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中医学对脑卒中认识的回顾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探求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名、病位、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后,尤其是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脉络,理清其内外风争议的发展规律,以便指导临床实践并促进理论的突破十分必要。1病名......

点击显示 收起

  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探求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名、病位、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后,尤其是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脉络,理清其内外风争议的发展规律,以便指导临床实践并促进理论的突破十分必要。

1病名

        《内经》中类似中风病的记载很多,但无“中风”的病名,而是随本病不同的症状和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命名。①偏枯。《灵枢·刺节真邪》日:“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②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是由大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上迫清阳,清窍不利,而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证。③大厥。《素问·调经论》日:“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④煎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汨乎不可止。”由阳亢煎熬阴精,阴虚无以制阳所致。⑤喑痱。《素问·脉解》日:“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灵枢·热病》曰:“痱之为病也,身无痛也,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知,可治,其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⑥大风。《灵枢·刺节真邪》日:“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⑦击仆。《灵枢·九宫八风》日:“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⑧卒中。《素问·本病论》日:“久而化郁,即大风摧拉,折损鸣乱。民病卒中偏痹,手足不仁。”⑨暴厥。《素问·大奇论》日:“脉至如喘,名日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指突然晕厥仆倒,不省人事之证,暴厥之脉多数急躁动。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按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为煎厥、大厥、薄厥。”张山雷在《中风诠》中亦指出:“煎厥、薄厥、大厥之病情,大致相似,则亦猝然昏瞀之中风也。”

  现今“中风病”病名较权威的记载始于《中医内科学》。在此之前可一直追寻到汉代,大多以“中风”为名。早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以中风单独列节,并有详细的论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自汉以后,虽然后世有许多关于中风的论述,但在病名的发展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从中风病名的细化和分化上论述,这种细化主要是从病因病理和鉴别诊断的角度考虑的,但也很有意义。如王履《医经溯洄集》把因于风而中风者,称为“真中风”;因于火、气、湿等而中风者称为“类中风”。《诸病源候论》中有论述中风、风癔、风口喁、风偏枯等情形,但只有“中风”讲的是中风病,其余是描述中风病的单个表现。而在《千金要方》中,以中风病的主要表现肢体偏瘫来描述中风病,包括偏枯、风痱、风懿、风痹等。值得提出的是,明代楼英《医学纲目》提出了“卒中”作病名,它是从发病缓急来考虑的;明代李中梓则根据中风后的两大类不同表现,以“闭”、“脱”而名,实际上是从证而分;叶天士从病因角度,中风发于内,而提出“内风”;张景岳以证代病,“非风一证,实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另外,李中梓在《证治汇补》提出了中风先兆之名;王清任则提出了内中风之名:张锡纯等则提出了“脑充血”和“脑贫血”病名。现代朱文锋教授提出了“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之名。总之,以“中风”作为病名,起于汉代,其已经基本满足病名定义的基本要求。中风作为病名,说明了该病发病的特点,起病急、突然仆倒、变化快如风等,说明了其基本概念的类别。但由于同时代以及后世已有许多以“中风”命名但非“中风病”的论述,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日中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这些论述中的非中风病的“中风”名与真正为中风病的“中风”名相混。因此,现代以“中风病”命名,才使中风病名完善。

2病位

  中风病位在脑。脑具有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人的精神活动,主要由脑所支配。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中风病引起的猝然昏倒、神志不清等临床表现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血逆乱于脑所致。故《素问·玉机真脏》篇云:“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也。”《灵枢·五纪》亦云:“气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可见,《内经》认为中风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

3症状

        《内经》对中风病症状的描述散见于各篇之中,包括血溢脑脉之外和脑脉痹阻所致的中风。归纳起来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类。中经络的临床表现以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灵枢·经脉》云:“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口唇胗……足阳明之筋……卒口僻……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此言口眼斜是由风痰中于经脉,经脉拘挛或纵缓所致。此外,《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风伤于人也……或为偏枯。”《素问集注》云:“如汗出半身沮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偏泽,必有偏身之患矣。”此论述指出,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得以乘虚入中经络而致半身不遂。有关对语言不利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舌本强。”《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由于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舌又为发音器官,故三阴病则舌强、舌卷短。

        中脏腑者,邪中较深,病情较重,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呕血、二便失禁为主症。“突然昏仆”,《内经》称之为“不知人”、“仆击”、“僵仆”、“晌仆”,是由于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上蒙清窍所致。如《素问·厥论》云:“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晌仆……太阳厥逆僵仆。”《灵枢·五纪》亦云:“气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有关对呕血及二便失禁的记载,《素问·厥论》云:“太阳厥逆则呕血、善衄。”《素问·举痛论》亦云:“怒则气上,甚则呕血及飧泄。”怒则肝阳暴张,肝火横逆犯胃,胃络损伤则吐血,胃火炽盛而致齿龈出血;火热炽盛,伤及气血,气虚失摄,而致二便失禁。总之,《内经》记述中风病的病状主要包括发病时的情景,如卒倒、击仆等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以及偏枯、厥冷等大致的表现。

