调的境地,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在病理状态下,即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三者的常量及居处发生变化,出现偏盛偏衰,相互占位,侵入人体的精微、血、肉、脂、骨、髓、精血等七精华和粪便、尿、汗三秽物,变成致病因素,人体失衡病变。病邪侵入人体,首先分布于皮肤,扩散于肌肉,其次穿行于脉道,渗着于骨骼,降于五脏,落于六腑。扰乱人体固有三因的平衡,发生病变。
4.1.1病理隆与病因贪欲性质相同,因而依存于阴部或髋腰部,居于人体下部。运行于七精华之中的骨骼,三垢物中的汗毛,五官之耳朵,脏腑之心脉及大肠等通道。
4.1.2病理赤巴与病因嗔怒性质相同,位于人体命脉及肝胆部位,居于人体中部。运行于七精华之中的血液,三垢物中的汗液,五官之眼睛,脏腑之肝胆等通道。
4.1.3病理培根与病因愚痴性质相同,依存于人体脑部,居于人体上部。运行于七精华之中的肌肉,三垢物中的二便,五官之鼻舌,脏腑之肺、脾、双肾及胃、膀胱等通道。
4.2病理表现形式
4.2.1疾病的蓄、发和平息: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无不与患者机体中隆、赤巴、培根三邪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中的隆、赤巴、培根有一定的存在位置和一定的容量,处于相对动态的平衡状态,维持着人的生命活动。但是在内外病因的影响下原先的平衡被破坏,三者则变成引发疾病和助长疾病增长及变化的因素。隆病,如果食进一些与隆的性质基本相同的性糙、轻、细、硬、动、涩和热性饮食、药物可使隆病产生。但进食一些热性的饮食、药物,一时可以压住隆病发展势头,迫使之在本位蓄积起来。此后食进与隆的性质相同的糙等六性和与热性相反的寒性饮食、药物便可使隆病发作起来。以后食进与隆的性质相反的性腻、重、坚、绵和热性的饮食、药物,隆病被平息而痊愈;赤巴病,食进与赤巴性质基本相同的性锐、腻、轻、臭、泻、湿和凉性饮食和药物,可使赤巴病产生,但这时食进凉性的饮食和药物,一时可以压住赤巴病发展势头,迫使之在本位蓄积起来。此后食进锐、腻等性质和与凉性相反的热性饮食和药物可使赤巴病发作。以后食进具有钝、涩、重、糙、固干等性质的饮食和药物,赤巴病于本位被平息。培根病,食进性重、腻、钝、绵、固、粘等和凉性的饮食、药物,可使培根病于本位蓄积起来。这是因为重、赋等性质与培根的性质相同,在它们的作用下培根病在本位虽然被引发,但在凉性饮食的作用下,培根被冷凝成团,不能发作,只在本位蓄积起来。以后如果食进重、腻及热性的饮食、药物便使培根病进一步发作起来。此后如果食进与培根性质相反的具有糙、轻、涩、锐、动等性质的饮食和药物,培根病在本位被平息而痊愈。
4.2.2疾病的增、损或紊乱:病理变化中,隆、赤巴、培根三邪和七精华及三秽物超过固有的常量,谓之增;少于固有的常量,谓之损;三邪中其中一邪或二邪发生偏盛或偏衰,干扰和影响其他邪和七精华、三秽物,引起病变称之紊乱。
    当三邪滋生之时,患者放弃不喜欢的饮食和行为起居,或者使用喜欢的饮食和行为起居,则能使三邪增生;当三邪耗损之时,患者放弃不喜欢的饮食和行为起居,或者使用喜欢的饮食和行为起居,则能使三邪耗损。例如隆病,在滋生的时候,患者对酒、肉等甘味饮食无食欲而放弃食用,对苦苣菜、蒲公英和茶等味苦、涩的饮食有欲望而食用;行为起居方面,对于热而轻松的行为,认为与病无益而放弃;对于轻而糙的行为,认为与病有益而享受,这样都能使隆病增生起来。当隆病耗损之时,认为轻而糙性的饮食和行为于病无益则放弃,相反重而腻性的饮食和行为于病有益而享用,这样则会引起隆病耗损。对于赤巴病和培根病的增损可按上述隆病的增生、耗损类推便可知晓。
