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对中医痰病理论的思考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摘要:痰病是中医临床中的常见病种,有关痰的理论丰富,且为中医所特有。笔者认为,有关痰病理论的一些认识亟须加以澄清,否则可能对痰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起到一定制约作用。本文认为,痰病不能仅以水液代谢异常概括,痰的概念应表述为: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并合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痰与饮应分......

点击显示 收起

    痰病是中医临床中的常见病种,有关“痰”的理论丰富,且为中医所特有。笔者认为,有关痰病理论的一些认识亟须加以澄清,否则可能对痰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起到一定制约作用。本文认为,痰病不能仅以水液代谢异常概括,痰的概念应表述为: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并合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痰性多稠浊,致病广泛;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区分欠妥;痰是疾病的病机环节,不应归入继发性病因范畴。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痰与饮应分言之,不宜一并言其概念、病因、致病特点。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提法,宜改为区分痰液与痰病的概念范畴。
1痰病并非都属于津液代谢障碍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痰(与饮合称)概括为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  驺。《中医基础理论国家标准》也称痰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质地黏稠的病理产物”  。饮邪为水液代谢障碍的病变是无疑义的,痰邪是否尽属此类,则有必要进一步商榷。
    《内经》无“痰”字,也未形成系统的痰病理论。《神农本草经》在关于药物主治的描述中,明确提出了“痰”病。不过清•孙星衍为《神农本草经》辑本作序时,明确指出:“至其经文或以痒为‘养’、‘创’为‘疮’、‘淡’为‘痰’、‘注’为‘蛀’、‘沙’为‘砂’、‘兔’为‘菟’之类,皆由传写之误,据古订正,勿嫌惊俗也  。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首创“痰饮”之病名,但此“痰”与后世所论痰证并非同一概念。在汉晋唐时代,“痰”与“淡”、“澹”相通。《说文解字》:“澹,水动貌”,故此处之“痰”,可视为对“饮”的修饰,用以形容水饮为病动而流溢之特点。中医学痰病的概念,源于后世医家对《金匮要略》痰、饮的区分,因《金匮要略》所论痰饮实为饮病,属于水液停聚病变,故多数医家论痰病,亦皆从水液积聚论之。不过正如丹波元坚《杂病广要•水饮》所说“盖古方详于饮而略于痰,后世详于痰而略于饮  ,尤其是宋元以后,中医痰病理论得到发展,痰病所包括的范畴广泛,无论是理论还是在临证均难以用水液停聚病变概括痰病的本质特征。
    从理论上说,将痰归为水液代谢障碍病变并不合适。水液代谢病一类是津液不足、一类是津液不能正常布散,其病理特征应以津液本体代谢异常为主。病理性质以其他病变为主影响到津液代谢,并不归入此范畴。如火热炽盛、灼伤津液,在阳热炽盛阶段,中医学并不从津液代谢病认识,而是从外感或内伤火热之邪归纳其特点、辨证治疗。又如癃闭、小便不出,虽然是津液排泄异常,然其病变在肾、膀胱气化失常,也不从津液代谢病角度认识,而是从脏腑辨证角度来考虑。中医学认为“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又“痰热而饮寒”,即痰多由热煎熬津液而形成,饮多因寒凝聚津液而导致。从这一特性来说,痰的特性是热而稠浊,并不符合水性寒而清稀的特点,而与饮邪、水邪、湿邪不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热邪的特点是煎熬津液,炼液为痰,其病理性质是火热,并非津液代谢异常,故不属于水液输布异常。事实上,中医学所讲的痰性状复杂,寒、热、燥、湿俱有,如均以水液病论之,则从根本上违背中医学“水为阴”的特征。
