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基础

中医的由来 气与天人合一

来源:www.th55.cn
摘要:据记载,中医的创始人是轩辕黄帝。中医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医的特色理论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点击显示 收起

据记载,中医的创始人是轩辕黄帝。他命雷公、岐伯二人,对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等,都详细地加以观察和记录,进行研究和试验,直到最后确认什 么东西能治什么病为止,再把它正式整理出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中华民族第一部医药著作--《祝由科》诞生了。后世人为了不忘黄帝的功德,综合了黄帝时期 的名医的医术,定名为《黄帝内经》。

中医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等治疗方法,到了周代,更是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甚至手术等治疗方法。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多次给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并且发明了一种叫做"麻沸散"的麻醉用药。

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

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

隋唐时期,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
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

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宋代,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明清以来,李时珍写成了《本草纲目》。

中医的特色理论

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它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象、 经络等学说,包括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中医临床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称为四诊。中医临床的治疗方 法主要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拔罐疗法等。

中医中的气与天人合一

中医学也有自己的物质论和构成论,这就是"气一元论"。古人认为,气小而无内,大而无外,宇宙万物都由气构成,气聚则生,气散则亡,宇宙之间无非一 气。也就是,说气小,是它比基本粒子还小;说气大,是它可以充满整个宇宙。自然界里的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是有温度变化的。这变化的根本原 因,是出于日月星辰的旋转。因此,有太阳的时候,气温高;没有了太阳,气温就降低。春天的气温暖,夏天的气炎热,秋天的气凉爽,冬天的气寒冷,一直在变化 不停。

古人很善于观察,也很善于总结。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四季的划分,而且,又把四季进一步细化,5天是一候,3候是一气,也就是15天一个节气,6 气是一季(也叫时),把全年分成24个节气。在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就重视建立日历,"授民以时"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职责,违背了农时,就无法取得人民的信 任,政权就不牢固。

中国的农历所以重要,24节气降临的早与晚,不仅与农作物生长有关系,中医认为与人体的疾病发生与否,发生什么病,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农历很注 重远期预测,在夏至的时候,还没有数伏,正是酷热逐渐增长的时候,但古人知道"重阳必阴",因为日晷的影子已经到了最短的时刻,马上就要发生转化了,因此 在夏至的时候,就发出来第一份阴气增长的预报:"夏至一阴生"。冬至的时候,刚开始数九,天气最冷的时刻虽然还没有到来,然而,阳气已经萌动,日晷的影子 已经达到了最长,此后必将一天一天地缩短,所以,又发出来一份阳气增长的预报:"冬至一阳生"。阴阳气的变化,出现在气温的变化之前,是万物变化的动力。

《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的五气,就是风、火、湿、燥、寒,构成了四季自然气 候的主要因素;地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是一切食物的基本要素。五气入鼻,藏在心肺;五味入口,先入肠胃。五气、五味可以代表对人体有益的万 物。

古人把气看得很重要,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一个人必须形和气相平衡,才是健康的。如果一个人太肥胖,一动就气短,没有力气,活动不灵便,中 医就称之为"形盛气衰";反之"气盛形衰"。气为阳,形为阴。身体里的气进一步细化,就有了肺气、心气、肝气、脾气、肾气、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不同 的称谓。

作者: 张国玺 2013-4-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