4.2.3疾病侵入及途径中的表现形式: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固有的隆、赤巴、培根被自然界气候急剧变化或饮食不节、行为起居反常、不适和突发原因等外因侵扰人体七精华、三秽物而发病的。皮肤、肌肉、脉络、骨骼、脏和腑为疾病依次侵入的6个途径,病邪通过这6个途径从表及里,从外到内,从浅入深,侵害机体而发病,影响健康。
    三邪与外因的关系犹如“箭”与“的”的关系,隆、赤巴、培根三邪是“的”;时令、饮食、行为起居和突发原因为“箭”。“箭”射中隆、赤巴、培根三邪中其中任何一邪,便引起该邪发生偏盛偏衰等紊乱,从而扰乱其他二邪的平衡,其他二邪也随之发生紊乱。三邪的紊乱又破坏七精华、三秽物的平衡,因为三邪与七精华、三秽物,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隆存在于骨骼之中;赤巴存在于血液、汗液之中;培根存在于饮食精微、肌肉、脂肪、髓、精液,二便之中。一旦这三因素受时令、饮食、行为起居、突发原因等四大外因的干扰,即当这些外因所具备的性能与隆、赤巴、培根的性质相一致时,三因素所依居的位置和原有的常量等发生紊乱,侵害七精华、三秽物而发病。具体地说,如果食进性轻、糙等容易引发隆邪的饮食,饮食在胃中磨碎、熟腐,分解为精华和糟粕。精华在遍行隆的作用下通过运送精华的孔道散布于隆依居的所有部位,骨骼等处成为引起隆邪的因素。这是又遇到引发隆邪的行为起居,便导致隆病发生。同样,食进性热、锐等容易引发赤巴邪的饮食,饮食消化后的精华被遍行隆驱至血液中,依居于血裨流通的孔道,成为引发赤巴邪的因素。如果遇到使血液增盛紊乱的行为起居,便导致赤巴病发生。如果进食重、凉性饮食,饮食精华聚居于肌肉、脂肪等通行的孔道,成为引发培根邪的因素,当遇到使培根增盛紊乱的行为起居,便导致培根病发生。与三邪性能一致的饮食和行为起居能使疾病于各自孔道和三邪依居的部位蓄积,又遇到时令、饮食、行为起居、突发原因等四大外因干扰,具备这些条件,疾病则会发生。因此,无论何时都要注意饮食、行为起居等日常生活及气候变化,使自己适应于自然界的变化。
5三因在诊断学中的运用
5.1病因
5.1.1  内因:生理状态下的隆、赤巴、培根三因是人体发病之近因,在内外因素影响下,一旦发生增、损、紊乱时,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则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有害因素,成为引发疾病的内因。赤巴为热性疾病的内因,在多种外因影响下,赤巴被扰乱出现病变,人体的七精华、三秽物等被赤巴烧损、腐烂,因而产生热性疾病。同样在内外因素影响下,培根被扰乱出现病变,培根属水土,重、凉、寒使人体温度下降,胃火受损,引发寒病。隆的性质为轻、动等,不论寒性或热性疾病,隆皆成为其助长引发作用。隆遍行与全身,寒热疾病均能被它所扰乱引发。 
5.1.2外缘:生发外缘:引发三因增、损、紊乱的外缘也与其性质相关,时令热时气温不足或时令寒时寒度过低,会引发隆寒病和培隆病。时令寒时寒度不足或时令热时气温过热则易引发赤巴热病。
    蓄发外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人体中隆、赤巴、培根三因素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如果过量进食一些与三因性质相同的饮食或行为起居过量时,三因就蓄积并继而发生增、损或紊乱,变为疾病。
