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青蒿解毒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杂志
摘要:青蒿解毒口服液由青蒿、板蓝根、槟榔、炙甘草、炙杏仁组成,专为各种病毒、细菌感染后发热所设计,善治各种外感发热性疾病。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真菌的功效,是我院治疗病毒性感冒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欢迎。处方与制备1.处方:青蒿600g,板蓝根180g,槟榔60g,炙甘草120g,炙杏仁1......

点击显示 收起

        青蒿解毒口服液由青蒿、板蓝根、槟榔、炙甘草、炙杏仁组成,专为各种病毒、细菌感染后发热所设计,善治各种外感发热性疾病。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真菌的功效,是我院治疗病毒性感冒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欢迎。

        处方与制备

        1.处方:青蒿600g,板蓝根180g,槟榔60g,炙甘草120g,炙杏仁15g,制成1000ml。

        2.制备:以上五味,青蒿加70 9/6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收集提取液;药渣与另4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5h,合并煎液,静置24h,取上清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 2(60℃),放冷,缓缓加入2倍量乙醇,边加边搅拌,搅匀后静置72h以上,减压回收乙醇,煎液与提取液合并,加入苯甲酸钠1.5g、甜菊苷2g,搅拌溶解,加水至近1000ml,静置24h,滤过,滤液加水调整总量至1 000ml,搅匀,分装,115℃灭菌30min,即得。

        质量控制

        l_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液体;味苦。

        2.检查:pH 4.O~6.O;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4;其他均符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合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病例461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0例,男172例,女128例;平均年龄30.2岁。对照组161例,男86例,女75例;平均年龄34.6岁;病程l~7天,平均3天。中医辨证属风热证,病情属中轻度。有下列症状:身热较著,体温37~C以上持续数小时不退,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青蒿解毒口服液,1次40ml,每日3次,连服3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复方氨酚烷胺片,1次1片,每日3次,连服3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临床治愈: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好转:体温下降,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效:体温未降或升高,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果治疗组治愈258例,显效20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治愈114,显效12例,好转9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83.9%。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O.01)。

        讨论

        感冒四季皆发,尤以冬、春两季为多,大部分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青蒿解毒口服液是根据我院中医内科赵韶光主任医师临床应用20余年的经验方研制而成,专治各种病毒、细菌感染后引起的外感发热性疾病。方中青蒿为主药,功能清热解暑,退骨蒸,抗疟疾。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槟榔杀虫消积,破气通便,利水化湿。杏仁止咳平喘,引经而治兼证。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全方共奏清热凉血、解毒化湿之功效。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青蒿除解疟外,对各种病毒、细菌有效,且善治暑热、弛张热和退各种无名发热。板蓝根对多种病毒和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槟榔除杀虫外,能抑制流感病毒,抗真菌。全方具有解热和抗病毒作用。该药在我院20余年临床应用中,对上呼吸道感染和一切外感发热及无名热具有明显疗效。本药由最初的中药汤剂改为口服液,具有携带、服用方便,质量稳定等特点,深受患者的欢迎。

作者: 2009-5-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