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心律失常辨证用药效更好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
摘要:若心跳过快、过慢或快慢不一,节律不整就视为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进入中老年以后,全身各脏器老化、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心律失常发生几率为20%-40%。老人出现心律失常有时并不需要用药物,如无器质性病变的室性期前收缩、心室率不快的心房颤动等。......

点击显示 收起

  大家知道成人的心跳一般每分钟约60-100次,快慢一致,而且节律规整;若心跳过快、过慢或快慢不一,节律不整就视为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进入中老年以后,全身各脏器老化、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心律失常发生几率为20%-40%。老人出现心律失常有时并不需要用药物,如无器质性病变的室性期前收缩、心室率不快的心房颤动等。只有直接引起明显症状和有预后意义的心律失常,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之前,最好能先去除过度劳累,睡眠太少,超量饮用咖啡、浓茶、可乐等饮料,吸烟喝酒等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诱因。选择药物时首先要分清属于快速性、缓慢性、过缓-过速交替性中的哪一种,以便对症下药。

  1.室上性期前收缩无心脏结构异常的室上性期前收缩不宜或不需用药治疗;有心脏结构异常,室上性期前收缩疑为房颤先兆表现可选用p受体阻断剂,也可酌情选用美西律、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由于射频消融成为防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治疗方案,抗心律失常药物已退居次要位置。目前应用药物主要是为射频做准备,或用于终止急性发作,常用药物有腺苷(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合并心绞痛、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以及老年人均不宜使用)、维拉帕米(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缓慢性心律失常者慎用)、普罗帕酮(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和室内传导障碍者禁用)。

  3.心房纤颤也就是房颤,治疗的第一步就是控制心室律。永久性房颤一般均需用药物控制心室律,从而减轻症状,保护心功能。由于洋地黄不能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仅用于伴有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多数情况下要根据心率控制程度并用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与维拉帕米、地尔硫革是常用的一线药物,但容易致低血压,用时需监测血压;对于合并有预激综合征的房颤患者,减慢房室结传导的药物(洋地黄、钙拮抗剂、B受体阻断剂)忌用。

  4.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速和特发性室速等由于预后良好,一般不需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室性期前收缩多、心理压力大暂时无法解决的,可短时使用美西律或普鲁帕酮等。有心脏结构异常无心衰的室性期前收缩,选用美西律、β受体阻断剂、普鲁帕酮、索他洛尔;有心衰的选美西律、胺碘酮。(2)有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伴心功能不全时,可分为两种类型处理:一是有明显心肌缺血,特别发生于心肌梗死后,一般可选择阿替洛尔或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断剂;二是对非缺血性心脏病者,选用普鲁帕酮、美西律和莫雷两嗪。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