    直接外缘:隆病的直接外缘:过量进食苦、涩味及具有粗、轻、寒、微、硬、动等性质饮食和药物,房事过度,长时饥饿,少食节食,失眠、悲伤、受寒风吹、下泄呕吐过度等。赤巴病的直接外缘;过量饮用辛辣及烈酒、陈年酥油等具有腻、锐、热、轻、臭、泻、湿等性能的饮食,暴怒,过度劳作等。培根病的直接外缘:过量进食腻、凉、重、钝、稳、柔、粘等性质饮食,久坐不动,天寒受冻,久居湿地等。
5.2疾病的增、损或紊乱症状
5.2.1隆增损及紊乱症状:肤黑干瘦,腹胀肠鸣,便秘、头晕,喜热、多言、少眠、五官功能减退等为隆增盛症状;寡言少语,精力记忆衰减,体温降低,消化不良等为隆损耗症状。隆紊乱症状为脉象不耐按压,虚而浮。小便色如夏季草原水潭之水青而清沏,冷却后基本上不转变(收缩),或者转变后仍尿质稀薄。因隆性动荡,故隆病患者好动善行,嘘气频繁,神志不安,头昏仆倒,耳内鸣响,舌干色红,舌苔粗糙,口感苦湮,痛无定处,身打冷颤,酸麻颤栗,动辄无定处地突然疼痛,神思飘忽不定,肢体僵直,躇曲难伸,痛彻全身,皮肉分离样或骨折样疼痛,眼睛等有外突感,四肢有捆绑感,活动则甚痛;毛孔一酸痛、汗毛竖立,夜晚失眠、呵欠频作,恶寒战栗,想伸懒腰、无端生气、髋腰关节如杖击,特别是后颈、前胸、太阳穴等刺痛难忍,大椎、百会、膻中等隆穴开张,压之疼痛,恶心空呕,黎明前后咳嗽,吐泡沫状痰液,腹胀腹鸣。清晨、傍晚及纳食消化后疼痛容易发作等。
5.2.2赤巴增损及紊乱症状:皮肤及二便发黄,巩膜黄染,易饥渴,体温增高,腹泻便溏等为赤巴增盛症状;体温下降,肌肤失润发黑灯为赤巴损耗症状。赤巴紊乱症状为脉象如搓紧的马尾丝样紧而细数或洪大。尿色赤黄,气味浓而蒸气大。因赤巴属火性,故热气上升,头痛身热,口感酸苦,舌苔多灰黄色黏液物,鼻腔干燥,巩膜红黄,疼痛固定不移,夜晚失眠,白昼多眠,痰色赤黄,口有咸味,口渴欲饮,常呕吐或下泻,易汗气臭,眼睛和容颜等色赤黄,肿块易迅速溃脓,脓液易感染其他部分机体。正午、午夜时分及食物正在消化时,疼痛更严重。
5.2.3  培根增损及紊乱症状:胃火衰弱,体温下降,消化不良、身体沉重、尿色清白,四肢无力、嗜睡多眠等为培根增盛症状;头昏、心颤,关节松弛等为培根损耗症状。培根
紊乱症状为脉象沉弱而不明显。小便色白臭味和蒸气均小。味觉不灵,舌苔与齿龈呈灰色,巩膜咣白,面部肿胀,鼻涕痰液乖多,头昏体沉,不思行动,身心沉重,意识不清,食欲不佳,胃火式微,消化力弱,呕吐或下泻完谷不化或黏液状物。肾腰疼痛、全身肿胀瘿赘增生,由于培根性重,因而患者神志不清,不论昼夜嗜睡多眠,倦怠无力,皮肤发痒,四肢僵硬,关节活动不灵,肌肉肥胖。由于培根性重、钝、稳,故疾病蓄积、发作、平息时间长,治愈较难,病程久长。本病每至大雨季节和早晨、傍晚及饭后容易发作。
    总之,藏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龙”“赤巴”“培根”;七大物质基础: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大、小便及汗。三大因素又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上述三者保持着相互协调,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能的活动。在正常人体内,三大因素、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一旦内外环境变化,平衡破坏,将会引起疾病。特别是龙、赤巴、培根中某一种因素的功能亢进、低下或互不协调,不仅可引起龙病、赤巴病、培根病,而且还是造成其他疾病发生的原因。
    三因学说贯穿藏医生理、病理、诊断等学科,因此三因学说是人们掌握藏医学理论的核心理论。
作者: 扎西东智 2013-4-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