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喻嘉言痰饮证治浅释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喻嘉言名昌,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1585~1664年)。其对于痰饮一证,在继承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又有一些个人独特的见解,现浅析如下。对病因病机的理解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矣(《医门法律·。痰饮门》),喻氏对痰饮病因病机的认识,以胃为枢机立论,认为痰饮的入路在胃,出路......

点击显示 收起

 

  喻嘉言名昌,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1585~1664年)。生平潜心《灵》、《素》,考究仲景,辩论诸家,荟萃众长而为一家之言,著《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等医学三书。悬壶赣苏之间,名播大江南北,通晓临床各科,擅长疑难杂证[1]。其对于痰饮一证,在继承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又有一些个人独特的见解,现浅析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理解

  “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矣”(《医门法律·痰饮门》),喻氏对痰饮病因病机的认识,以胃为枢机立论,认为痰饮的入路在胃,出路亦在胃。正常情况下,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方为常人。否则饮入胃中之水则停聚于体内,而致痰饮之病。喻氏据此“内经”之说,指出在治疗上应该驱其所留之饮还于胃,然后或下从肠出,或上从呕出。即使部分痰饮可由胸膈而外出肌肤,亦仅为其中的清者,其浊者还未必返于胸膈,再还返于胃,方可入肠而下驱出之。

  对痰饮病位的认识

  喻氏结合《金匮要略》的论述,从两方面分别论述痰饮病的病位深浅。一是从胃流入躯壳之内、脏腑之外者,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为浅;从胃上下,渐及于心、肝、脾、肺、肾者为深。一是流饮为浅,伏饮为深。喻氏此法,明确指出了病位病变所在,辨明定位,使治法方药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明确病情轻重和预后。

  对治疗的见解

  对于治疗,喻氏也是遵循《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认为痰饮阴象,阻抑其阳,用此阳药(苓桂术甘汤)化气,以伸其阳,此正法也。但同时告诫不能以此为口实而妄用热药,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对此,特别列举医律三条和十一药禁:“凡热痰乘风火上人,目暗耳鸣,多似虚证,误行温补,转锢其痰,永无出路,医之罪也。凡痰饮随食并出,不开幽门,徒温其胃,束手无策,迁延误认,医之罪也。凡遇肾虚水泛痰涌,气高喘急之证,不补其下,反清其上,必致气脱而死,医之罪也”。十一药禁:“阴虚枯燥妄用二陈,阳虚多痰妄用青龙,心虚神怯妄用辛散,肺虚无气妄用苦泻,肝虚气滞妄用龙荟,脾虚浮肿妄用滚痰,胃气津竭妄用香燥,脏腑易动妄用涌泻,本非坚积妄行峻攻,血气虚赢妄行针灸。”(《医门法律·痰饮门》)

  对于吐法,痰饮积于胸膈,令人冲气眩冒,常易令人思用吐法,并且自张子和以来,世人争相用之,以图速效。喻氏对此另有一番见解,其认为吐法不是不可用,但因喘满而痰饮上溢,是从体内而自发,不能以吐法作为常法。特列吐禁十二条:“眩冒昏晕不可吐,气高气浅不可吐,积劳未息不可吐,病后新虚不可吐,脉道微弱不可吐,病势危急不可吐,阳虚多汗不可吐,素惯失血不可吐,风雨晖冥不可吐,冬气闭藏不可吐,多疑少决不可吐,吐后犯戒不可吐。”(《医门法律·痰饮门》)

  痰饮窠囊说

  对痰饮病,喻氏还提出了囊一说,此说最初源于许叔微的《本事方》。喻氏认为囊之来,始于痰聚胃口,呕时数动胃气,胃气动则半从上出于喉,半从内入于络。胃之大络贯膈,其气奔入之急则冲透膈膜,使痰得以居之,日久成囊,如蜂之营穴(《寓意草·详辨谏议胡老先生痰饮小恙并答明问》)。至于窠囊的治疗,喻氏未提出具体方药,其认为治之难甚,只能以活治而奏全绩。总之,不能急治,只可缓图。因囊中痰生长易,剥落难,如急驱导涤涌之药,只能徒伤他脏。治之应先去胃中之痰,使患者不呕不触,胃经之气不急奔于络后,转虚其胃,令络中之气还返于胃,然后以药开导其囊,而涤除其痰,病则能愈。在治疗过程中,提出要“服广大药以安和五脏”(《寓意草·论浦君艺喘病证治之法》),其中尤须培脾肺之气,使脾气有权,肺气得清,则周身之气从之而降。

作者: 朱志华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