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何谓阴平阳秘

来源:健康报
摘要:小张是某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寒假时回到老家。小张的父亲是个老中医,有一天,来了个患者,整个下巴长满了须疮,化脓了,下巴肿得高高的,患者说这种情况有两年了。小张的父亲说:我这个孩子现在读中医药大学,你让他先给你看。小张说:这不就是感染吗。...

点击显示 收起

  小张是某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寒假时回到老家。小张的父亲是个老中医,有一天,来了个患者,整个下巴长满了须疮,化脓了,下巴肿得高高的,患者说这种情况有两年了。小张的父亲说:“我这个孩子现在读中医药大学,你让他先给你看。”小张说:“这不就是感染吗?输点青霉素就会好。”患者说:“我都输了一个多月的青霉素了,没见效。”小张说:“那我给你开个清热解毒的方剂。”患者拿过方子一看说:“这药别的大夫也给我开过,我吃得胃疼,也没有效。”小张的父亲看了这两招就笑了,说小张的中医没学到家,“都快两年了,你说这病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小张说:“是慢性的。”父亲说:“你知道不知道,久病多虚,新病多实?那你说什么地方实,什么地方虚?”小张说:“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能不能辨证为肾阴虚,虚阳上亢,应该养阴吧?我开个六味地黄汤,补肾阴,加知母黄柏,卸虚阳。”小张开完了药方之后,父亲看了一下,给加了两味药:肉桂1.5克,麦冬50克。小张问老爸:“你加肉桂干什么啊?他是炎症,你怎么加热药啊?”父亲说这叫引火归源。小张说:“你加麦冬干什么啊?麦冬也不补肾阴?”父亲说:“患者现在肾阴虚了,虚火上炎,所以我们在补肾阴的基础上重用麦冬,养肺阴,虚则补其母。根据中医理论,人的很多病症,都可能和阴阳失衡有关,所以要利用药物调整阴阳。” 

  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放暑假时小张又回家了,在路上碰到了那个患者,他的下巴已经光溜溜的。患者说:“半年前是你开了方子,你爸爸加了两味药,我后来吃了几十服就好了。”

  “阴平阳秘”一词两千多年前出现在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之中,是形容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意思是说只有人体阴气平和,阳气秘固,阴阳平衡,人的生理活动才能正常。 

  如果有人长了脓疮,西医会认为是细菌感染,一定要用抗生素。而中医却认为,这和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失衡有关,需要用中药调整体内的阴阳。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由于大自然有阴阳二气协调稳定的消长变化,才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以阴阳是生命的本源。大自然阴阳协调则风调雨顺,阴阳失衡则灾害横生。人体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衡则疾病缠身。 
作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 叶 明 2009-5-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