        《金匮要略》记述了较详细的中风病表现,包括肌肤不仁、肢体沉重不动、不识人、舌难言、口吐涎等。《世医得效方》云:“谓卒然倒仆为卒中,乃初中之证,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言,唇吻不收,为中倒后之证。”《世医得效方·风科》还论述了中风恶证的表现:“中风恶证,口开者,心气闭绝也;遗尿者,肾气闭绝也;手撒者,脾气闭绝;眼合者,肝气闭绝;鼻鼾者,肺气闭绝。备此五证,尤不可治。五证中才见一证,犹当审余证以救疗。盖以初中则眼合者多,痰上则鼻鼾者亦多。惟遗尿口俱见为恶,心为五脏主君,肾为一身根本,诚不可闭绝也。”《杂病证治准绳》记载了中风病的先兆表现:“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内有中风之疾。”明代张三锡指出:“中风病必有先兆,中年人但觉大拇指时作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张锡纯进一步指出中风先兆有5种表现:“一、其脉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缓和之意。二、其头目时常眩晕,或觉脑中昏愦,多健忘,或常觉痛,或耳聋目胀。三、胃中时觉有气上冲,阻塞饮食,不能下行,或有气自下焦上行作呃逆。四、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心中时发热,或睡梦中神魂飘荡。五、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本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不稳,时欲眩仆,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医宗必读》记载了中风的脱绝之症:“凡中风昏倒,若见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者,即是脱证。更有吐沫、直视、肉脱、筋骨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汗出如珠,皆为脱绝之证。”

  从上述文献可知,历代文献对中风病的病状记载比较详细。关于中风病的证候论述,比较系统且较早的还是《金匮要略》的论述,包括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后世对中风病的证候论述,如对病因病机的论述一样,多是单一的,很少系统论述。

4病因病机

        《内经》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论述包括:①体虚邪中。强调体虚是中风病发病的内因,中邪是发病的外因。如《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半身,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关于内虚,从该原文分析,当属体内营卫气血亏虚和气血运行不畅;关于邪中,从《内经》其他原文中,只发现为伤于风,如《素问·风论》指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偏枯。”②情志失调,血逆瘀于脑。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指出了气血逆乱,气血上逆(脑)是中风病发生的根本机制;又如《素问·调经论》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③饮食不节,可发中风。《素问·通评虚实论》日:“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明确指出饮食膏粱厚味是中风病的原因。

        《金匮要略》论中风病因病机,主要对中风病的“体虚邪中”作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论述,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指出中风内为气血不足,外为风邪使然:并且论述了中风病不同程度病变的病理机制:“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诸病源候论》论中风病因病机为“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奏理空虚,受于风湿。”《济生方》指出:“荣卫失度,奏理空虚,邪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因此,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虽然有学者认为,在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Ⅲ,但《内经》也已经意识到饮食、情志等因素是中风病发病的相关原因,尤其强调气血逆乱于上是中风病发病的病理机制。

        金元时期,刘完素认为中风主火,强调“心火暴甚,水不制火”是中风病的发生原因,“所以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昔”(《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朱丹溪认为,中风病主痰显,“案《内经》已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南北之殊,不可一途而论,惟刘守真作将息失宜,水不能制火,极是!由今言之,西北两方亦有真为风邪所中者,但极少尔。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丹溪心法·中风》)。而李东垣强调“正气自虚”,薛己则认为“阳化内风”,而张子和论中风为“风从火化”。

        总之,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内经》最先确立了“体虚邪中”的基本思想,《金匮要略》对体虚邪中作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论述,其后至唐宋以前,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上遵循上述认识。《内经》中除了提及体虚邪中外,也提及或者暗示“气”、“火”、“痰”、“瘀”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有关,如“阳气者,烦劳则张……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以及“膏粱厚味”生痰湿等。因此,《内经》初步提出了我们今天概括的中风发生的病因病机,不外乎“风”、“火”、“痰”、“气”、“瘀”、“虚”等内容。后世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论述不过是从不同角度重点强调,突出其不同的学术观点而已。

5治则

  《内经》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论述了一些大的原则,强调“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又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后世医家创立主治中风喑痱证的地黄饮子和主治半身不遂的补阳还五汤即是这个原则的具体应用。另外,临证宜“顺之而治”、“治未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外邪侵犯人体,由表传里,应掌握规律,早治疗,防止传变,所谓“平治于权衡”。《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强调了调节气机的重要性。

6治法

  《内经》有关中风病治疗的具体方法主要体现在针灸。如关于平调阴阳、虚实补泻之法,《灵枢·热病》日:“偏估,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关于表里异治,《素问·调经论》日:“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是谓追之。”《灵枢·刺节真邪》日:“治厥者,必先熨调其和,掌与腋,肘与脚,项背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运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运止……故厥在手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此可谓中风病按摩导引康复法之萌芽,对中风病半身不遂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7预后

  《内经》对中风病的预后作了原则性的论述,如《灵枢·热病》云:“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苦,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也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偏枯,身偏不用而病,言不病民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损其有余乃可复也。”即病在腠理之间谓之中经络,可以治疗;出现意识障碍,谓之中脏腑,能言语者可以治疗;不能言语者预后较差。

8结语

        尽管历代古医籍未对中风列专篇详细讨论,但在若干篇中对病名、病位、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其预后等方面的论述已较为详尽,为后世医家对中风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我们应在继承《内经》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中风病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启示我们研究中风病应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考虑,对中风病治疗应采用综合疗法,才能获良效。

作者: 2009-5-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