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中医肿瘤源流探析

来源:中医药导报
摘要:中国古代文献和中医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癌”字最早出现在宋代的中医文献中,当时的医家直接看到体衰患者的晚期癌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状如岩石,因而命名为“癌”。在此之前,生于体内的肿瘤,不论良性、恶性,概称之为症症、积聚等。秦汉时期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国古代文献和中医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癌”字最早出现在宋代的中医文献中,当时的医家直接看到体衰患者的晚期癌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状如岩石,因而命名为“癌”。在此之前,生于体内的肿瘤,不论良性、恶性,概称之为症症、积聚等。据考证,远在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癌”字的记载。《灵枢·刺节真邪篇》里,也有“筋瘤”、“肠瘤”、“昔瘤”等记载。认为“昔瘤”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所致。                                                                  1.秦汉时期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其病因病机,《内经》着重谈到寒邪外侵及内伤优怒,以致“血气稽留”、“津液涩渗”,着而不去渐结成积。诸如“伏梁”、“自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难经·五十五难》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谓:“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此成为后世区别积、聚的主要依据。将肥气、伏梁、痞气、息贲、奔豚作为五脏之积的名称,并对其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肝之积名日伏梁,在左肋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阂,连岁不已民。”“肺之积名日息贲,在右肋下,覆大如杯。久不己,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肿瘤。”·“肾之积名日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除奔豚属于聚的病症外,均指腹部不同部位的癜积包块。

    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中,继承了《难经》的学说,认为“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同时,第一次提供了几首治疗肿瘤的有效方剂。如在《疟病》篇里,指出并疟久不解。“结为症瘕,名日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在《妇人妊娠病》篇中,指出“妇人宿有瘕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有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瘕不去也,当下其癜,桂枝茯苓丸主之”。这两首方剂,包括治疗干血劳的大黄土鳖丸,治疗瘀血在少腹不去的‘温经汤,都经后世证明,治疗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2.晋唐时期

    晋唐时期对肿瘤的认识与治疗贡献最大的当数晋代的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之四·治卒心腹癜坚方第二十六》中说:“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在这里将这种起病较急的腹内症块的发病过程,作了初步的描述,如说:“凡症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症有结积,便害饮食,转赢瘦。”面且对于腹部癌肿不易早期诊断,临床进展非常迅速,晚期恶病体质等都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此外,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理有进一步的论述,既认为积聚主要由于正虚感邪所致,又指出积聚之成,一般都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积聚者由阴阳不和,府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府藏之气所为也。诸藏受邪,初末能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3.宋元时期

    到宋元时期时期出现了“癌”这一病名,对癌肿的特点、形成过程及预后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宋·《圣济总录·瘿瘤门》有“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状和平,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求。初为小核,浸以长大。若杯孟然,不痒不痛,亦不结强,与治瘿法同,但瘿有可针割,而瘤慎不可破尔。”指出了肿瘤的病因病机是气血停滞,形成余赘,郁结壅塞所致,并描述了肿瘤的临床过程及治疗的原则,这里论述的瘤非常广泛,包括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内。

    《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发癌方论》对癌的特征叙述较为深刻,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户或臂,外症令人昏迷。”

    金元时期《活法机要》一书强调了人体正气亏虚是积聚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扶正是治疗积聚的一个重要原则。罗天益《卫生宝鉴·腹中积聚》搜集治疗积聚的方剂17首,理气导滞、活血消积的药物在处方中所占的比重比唐代的方剂明显增加,而且把三棱、莪术作为积聚重要药物。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对于各种癌症的描述,大量见载于中医文献,特别是外科著作。如明代窦梦麟的《疮疡经、验全书·卷二·乳岩》,薛己的《女科撮要》。都对乳岩晚期的症状作了详尽的描述。其他如《疡科心得集》所描述的阴茎发生结节,坚硬痒痛,名为肾岩,至形成溃疡呈菜花样,名肾岩翻花,则大致类似现在的阴茎癌。又如《外科正宗》有“茧辱”的描述,指“辱部初结如豆,渐大岩蚕茧,突肿坚硬,妨碍饮食”。《疮疡经验全书·辱茧》并指出:“始起一小瘤如吞大,或再生之,渐渐肿大,合而为一,约有寸厚,或翻花如杨梅,如疙瘩,如灵芝,如菌,形状不一。”类似现在的唇癌。《医宗金鉴》还有舌菌的描述,指出舌的表面肿瘤,初如豆粒,以后如菌,头大蒂小,渐则锨肿如泛莲,或如鸡冠,舌本短缩不能伸舒,妨碍饮食,言语,流出臭涎,久则延及项颌,肿如结核,坚硬脊痛,皮色如常等,类似现在的舌癌及其转移的症状。《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四·上石疽》有石疽的记载,分上、中、下三种,其中上石疽是生于颈项两旁,形如桃李,皮色如常,坚硬如石,亦类似颈部淋巴转移癌。中医外科有五大绝症,即乳岩、肾岩、茧唇、舌菌与失荣。所谓失荣,据《疡科心得集·卷中·辨失营验生死不同论》说:“失荣者,如树木之失于荣华,枝枯皮焦,故名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四·失荣证》也说:“其证初起,状如痰核,皮色如常,日渐长,大日久难愈,表气渐衰,肌肉瘦削,愈溃愈硬,色现紫斑,腐烂浸淫,渗流血水,疮口开大,努肉高突,形似翻花瘤症,古今虽有治法,终属败症,但不可弃而不治。”由此可见,失荣一症大抵也属于颈部淋巴的转移癌症,甚至还可能包括了现在的一些淋巴肉瘤、腮腺癌、鼻咽癌转移等在内。

    在治疗方面,明·王肯堂在《证治准强·积聚》里提出了“治疗是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谓初者“治其始感之邪与留结之客者,除之、散之、行之、虚者补之”;中者“当祛湿热之邪,其块之坚者削之,咸以软之,此时因病邪久踞,正气尤虚,必以补泻迭相为用”;末则“补益其气,兼导达经脉,使荣卫流通则块自消矣”。张景岳对攻法和补法和积聚治疗中的运用作了较好的概括,《景岳全书·积聚》云:“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积聚未久而元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制,此所急在积,速攻可也。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此而攻之,则积气本远,攻不易及,胃气切近,先受其伤,愈攻愈虚。”李中梓《医宗必读》认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他在治疗上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的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谓:“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并总结临床经验,指出治积不能急

作者: 赵俊芬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