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胃痛的辨证治疗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胃痛又称胃脘痛,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均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以下笔者将临床中辨证治疗胃痛的经验做一粗略介绍。疏肝理气适用于肝气犯胃,证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遇烦恼则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胃痛10余年,近10日因生气......

点击显示 收起

  胃痛又称胃脘痛,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均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以下笔者将临床中辨证治疗胃痛的经验做一粗略介绍。

  疏肝理气

  适用于肝气犯胃,证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遇烦恼则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证重者用柴胡疏肝汤,证轻者自拟四花芍草汤。方药组成:玫瑰花、玳玳花、佛手花、厚朴花、芍药、甘草。其中四花轻清芳化,疏泄肝气,合芍药、甘草柔肝和中,缓急止痛。气郁化火,口苦咽干加牡丹皮、栀子;痛甚加甘松、香橼。

  患者,女,65岁。胃痛10余年,近10日因生气后加重,胃脘胀痛连胁,暖气频作,嗳气后胀痛减轻,食少,时有恶心,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舌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气犯胃,方用四花芍草汤加炒谷芽、炒麦芽、竹茹、陈皮、甘松、香橼。服6剂后脘胁胀满疼痛及嗳气恶心均减,仍食少,大便不畅,加广木香、焦槟榔又服6剂后证除。

  温胃散寒

  适用于寒邪犯胃,或饮食生冷,寒邪直中,中阳被遏者。证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舌淡苔白,脉弦紧。治以加味良附芍草汤。方中高良姜、香附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荜茇、荜澄茄温中;乌药、陈皮理气止痛。若寒挟食滞加枳实、神曲、鸡内金。兼见风寒表证加苏叶、藿香;挟湿邪者加苍术、厚朴、薏苡仁。

  患者,男,36岁。胃痛反复发作2年,受寒或食冷后加重。时值夏日,贪凉饮冷,喝冰冻纯净水l升许,胃痛又作,暖水袋热敷后疼痛减轻,口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证属寒湿中阻,胃寒气滞。治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燥湿健脾。方用加味良附芍草汤加苍术、厚朴、薏苡仁。服5剂后痛除。

  养阴益胃

  适用于阴虚胃热,因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络失和者。其证胃痛隐隐,脘部烧灼不适,口干或渴,大便于结,舌红,少苔或光剥,脉弦细数。治以加减益胃合芍草汤。方中沙参、麦门冬、玉竹、生地黄养阴清热益胃;白芍、甘草缓急止痛;陈皮、竹茹、川楝子理气止痛。胃脘灼热加左金丸;大便干结加何首乌、麻子仁。

  患者,男,60岁,2003年4月5日就诊。素嗜酒,患胃脘痛近20年,曾先后行胃镜、胃液分析等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见胃痛隐隐,胃脘稍有灼热感,食少,喜稀食。口干不泛酸,大便干,舌苔光剥,舌质红,脉细数。证属胃阴不足,虚火犯胃。治以养胃阴,清虚火。方以加减益胃合芍草汤,加吴茱萸、黄连、麻子仁。服6剂后胃脘隐痛灼热减轻,纳食增加。守方加减50余剂,临床证候消失,饮食如常。

  温中健脾

  适用于脾胃虚寒,脉络失于温养者。证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缓解,泛吐清水,食少乏力,大便溏薄,受凉或劳累后发作或加重,舌淡苔白,脉虚弱或缓。拟方小建中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方由桂枝、生白芍、甘草、干姜、红枣、饴糖、党参、附子、白术、甘松组成。方以小建中汤去生姜缓中补虚;附子理中汤温中健脾;甘松理气止痛,标本兼顾。泛吐清水加陈皮、半夏、茯苓;脘腹胀满加枳壳、厚朴;痛甚加香附、延胡索。

  患者,女,30岁。胃痛反复发作5年,现胃脘隐痛,空腹时及午夜发作,得食则减,喜温喜按,伴腹胀,呕吐清水,食少神疲,舌淡,苔薄白稍腻,脉沉细弦缓。经钡餐检查诊为十二指肠溃疡,予小建中合附子理中汤加茯苓、半夏、陈皮、厚朴。服6剂后痛止纳增,诸证减轻,前方增减再服10剂而愈。

  泄热和胃

  适用于肝胃郁热,火邪犯胃者。其证胃脘灼热疼痛,且疼痛较重,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泛酸嘈杂,舌红,苔黄,脉弦数。自拟芦蒲清胃汤合左金丸。方中蒲公英、芦根、黄芩清胃热;竹茹、陈皮清胃降逆;川楝子疏肝泄热;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合左金丸清泻肝火,降逆止呕。共奏清肝泄热、和胃养阴之功。如疼痛较重,加甘松、香橼、香附;肝热甚加牡丹皮、栀子;吐酸加浙贝母、乌贼骨、瓦楞子。

  患者,女,40岁。患胃痛多年,近因情志不遂,精神抑郁,胃脘胀痛20余日,3天来胃脘灼热,痛势增剧,吐骏嘈杂,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细滑,经胃镜检查诊勾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为肝郁化火,火邪犯胃。治以疏肝泄热,理气和胃。用芦蒲清胃汤合左金丸加乌贼骨、煅瓦楞子、甘松、香橼。服6剂后痛胀大减,吐酸嘈杂均除,仍口苦咽干。前方去竹茹、陈皮加牡丹皮、栀子,服6剂后痛胀消除。再以上方加减6剂后病愈。

  消食导滞

  适用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食滞不化,停积于胃者。其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物酸腐,吐后痛减,大便不通或不爽,得矢气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方用保和汤加味。方中神曲、炒麦芽、焦山楂、莱菔子消食化滞;茯苓、半夏、陈皮、连翘理气和胃;加焦槟榔、鸡内金行气消积导滞。

  患者,男,16岁。就诊前一日中午,因暴饮暴食肉类及面食后,下午出现胃脘胀痛,嗳气腐臭,呕吐酸腐之物,吐后痛减,晚间大便溏泄不爽,便后胀满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有力。治以保和汤加减。保和汤消食导滞,和胃止痛;加鸡内金、焦槟榔行气消积,导滞通便。服3剂后诸证悉减。

  体会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变涉及肝、脾、胃三脏,治宁胃痛在辨证的基础上剂量也要因人因病制宜,切记重剂恣投,同时还要注意精神调养和适宜的饮食调护。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