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中医精气神学说与傣医五蕴学说的比较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摘要:中医与傣医同属于中国传统医学,在二者理论体系中如自然观、生命观、疾病观等方面均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各自根植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二者理论内核又各具特色。笔者拟从人文学角度出发,将中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和傣医学五蕴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剖析两者间的异同,以图促进它们的共同发展,提升我省民族医药研究的水平......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与傣医同属于中国传统医学,在二者理论体系中如自然观、生命观、疾病观等方面均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各自根植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二者理论内核又各具特色。笔者拟从人文学角度出发,将中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和傣医学五蕴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剖析两者间的异同,以图促进它们的共同发展,提升我省民族医药研究的水平。

1中医精气神学说的内涵及文化背景

    中医认为,精有形为生命本原,气无形为生命的动力,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为生命的主宰及体现,也即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人体的精神心理活动是以心为主的五脏之精气及其运动为基础产生的。《灵枢·本神篇》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因此《类经·营古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注云“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总之,在精与气、有形与无形的相互转化中,显现出各种生命活动,产生了精神心理过程。尽管功能活动和精神心理是在形体和物质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但它本身又反馈地作用于精气,影响着整个生命过程。即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气能化神,神又能驭气统精。三者有机整合和协调,使整个生命过程处于更为有序的代谢状态。是故“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平人绝谷》),“五脏皆虚,神气皆去”(《灵枢·天年》)。

    中医学之精气神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及关于神的认识。古代精气学说,作为唯物论的认识,主要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中医接受了关于世界统一于气这一唯物论的认识,运用气一元论对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尤其是对生命和精神的本原作了更系统、丰富的论证外,而且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之所以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以及气的运动变化亦作了深刻的论证、重要的补充和发挥,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关于神的认识,古代对其的解释也是唯物的,但对精神与健康、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细节则未涉及。中医学通过对人体生理和精神活动的阐述,以其充足而可靠的实践事实作为依据,对神作了全面、深入及具体的论证,丰富了神的内容。总之,中医精气神的概念,吸纳了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和关于神的认识,并结合其自身的医疗实践,用于阐述人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及疾病状况,逐渐创立了中医精气神学说,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重大作用。

2傣医五蕴学说的内涵及文化背景

    五蕴傣语称“夯塔档哈”,源自于佛教的佛经,是梵文skandlla的意译,意即“覆盖、积聚、堆积”,以下简称五蕴。具体包括“山哈纳夯塔”(组织蕴、色蕴)、“稳然纳夯塔”(心蕴、识蕴)、“稳达纳夯塔”(受觉蕴、受蕴)、“先牙纳夯塔”(知觉蕴、想蕴)、“鲁巴夯塔”(形体蕴、行蕴)以下简称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在早期佛教中,五蕴主要是有关人或人身心现象的构成要素的一种观点。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世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是种种物质和精神要素的聚合体。人或人身心皆由五蕴聚集而成,色蕴概括一切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四蕴归为心(指精神部分)。佛教通过五蕴学说,提出了“我”只是“五蕴”要素暂时和合,“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杂阿含经》卷第十),目的是突出事物的变化性与无主体性,在客观上反对婆罗门永恒至上的观念。用于阐述人生整个过程正是这五要素的聚合与分散。

    傣医借用佛教五蕴概念并结合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阐述了人体的物质基础、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及病变规律,创立了独特的傣医五蕴学说。傣医把五蕴视为构成人体的各种物质成分和精神要素的聚合体。其中,色蕴指人体形  态、容颜等外貌及人的精神状况,是人体结构及生命活动的  外在表象。具体指构成人体的各种脏腑、组织、器官及影映表现于外的各种生命现象;识蕴指人对外界的认知、识别、判断能力。傣医认为没有这一功能的存在,人就不可能发育成熟,而只会变成弱智;想蕴指人的理性活动,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思想和欲望等。认为只有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人才能逐渐聪明有志向,有想象力;受蕴指人对外界的感受性、耐受力等,如冷、热、痛、痒等刺激的感受性和耐受力。是外界信息刺激而产生的各种情绪体验,也包括好恶、喜乐、苦忧等感受;行蕴具有“动”、“变化”之意。指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内在变化,即从自受精卵开始,生长、发育,至衰老、死亡,这种生命的运动变化就称为行蕴。

