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反佐的含义与形式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反佐的含义反佐源自《内经》。反佐的定义为病重邪甚出现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正佐在病证单纯、药味简单的情况下应用,佐药与君药性味相似,即配合君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以起到佐助作用。反佐在兼证较多、药味复杂或君药有大毒时应用,佐药与君药性味相异或相反,治......

点击显示 收起

□ 马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

  反佐是方剂配伍中的重要法度之一,但由于它在“君、臣、佐、使”中处于辅佐地位,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且长期以来其概念比较模糊,从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反佐的含义
  反佐源自《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奇之不去则偶之,是为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张仲景将反佐运用于临床,创制了许多经典方剂。历代医家对反佐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李时珍云:“反佐即从治也,谓热在下而上有寒,寒邪格拒则寒药中入热药为佐,下膈之后热气既散,寒性随发也。寒在下而上有浮火拒格,则热药中入寒药为佐,下膈之后,寒气既消,热性随发也。”张景岳亦云:“以热治寒而寒格热,则反佐以寒而入之;以寒治热而热拒寒,则反佐以热而入之,是皆反佐之义。”此种认识是对《内经》原文的进一步阐释,并无发挥。清代何梦瑶则打破寒热格拒的限制,其在《医碥》中云:“然也有纯寒而于热剂中少加寒品,纯热而于寒剂中少加热药者,此则名为反佐。”清代医家石寿棠更将反佐推广到升与降、开与合的领域,其在《医原》中云:“用药治病,开必少佐以合,合必少佐以开,升必少佐以降,降必少佐以升。或正佐以成辅助之功,或反佐以作向导之用,阴阳相须之道,有如此者。”
  现在的一些文献中将佐药分为佐助、佐制与反佐三种。反佐的定义为病重邪甚出现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此观点虽遵从了《内经》的本义,却难以解释临床实际中广泛应用的相反相成的配伍。有的学者则打破了上述的分类方法,指出佐有正佐与反佐之分。正佐在病证单纯、药味简单的情况下应用,佐药与君药性味相似,即配合君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以起到佐助作用;反佐在兼证较多、药味复杂或君药有大毒时应用,佐药与君药性味相异或相反,治疗时却起到相成作用。还有人认为反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反佐指病势拒药时的寒热反佐;广义的反佐除包括狭义的内容外,还有寒热、补泻、燥润、散敛、升降等形式的配伍方法。
  笔者认为,将“佐”分为正佐和反佐才符合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正佐与反佐相对而言。正佐是用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近的药物,针对兼证而设,从正面协助君药发挥作用的配伍方法;而反佐则是用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的药物,不直接对主证或兼证起治疗作用,从反面协助君药以起相反相成作用的一种配伍方法。
  反佐的形式
  1.以寒佐热  用寒凉药物反佐温热之品。黑锡丹中硫黄大热扶阳,黑铅镇纳逆气,二者为方中君药;附子温肾壮阳,肉桂引火归元,共为臣药;葫芦巴、补骨脂、阳起石温肾,小茴香、肉豆蔻暖脾,沉香与木香行气降逆。独取一味苦寒的金铃子,一则取其监制诸药的温燥之性,以为反佐,一则取其疏气下达之功,以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温肾散寒、镇纳浮阳的作用。 
  2.以热佐寒  用温热药物反佐寒凉之品。如清泻肝火的左金丸,方中重用苦寒的黄连以泻火止呕,又用少量辛热之吴茱萸。黄连配吴茱萸不仅无苦寒败胃之虞,且能增加下气降逆、散结止呕之功。
  3.以补佐泻  用补益药物反佐泻邪之品。如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泽泻、车前子等能清泻肝火,渗利湿热。然所用诸药均属苦燥渗利伤阴之品,且肝为藏血之脏,肝经实火,易伤阴血,故又用生地、当归养血益阴以柔肝,泻中有补,使邪去而正不伤。 
  4.以泻佐补  用泻邪药物反佐补益之品。叶天士云:“通补则宜,守补则谬。”所谓通补,即指补中有通,在补药当中佐以宣行通利之品,不能呆补、纯补。例如六味地黄丸,功能滋补肾阴。方中熟地补肾阴、益精血,山萸肉补肾敛肝,山药健脾补肾,这是滋补的一面;泽泻清泄肾浊,以防地黄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以制约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这又是泻的一面。全方以“三泻”佐“三补”,使补而不滞。
  5.以收佐散  用收敛药物反佐宣散之品。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五味子味酸收敛,与麻黄、桂枝、细辛等同用,一收一散,可防止诸药辛散太过而耗伤肺气。
  6.以散佐收  用宣散药物反佐收敛之品。益气敛肺、止咳平喘的九仙散,方中五味子、乌梅、罂粟壳敛肺止咳;人参、阿胶补气养血;又反佐以桔梗开宣肺气,以防敛补药物之呆滞,收中寓散,相反相成。
  7.以润佐燥  用润燥药物反佐燥湿之品。苏子降气汤能降气平喘,温化寒痰。方中苏子、前胡降气平喘;半夏、厚朴、陈皮、生姜行气化痰;肉桂温肾散寒,纳气平喘。以上诸药皆是温燥之品,故复用当归养血润燥,以免伤阴耗液,俾阳复痰祛而阴不伤。
  8.以燥佐润  用燥湿化痰药物反佐养阴润燥之品。例如《金匮要略》之麦门冬汤,有清养肺胃、止逆下气之功。方中重用麦门冬清热润肺;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养胃益气。但麦门冬有滋腻碍胃之弊,故少佐以半夏。半夏既能防止麦门冬之滋腻,又有降逆下气之功,不惟无害,反收大益。
  9.以升佐降  用升提药物反佐沉降之品。黄龙汤能扶正攻下,治疗里热便秘而气血虚弱者。方中大承气汤荡涤肠胃,泻热通便;人参、当归、生姜、大枣、甘草补气养血,和中安胃。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得宣降,则胃肠燥结不通,故又佐以桔梗开宣肺气,与大承气汤相伍,一升—降,寓升于降中,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则大便自通。
  10.以降佐升  用沉降药物反佐升提、宣发之品。如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辛温,为君药,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经散寒,既可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又能使邪气去而营卫和;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宣肺平喘之功,为反佐药。

作者: 2007-10-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