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基础

中药归经理论浅探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归经即指药物对于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或没有作用。通过对中医的归经理论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临床用药。l中药归经的概念、渊源及历史沿革归经的概念,归字简单,包含趋向和归属两层涵义,即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作用的定向定位。因此,中药归经的概念应定义为某种药物对机......

点击显示 收起

  归经即指药物对于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或没有作用。通过对中医的归经理论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中药归经的概念、渊源及历史沿革
  归经的概念,“归”字简单,包含趋向和归属两层涵义,即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作用的定向定位。“经”字很难定义,《灵枢•海论》谓:“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亦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故归经的“经”既不同于经络中的“经”,也不同于现代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所研究的“经”,它是功能和物质的复合体,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为基础而形成的经络系统学说。因此,中药归经的概念应定义为某种药物对机体不同部位的选择性或特殊性作用或相对较明显的作用。其选择性和特殊性作用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的药物可以作用于不同的部位;二是同一种药物随用量、配伍等不同而作用于不同的部位;三是不同的药物通过相使、相须等配伍以及引经药的作用等可以作用于相同的部位。
    “中药归经”一词乃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张元素正式提出。张元素在深入研究医学典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中药归经理论,并将其作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继承和发扬了张氏学说。但在此之前其他医学典籍中也隐约包含着药物归经,归经最早可追溯到《内经》的“五人”。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载有“五味所人,酸人肝,辛入肺,苦人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至真要大论》则谓:“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人肝,辛先入肺,苦先入心,咸先入肾,甘先入脾。”与此相差不远的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则有过“大黄荡涤肠胃,沙参补中益肺气,地肤子主膀胱热,利小便”等类似于归经的记载。由此可见,中药归经理论早在《内经》时期就已存在,只是没有明确的提出罢了。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为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临床基础,其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和分经用药理论对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出现的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如麻黄、桂枝为太阳经药;知母、石膏为阳明经药;附子、细辛为少阴经药等都肇始于此。此后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类似于归经的概念。如《名医别录》之“韭……归心,蒜……归脾胃”等。至唐代,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含义始与经络理论相结合。如《食疗本草》中有“绿豆行十二经脉”的记载。《本草衍义》在论述“泽泻”时言及“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接引桂、附归就肾经”,从而首先提出了“归……经”的字句。
    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代表张元素正式提出归经理论。他按十二经络归类诸药性,首先将归经系统化、具体化,从而使经验用药上升为理论。而清代温病学派创立后,其药物归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开拓,随之出现了以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如金银花、连翘、薄荷为卫分药;石膏、知母为气分药;生地黄、丹皮为血分药;黄芩主清上焦;黄连主清中焦;黄柏主清下焦。
2  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前者包括考证与分析归纳文献法和群子参数法,后者主要有中药有效成分分布与归经;中药药效与归经;环核苷酸酶系统与归经;微量元素与归经;中药体内代谢与归经;受体学说、靶点学说与归经;引经与归经  。这些研究方法为中药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它们还是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一是中药成分复杂,同位素不一定都可以标记在发挥药效的成分上;二是中药在体内分解的成分或与机体反应产生新有效物质是否能被标记;三是中医药学中的经络、脏腑在现代医学中并无对应的解剖学部位,所获结论不宜生搬硬套。根据中药药效探讨中药归经,符合临床实践。如应用现代受体学说的含义、思路来探讨中医药的归经。这种方法认为中药进入人体后,由于受受体性质的限制,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受体,表现为某一种或某几种效应,这与中医药理论上的归经极为相似。然而,单用受体学说来揭示中药的归经,不可能阐明其全部奥秘,因为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脏腑指的是以脏腑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完全不同于西医的具体器官组织    。引经本来属于归经的一部分,所谓药之有引经,而必先归于某经。用引经药来探求中药的归经,我们会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引经药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引药直达病所”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结果,但它不能说明归经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它对药物的引导作用,而不清楚引经药作用于人体后随着人体本身状况的改变对其它药归经的影响。
