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以中医五神学说辨析老年性痴呆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笔者通过整理中医文献,发现中医五神学说恰能将神机和脏腑有机地联系起来,五神学说既注重了痴呆形神并伤的形成机制,又突出体现了其神志失和的特点。因此,从五神学说入手,对老年痴呆进行辨析,将为临床辨治痴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1对五神学说的认识1.1五神学说的内涵,中医的五神学说是古人对人类精神、心理行为......

点击显示 收起

    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一F、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对痴呆主要从脏腑功能紊乱角度入手对其进行临床辨证治疗,但并未取得满意的疗效。究其原因,在于与形体疾病相宜的辨证理论体系并不适用于神志疾病的辨析。笔者通过整理中医文献,发现中医五神学说恰能将神机和脏腑有机地联系起来,五神学说既注重了痴呆形神并伤的形成机制,又突出体现了其神志失和的特点。因此,从五神学说入手,对老年痴呆进行辨析,将为临床辨治痴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对五神学说的认识
1.1五神学说的内涵    ,
    中医的五神学说是古人对人类精神、心理行为活动乃至部分生理活动的认识。五神包括神、魂、魄、意、志五种要素,《灵枢•本神》详细论述了五神要素的概念:“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后世医家对五神学说也赋予了丰富的内容。其中,“神”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表现于外的各种表现和精神心理活动的总的指代,是人类高于其他物种的显著标志。“魄”《难经正义》阐述说:“人之初生,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皆魄之灵也。”魄主要是指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的、较低级的活动,如新生儿啼哭、呼吸、心跳、耳听、目视、汗液分泌和冷热痛痒的感知、运动和反射的本能功能活动。
    “魂”,《左传•昭公七年》疏注日:“精神性识,渐有所知谓之魂。”《朱子语类》说:“人之能思虑计画者,魂之为也。”魂是在魄的基础上建立的初步的感知运动认知结构,这种精神活动仅停留在感觉、表象和与之相统一的本能反射活动水平,此时人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建立,因而是一种低级的、本能的精神心理活动。“意”,杨上善注:“意,亦神之用也,任物之心,有所追忆谓之意也。”意具有记忆、思维、注意、推测、意度之义,是一种认知活动的具体体现。“志”,《简明中医字典》解释说:“志:决意,意志。”志是指有着明确目标的意向性心理活动。意志即为自觉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属于一种特定的精神心理过程。
1.2五神的特点
1.2.1  五神功能活动具有协同有序性  魂魄生而有之,具有先天性、内在性和自然性,其活动内容并未受到精神、意识、社会、文化的影响,因而属于无意识的本能活动;志意则是在魂魄基础上形成的机能活动,具有后天性、社会性、外向性和精神性,它以语言、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为主要内容,因而属于高级完善的精神意识心理活动。志意具有御精神、收魂魄、和喜怒等多种功能。《灵枢•本藏》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说明志意可以驾驭控制其他心理活动或动作行为过程。《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心神总统魂魄,并赅意志。”进一步说明“神”为五神之长,统率诸神,是最高级的主宰。由此可见,五神功能活动具有明显的有序性,人类的精神行为活动是在神的统摄下,通过魂魄感知外界事物,形成初步的的感知和判断,再通过意志的支配和调节,加以分析,经过思维作出决策,由魂将指令传于魄,形成综合的情绪、动作反应,它是五神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五神中的任一要素发生改变都会导致相应的病理改变。
1.2.2五神分属五脏体现了形与神俱的整体观  《灵枢•天年》日:“人之始生……血气已和,营卫己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荀子•天论》日:“形具而神生。”说明五神功能是建立在血气、营卫的物质基础上,只有五脏(形)和神相合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其中五脏是神的居舍,因而《灵枢•本藏》云:“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五神分属于五脏,既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神各有其宅,各司其职,通过五脏功能活动表现于外,若“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由此可见,五脏与五神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关系构成了人体环环相扣、紧密配合的协同作用体系,体现了“形与神俱”的整体观。