    傣医认为五蕴的产生和存在既是生理现象,又是精神现象。五蕴其先天与四塔一起禀受于父母,靠后天四塔滋生而发育成熟。傣医文献《嘎牙维腊底》《巴腊麻他坦》等文献中记述道:男性和女性交配,精子(傣语发音“喃安宰”)、卵子(傣语发音“喃安英”)结合,在体内之四塔与自然界之四塔的协调作用下,生成胚胎组织(傣语发音“巴敌先体”),五蕴便随之而产生。《帷苏提麻嘎》认为:“凡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着奇妙的情感,都必须在生命体形成之前就有促成一切动物和其他一切生物生成的各种物质成分(即构成各种生命所需要的物质基因)为先决条件,包括在风、火、水、土四大要素的协调作用下,五蕴才能顺当地生成。五蕴伴随着胎儿生命的存在而存在,出生以后五蕴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延续,又随着生命的衰老而减弱,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终止。同时《帐苏提麻嘎》还指出:“五蕴不是单一的独立体,也不是后天才产生的。”五蕴间彼此相互资生、约束,“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认为一切从“心”而生。在五蕴的生成中,心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次,四塔的温煦、滋润、濡养、支持、资助也很重要,各种饮食物的营养也不能忽视。生理上五蕴因缘而生,同生同长,疾病过程中五蕴之间相互影响,此病及彼。

3精气神学说与五蕴学说之比较

    以往也有学者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傣医四塔五蕴理论进行过比较,但笔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主要用于阐述人体生命现象的方法论,不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在中傣医各自阐述人体生命现象的诸多理论中,中医精气神与傣医五蕴之间更具有可比性。首先二者的内涵基本是一致的,既指物质结构、生理活动,也指意识思维、情绪、感觉等整个心理活动。其次,中傣医都擅长于以思辨方式来阐释现象或事物,故对这类概念的阐述,都采用功能观察法,重视人体功能表象的观察及整体联系。

    然而,二者内涵具体所指有别,具体如下:

    其一,中医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神概括了人体生理及心理活动。而傣医认为色蕴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和物质结构的物质基础:行、受、想、识四蕴则用来阐释人的整体精神状况,以及人体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如态度或感受等主观体验以及伴随出现的生理变化、行为表现及情绪过程,相当于中医之神。可以说,傣医更为重视对人体的心理变化过程的认识,且内容比中医更为详细和丰富,这是值得中医借鉴的。

    其二,中医强调以脏腑为中心,认为神由心主宰,且于精气生成之后产生。而傣医认为五蕴先于人体出生之前就作为生命的物质要素藏于精子、卵子中,形成胚胎,在四塔作用之下因缘而生,随着生命体的产生而存在,它强调了同生同长,无先后主次之别。

    综上所述,中、傣医之间的差异,本质上是汉、傣不同文化模塑的结果。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主流的中医,其理论源于先秦时期古代唯物论及朴素辩证法对长期积累医疗实践经验及医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和总结。其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对中国思想文化渗透最深、流传最久的儒、道思想文化息息相关。如,精气神学说在阐述精气神是中医人体身心构成要素时,就接受了道家“气一元论”这一本体生成论观点。明确提出,精气神的产生是有序的,先由精气生成形体,而后产生神,神分属归藏于五脏,并由心所主。同时神对精气又具有驾驭作用。而且汲取儒家思想,将人体藏象心神系统假设比喻为一个小朝廷,心神似君主而成为最高的统帅和核心,藏象心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围绕和从属于它,分工合作而各司其职。精气神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互根和转化的关系,是人体生命及其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联系和核心内容,也是精气神气化规律的要点。

    历史上傣文化与汉文化曾经进行过交流,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小乘佛教在历史上对继承和传播傣族文化起过重要作用,佛教影响了傣族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得傣族文化生活与佛教活动融为一体。佛教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其传播教义的同时,也将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及印度医学知识传播到傣族地区。与傣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及医学知识相结合,进而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傣医药理论体系。傣医五蕴学说认为,无论是物质或是精神均由多种元素因缘和合而成,属于构成论的观点。其中,色蕴是生理现象,是土、水、火、风四塔和合之身:受、想、行、识等四蕴则和合成心理现象。五种元素同时而生,不存在先后,不分属脏腑,不分主次,注重相互间的因果关系。可以说,五蕴学说是四塔学说之外傣医的另一种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小结

    精气神学说和五蕴学说作为中傣医各自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其生命力和特质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之中,对它们的理解,不能脱离诞生地的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关系来孤立地进行。只有从二者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及思维方法着手,才能真正理解中傣医的精髓。通过对二者的内涵及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二者隐含在医学理论中的文化潜流,促进中傣医在更深层次的交流。同时,希望二者能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各自医学的文化内涵,促进各自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可以说,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民族医药研究的水

作者: 2007-10-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