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李海松谈中医治男性不育应重视多角度的“阴阳调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各种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气血失衡的结果,男科疾病也是如此,那么在治疗上也应重视阴阳调和,并且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调和。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李海松教授向记者阐述了此观点,记者就此作了进一步的采访。李海松记者:李主任,您从事男科疾病的诊治多年,调和阴阳相也是您从临床中深刻体会......

点击显示 收起

 

    各种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气血失衡的结果,男科疾病也是如此,那么在治疗上也应重视阴阳调和,并且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调和。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李海松教授向记者阐述了此观点,记者就此作了进一步的采访。

 

李海松

 

  记者:李主任,您从事男科疾病的诊治多年,调和阴阳相也是您从临床中深刻体会出来的,在男科疾病的治疗中,你是怎么体会和应用这一原则的呢?

  李海松:多角度多层次的调和阴阳包含的意思很多,比如说,就男性不育而言,多认为是肾虚,那么补肾我们是不是要阴阳双补?考虑阳虚几分,阴虚多少,怎样配比。一味地壮阳效果并不是很好,还容易出现偏差。而且事实上此类患者还有很多湿热、血瘀等证型,所以要全面认识病机。

  记者:您刚才说男性不育的认识不应只局限于肾虚,还有其他的原因和证型,这在临床中应该怎样灵活应用呢?

  李海松:中医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是以肾虚为主,至今在治疗上以补肾为主的仍占大多数,但验之临床,这种认识也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说要全面认识其病因病机。

  从病证上看,不育症有虚、实、寒、热,近年来发现实证热证渐多起来,情志内伤、外感病邪、过食肥甘、恣贪酒色等,多为实邪,易导致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现代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影响,使产生湿热、血瘀、痰湿的机会增多。而先天禀赋不足,精气虚弱所致者则逐渐减少。

  从临床症状上看,男性不育患者表现出腰膝酸软、足痿无力、头晕目眩、发脱齿摇、健忘恍惚、萎靡不振等症状者已不多见,多数患者临床见症为阴囊潮湿、坠胀疼痛、静脉迂曲成团,腰酸,尿黄浊,性情急躁等湿热瘀血类实证表现。

  记者:您强调多角度多层次调和阴阳包含的意思很多,那么在临床中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李海松: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结合,把握微观辨证中的阴阳平衡;合理用药,注意微调,防止出现偏差;剂型要合理,中西合治效果好;注重夫妻同调,平衡阴阳。

  记者: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结合,是大家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一种治疗理念,在临床中是怎么运用的呢?

  李海松:就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纳入中医辨证体系,同时注意患者细微的体征变化,在临床上配合精液常规或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内分泌、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病理学检查等来辅助分类诊断,尤其是无证可辨者,微观辨证就显得很重要。例如从生理角度讲,生殖系统位于阴位,精液属水为阴,然而精液常规中,精液量的多少、精子数量、精液的液化与否等,主要与阴津相关,为阴中之阴;而精子活动力、成活率等则主要与肾气相通,属阴中之阳。

  只有阴阳协调才会使精液总量、精子数量、精液液化正常,而同时精子数量与活力、功能才能正常。病理方面,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偏嗜烟酒等等,生活过于安逸,痰湿积蓄、蕴而化热的人群,临床常因不育就诊,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但查体或见阴囊潮湿,或附睾、精索轻度肿大触痛等,辅助检查,多可见精液或前列腺液白细胞增多,或者表现为精液不液化、少精、死精、精子活动力差等等。

  从现代医学看来多为感染性或免疫性因素导致不育,从症状学来说,中医传统理论体系中并无相关理论依据。我们认为精液、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属微观环境下的湿热之征,诊断此类患者为湿热瘀阻导致的阴阳失调,给予清利湿热辅以行气活血治疗多可见效。如此推理,各种辅助检查结果都可为中医辨证用药提供依据,从而为提高疗效确立基础,同时弥补了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的不足。

  记者:您刚才提到合理用药,注意微调,如何掌握呢? 

  李海松:治疗不育症的用药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育患者就诊之时,多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仓促难于着手,倘一味求功,或大剂寒凉之品,或重兵温补,可求功于一时,反遗患于长久。临床观察,用药一味寒凉者,多致精子活率及活动力下降,单纯温补者,精子活力一时上升,久则再次下降,且精液量减少,黏度增大,甚则难以液化,精液黏滞而精子难展活泼灵动之性。阴阳互生、互长、互根、互用为中医根本之理,寒凉太过则伤阳,阳气主升主动,精子活动力属阳气温煦之果,故过用寒凉者多致精子活率、活力低下;反之过用温补则阴伤,阴津不足则无以濡润,故精液黏滞甚至难以液化。例如以阴虚导致精液不液化的不育症患者,长期大量应用滋阴清热之品,可以使精液液化,但如不给予适当配伍生精温养之品,多在液化的同时会发生精子数量、活率、活力下降。因此,不育症患者注意用药不宜寒热太过,温阳不用附子、干姜过于温燥,清热罕选栀子等过于苦寒,而应以微调为主,强调缓以图功,攻补兼施,调和阴阳。

  记者:如果从辨证论治的角度看,最理想的剂型是汤剂,是否这样才会更好地照顾到个体?

  李海松:也不尽然。

  因为不育证疗程较长,长期服用汤药很多患者不一定能坚持下来。我认为,接诊初期,应以汤剂为主,探其虚实,把握病机,之后则以丸药(成药)为主,缓以图治。汤者荡也,丸者缓也。患者就诊间隔多长达1月,汤药力大,如补益太过有助邪之患,攻之太甚则有伤正之忧。因此分清病机的轻重缓急,方可合理选用方药,并以合适的剂型来取得最好的疗效。另外,对于西医诊断明确,有确定疗效的治疗方案可通过中西药物的合理搭配,达到互相协调、增强疗效、减轻副作用的目的。例如感染性不育患者,首先以病原学为依据合理选用抗生素,但从抗生素长期应用伤及精子数量、活力、活率的特点,当为苦寒之性,适当于合理时机加入少量温肾填精之品,从而减轻甚至抵消其副作用而提高疗效。

  我们比较成熟的治疗规律是“6542”用药,即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四物汤、二至丸化裁,有时配合清利湿热之品,效果比较理想。

  记者:夫妻同调也是从阴阳调和的角度考虑的吧?

  李海松:男女双方共同组成完整的生殖单位。所以不仅要保证男性的生殖能力正常,也要保证女性的功能正常。临床上甚至还有男女双方均健康而双方体质不合者,均难于孕育。

  总之,要多角度、多层次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中医对于各种功能性因素导致的不育症有一定优势。中医通过对人体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功能的综合调控,对各种功能紊乱所致的不育症效果较好,尤其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少弱畸精子症及特发性不育患者有一定优势,同时对生殖系统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修复作用,高水平的中医治疗可以对不育的各个环节同时进行系统治疗而不引起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