2用于老年性痴呆的辨证
2.1增龄衰老、形神衰退为其病理基础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灵枢•天年》详细描述了人体衰老的过程:“五十岁,肝气始薄,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随着人体自然的衰老变化,五脏逐渐虚衰,生理机能日渐衰退,五神要素相互间的协调统一逐渐失衡,渐而出现神衰,神不归宅,神机失用,而致健忘、呆傻等神病的表现。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形神衰退、五神失用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病理基础。
2.2五脏失调、神机失职是其重要病机
    姚止庵注解《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年老)“形神相离,行尸而已。”《医方集解•补养之剂》言:“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强调脏腑功能减退,可影响五神的功能,导致痴呆。《辨证录》分析痴呆成因,认为“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类证治裁》云:“若血瘀于内,而善忘如狂。”指出了痰积血瘀结于体内,阻碍清窍,影响了神机,可形成呆病,而痰瘀的形成又是脏腑功能失常的病理产物。因此,五脏功能失调,虚、瘀、痰的形成所导致的神机失职是老年性痴呆形成的重要病机。
2.3神伤各异、症状复杂是其病证特点
    老年性痴呆是以呆、笨、傻等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痴呆”、“愚痴”、“呆病”、“善忘”、“痴证”、“神呆”等。《景岳全书•杂证谟》中记载了痴呆病证复杂多变的特点,“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笔者查阅文献发现,既往的报道中多以传统的脏腑辨证对其病证进行诠释,并未对其主要的神志变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而老年性痴呆是典型的五神功能紊乱的病证,由于五神病损的要素的不同,多种要素的叠加,因而导致了其病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2.3.1  志伤可以有志亢、志衰、志摇、志乱的不同病理变化。其中志亢表现为言语错乱、精神恍惚;志衰表现为健忘、易受惊、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灵枢•本神》日:“志伤则喜忘其前言。”志摇表现为腹部胀满、完谷不化的泄泻、四肢发凉等症状,《灵枢•本神》日:“志伤……腰脊不可俯仰屈伸。”志乱表现为精神行为狂乱异常。
2.3.2  意伤可以有意亢、意弱、意郁、意任的不同病理变化。意亢表现多语、喧闹、多虑;意弱表现为头昏烦闷、四肢无力等症状,《灵枢•本神》日:“意伤则惋乱,四肢不举。”意郁表现为郁闷忧愁;意任表现为精神行为、记忆的维持不稳定和注意力不集中。
2.3.3魂伤可以有魂越、魂弱、魂损、魂乱不同的病理变化。魂越表现为机体的自律性的生理活动减退,表现出精神、行为,尤其是思维想象、情感与外界交流并反馈回机体的活动能力发用不力,如精神恍惚不清、言行举止异常、四肢躁扰不安;魂弱表现为虚怯易惊;魂损表现为筋脉拘急挛缩、两胁疼痛、视物模糊;魂乱表现为嗜睡、多梦、睡眠不安稳等,《素问•诊要经终论篇》日:“肝藏魂,肝气受伤则神魂散乱,故令人欲卧不能眠,或眠而有见,谓怪异等物也。”张景岳言:“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
2.3.4魄伤可以有魄亢、魄弱、魄扰、魄离的不同病理变化。魄亢表现为感觉、运动和反射等本能活动驭收不力,表现为对外界感知错误,动作多;魄弱表现为视物昏花、听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感觉迟钝、动作迟缓、反应不灵等;魄扰表现为睡眠不安稳、多恶梦、莫名的哭泣;魄离表现为易说错话等,《灵枢•天年》日:“八十岁,肺气虚,魄离,故言善误。”
2.3.5神伤可以有神越、神弱、神散、神惑的不同病理变化。神越表现为“狂”、“乱”、“恐惧”等神智失常,精神错乱,《素问•调经论篇》所谓“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神弱则表现为健忘、失眠、多梦、易悲伤:神散表现为行事颠倒错乱;神惑表现为神失去了“任物”作用,丧失了对魂的控制,魂魄便失和、相离而游荡,常产生形骸行为的异常,如“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分精乱而不传,卒然见非常之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日惑”(《备急千金要方》),最终魂飞魄散,志意失谐,形神相离,人体归于消亡。
  3小结
老年性痴呆虽然是临床上日益多见的疾病,但其形存神伤的病证特点及复杂的临床表现往往造成医者不易辨证,而以中医五神学说对其进行辨析,根据其病机特点和五神要素病理变化的不同,可以建立五神背景下的痴呆辨证体系,将能够明晰地把握病证辨证要点,直指治疗靶点,因而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 滕晶 2012-3-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