    痰邪致病极为广泛,古人即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其中许多病变,并不从津液病变论治。如痰阻咽喉,病变主要反映为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本身为痰的本质之一;又如瘰疬痰核,为气血凝结,亦属痰之病理属性等。其实在理论上,古人也已认识到痰病并非尽属水液代谢异常,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痰饮叙论》归纳为“人之有痰饮者,由荣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也¨ 。《景岳全书•杂证谟•痰饮》云:“痰涎本皆血气”[7]。《寿世保元•痰饮》日:“痰者,病名也……致饮食之精华,不能传化,而成痰饮矣”  。《冯氏锦囊秘录•痰饮大小总论合参》日:“故痰者,乃血气津液不清,熏蒸结聚而成”  。综上所述,痰病的特征为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即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化生气、血、津液,并合凝聚而形成的理产物。故痰病不能仅以水液代谢异常概括,而应称其为气、血、津液的代谢异常。从临床治疗看,饮病、水病、湿病的治疗主要是利水渗湿药,可归为一类,而祛痰药另归一类。如痰即是水,利水则可,何必另有祛痰一类药呢?《中医药学名词》释痰的概念,即规避了水液代谢障碍的提法,称痰为“病变部位积存的黏稠物质¨。  当然此概念仅规定了“积存”、“黏稠”两种属性,对痰的内涵尚难以深刻揭示。笔者认为,痰的概念可以表述为: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并合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其性多稠浊,致病广泛。
2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区分欠妥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痰分为广义之痰与狭义之痰,又称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 。这种说法也有必要商榷。狭义之痰或称有形之痰,是咳吐之痰液,其本身并不属疾病范畴,吐痰是症状,痰液则是人体的排出物。中医学所讲的痰病,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疾病范畴。两者并不在一个意义层面上,痰病并不一定吐痰,吐痰也并不一定就是痰病,故两者不宜以广义狭义来区分。《中医基础理论》将痰饮与瘀血放在一个单元讨论,如果痰可以有有形、无形,广义、狭义之分,那么瘀血为何不可呢?瘀血有的可在体表显现出来,有形可见而易于察觉,如体表肿胀青紫;同样也有体表无瘀血,须通过辨证辨识的瘀血证,又缘何无此分类呢?再者无形之痰的提法也不符合中医的特点。中医学讲的有形无形,并非以外在是否能直接观察到为判断标准。外在的形体自然可见,内在的脏腑虽不可见,显然也不能称为无形。中医学认为“阳化气,阴成形”,从邪气的性质讲,气属阳,故一般认为气机异常无形;而血、津液属阴,故其病一般认为是有形之邪。痰、饮、水、湿,如果均从水液积聚论,无疑均为“有形之邪”。当然如前所述,痰并非水液积聚所能概括,从其特性看,是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并合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既然是并合凝聚,从中医的观点看,其作为有形邪气也是无疑问的。《金匮要略心典•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明确指出:“痰饮,阴邪也,为有形,以形碍虚则满,以阴冒阳则眩”。 
3痰饮不应归为继发性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痰饮与瘀血一并放入继发性病因,即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范畴,  
这也有待商榷。自《内经》以来,中医病因学宏观包容性极强,以阴阳立论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其中不易归入此两类者,提出其他病因,未尝不可,如提出继发性病因则不妥。作为病理产物,继发性引起其他病变,这在中医学中比比皆是,也是中医论治疾病恒动辩证观的理论基础。如果痰饮、瘀血是继发性病因,那为何气滞不是继发性病因呢?在一定病因作用下产生的内风、内寒、内燥、内湿、内火,作为病理产物同样可引起一系列病理表现,并可引起其他疾病,内风可引起眩晕、内寒可引起胸痹、内燥可引起便秘、内湿可引起泄泻、内火可引起疮疡,但却也并未将其归入继发性病因范畴。故痰饮包括瘀血,实则是疾病的病机环节,不应归入病因范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痰饮包括瘀血的论述,应在病机部分提出。瘀血放在血的病机部分论述。如注意古代理论的传承而不宜大的修订,痰与饮也可放在津液病机部分论述,不过痰邪的特性应进行特殊说明;或修订幅度大些,将痰与气、血、津液病机并列提出。无论哪种方式,痰与饮均应分而言之,不宜一并言其概念、病因、致病特点等。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提法,宜改为区分痰液与痰病的概念范畴。

 

作者: 谷峰 2013-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