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燥胜则干温凉内外有别

来源:健康报
摘要:”临床上,根据燥邪性质特点,病因属性,有内外温凉之别,辨证关联五脏。《内经》至明清医家论燥多以外感为主,外感亦重秋燥,论温凉为性质,述内燥者少。燥证的分类通常以内外分类为常见。叶天士则认为燥证当分内外,外感者治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

点击显示 收起

   《内经》论燥,以“燥胜则干”为旨,与湿相对立,以干为特点,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后,历代医家对燥证理论多有阐发,逐步发展完善了燥证理论。

    燥本六气之一,五行属金,其位西北,是秋令的主运与主气。气运清肃、干燥,万物应之坚敛。在正常情况下,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其气清,其性刚,其用散落,其化坚敛,其类金,其候清彻,其令燥,其脏肺,其主鼻,其应秋,其养皮毛,燥金之气太过,则为淫邪。”

    临床上,根据燥邪性质特点,病因属性,有内外温凉之别,辨证关联五脏。《内经》至明清医家论燥多以外感为主,外感亦重秋燥,论温凉为性质,述内燥者少。燥证的分类通常以内外分类为常见。而外燥一般分为温燥和凉燥两大类,凉燥由吴鞠通首倡,并立杏苏散治之。雷丰论燥则曰“燥属凉”,属外燥。刘完素明确将燥证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寒燥,其二为热燥。叶天士则认为燥证当分内外,外感者治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内伤者治以纯阴静药,柔养肝肾为宜。大凡津液竭者,必佐辛通之气味,精血竭者,必籍血肉之滋填,在表佐风药而成功,在腑以缓通为要务。石寿棠对外燥则云“久旱则燥气胜”,且有风燥、暑燥、凉燥、寒燥之分;又说“推致燥之由……究其本源,皆缘血液不足所致”,所论又为内燥,其关于外燥、内燥的部分观点如下:外感燥湿,均伤肺经气分,内燥起于肺胃肾,治外感燥湿之邪无他,最忌苦涩。

    费伯雄对诸家医论之偏颇进行点评,并提出“燥者干也,对湿而言。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即凉则燥而凉。以燥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为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相”。费伯雄论治燥证,是属内外燥统论,而热凉之分,各有特点,燥热以伤阴为主,燥凉则兼见气郁血涩的特征。论治以五脏分类,各具特色。治肺燥重在生津,心燥兼以清火,肝燥偏重养血,肾燥主以滋阴,而脾、胃、大小肠各有燥证,虽分别论证,亦不出甘凉濡润,养血生津,以救脾阴胃汁,体现其治燥重脾胃,善养阴,于平淡中见神奇的特色。参诸贤论燥,总不离燥有内外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外环境与季节相关,内环境则因体液耗损,体失濡养是导致燥证的主要因素。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