    由此可知,中药归经的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解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深奥内涵,而这些研究本身也没有遵循中医药理论,缺乏临床的可操作性。在这种状况下,关于归经的现代研究几乎没有融人中医药理论中,不可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因而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难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临床的忽视意味着对药物作用对象的忽视,这使归经研究往往限定在一个既定的框架上,即印证前人某药归某经的说法,而印证的方式则是某药某成分在某解剖部位的分布或影响。这不仅缺乏实际的意义,也容易令人产生错觉,认为归经是一种绝对实在的分布  。
3  中药归经的系统理论
    在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中医学模式中,它将人看成是一个“小天地”,人这个“天地”与外界大自然的天地息息相关。所以中医学在诊治疾病、预防疾病和养身保健等方面无不效法于自然,基于此而形成的归经理论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一个具体的模式。它渗透着中医学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它也深深蕴含着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同时它又是经验和理论的总结,所以要认识中药归经,要使中药归经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就要从系统中去认识中药归经。中药归经的系统理论包括药物的系统理论性、医学思维和临床经验。
3.1药物的自然属性与归经
    在中医学模式中,万物皆负阴而抱阳,天地如此,人和药物也如此。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寒、热、温、凉,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寒凉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淡味附于甘味)。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人,上奉天,下应地,其阴阳为: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为阴,腑为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药之阴阳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指出:“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甘、辛、咸、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厚、薄、轻、重之用。温热为阳,寒凉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气薄为阳中之阴。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为阴,昧厚为阴中之阴,味薄为阴中之阳。薄则疏通,厚则滋泄。”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加之同气相求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阳性的药物易走阳位,阴性的药物易走阴位。阳中之阳的药物易归心经;阳中之阴的药物易归肺经;阴中之阴的药物易归肾经;阴中之阳的药物易归肝经;阴中之至阴的药物易归脾经。在药物归经的系统理论中,药物的阴阳属性是归经理论的总纲,知道天、地、人和药物的阴阳属性,我们就知道了药物归经的总的纲要。一天的不同时刻其阴阳属性也不同,这也要求我们在用药时掌握。比如我们用归心经的药就适合在平旦至日中这段时间服用,因为此段时间为天之阳,阳中之阳也,同气相求,所以这个时间服药易归心经。
    药物归经的自然属性中五行属性也至关重要,《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药本五味歌》指出:“酸为木化气本温,能收能涩利肝经;苦为火化气终热,能燥能坚心脏下;甘始土生气化湿,能开缓渗从脾行;辛自金生气滞燥,能散润濡通肺窍;咸从水化气生寒,下走软坚足肾道;淡味方为五行本,运用须知造化要。”
    阴阳、五行是天人合一理论的联系枢纽,也是用药归经的指导思想,认识中药归经的系统理论,就要认识以阴阳、五行为联系的整个人一自然一药这一整体观,这样也能使我们注意用药的法象、时象,可以更好的认识并运用中药的归经。
3.2医学思维与归经
    中医学主要的思维模式为形象思维,而基于此形成的药学知识也与形象思维密切相关。运用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建立起了基础性的药学知识和药物归经理论。《本草从新》中:“凡质之轻者上人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枯燥者人气分,润泽者人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如橘核形似睾丸,采用“取像比类”、“以形补形”的思维模式,得出橘核归肾经,用于治疗疝气之寒疝、睾丸肿痛。桑白皮为桑树的根皮,根据“以皮达皮”的形象模式而得出桑白皮人肺经,有通利水道、消肿的功效。连翘似心归心经,有清泄心火的功效。穿山甲以穿山打洞为最能,故有破癥通经之功;蝉其声清响,昼鸣夜息,故以蝉蜕治失音、小儿夜啼之症等等。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药物也是如此。最近兴起的生物全息理论是从微观的角度反证着中医药学天人合一的理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医药“取像比类”的客观性。
4  中药归经系统理论在治已病和治未病中的运用
    对于已病,如果临床诊断明确,八纲辨证正确,则可在中药归经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准确用药,使不同的药物各施其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上治愈疾病,从而达到阴阳并调、寒热并举、表里同治、虚实兼顾的治疗目的。并且根据疾病的传变趋势和规律,在归经理论的指导下可以阻断疾病的传变,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用药时除用归肝经的药物外适当的运用归脾经的药以防治肝病传脾。肝失疏泄时可以影响脾胃,因为根据五行相克关系木克土,所以在选择疏肝药物时在加上健脾的药物,防治肝郁犯胃。根据中药归经系统理论而在中医治病时形成的“斩断学说”,使中药在治已病和治未病方面都有显著功效。中药归经的系统理论已是临床用药的重要指导理论,根据归经的系统理论,可以有效治疗疾病和防治疾病,达到治已病和治未病的目的。
    中药归经将中药的性质、作用、功能和中药的用药经验、临床疗效以及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全面认识中药归经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可以更好的发挥中药治已病和治未病的特色。而单独研究药物归经或单独用临床去认识中药归经这将失去中药归经最精华的一面,也失去了中药归经系统理论中的“精神联系”,同时也会失去中药治病的特色和中药养身全形的功效。
作者: 梁建庆 ,尉伟卫 2013-6-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