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梁光宇:引火归源含义有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引火归源,又名引火归元,顾名思义,即引离源浮越之火,使之向下归于本源。自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引火归源以后,不少医家将这一概念用于解释人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但时至今日,引火归源的实质众说纷纭,甚至自相矛盾,因此笔者结合历代诸家的有关论述,探析如下。引火归源始于仲景引火归源最早运用者应首推张仲景,仲......

点击显示 收起

  引火归源,又名引火归元,顾名思义,即引离源浮越之火,使之向下归于本源。自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引火归源以后,不少医家将这一概念用于解释人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但时至今日,引火归源的实质众说纷纭,甚至自相矛盾,因此笔者结合历代诸家的有关论述,探析如下。

  引火归源始于仲景

  引火归源最早运用者应首推张仲景,仲景虽未确立这一概念,但其用于治疗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通脉四逆汤、四逆汤,实际上是引火归源的起源。唐·王冰注释《素问·至真要大论》“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时指出:“夫病之微小者,犹人火也,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故逆其性以折之攻之。病之大甚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光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遂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提出以热治热,顺其假象而治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素问》热因热用反治法的延伸,对明清医家引火归源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和启发。明代以后,随着命门学说的深入,医家薛已、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等人相继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其中以张景岳的贡献最大,张景岳在论述肉桂的作用时指出:“若下焦虚寒,法当引火归元者,则此为要药,不可误执。”明确提出“引火归源”的概念。此后,引火归源法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引火归源是将火归于肾

  引火归源之火,历代医家认识不一,火有虚火、阴火、相火、无根之火、龙雷之火等不同说法,尽管说法不一,但却虚火无疑。源,有的医家指命门,如张景岳云:若使命门阴盛,则元阳畏避,而龙火无藏身之地,故致游散不归,而为烦热格阳等病”(《景岳全书》)。亦有医家认为乃肾,如徐大椿曰:“肾脏阳衰,火反发越于上,遂成上热下寒之证,故宜引火归原法。……附子、肉桂补火回阳,专以引火归原,而虚阳无不敛藏于肾命,安有阳衰火发之患哉?此补肾回阳之剂,为阳虚火发之专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由于肾为水火之脏,内寓真阴真阳,乃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故引火归源应归于肾更为合理。

  引火归源的实质历来存在较大分歧,长期占主流的意见为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即真寒假热证。如张景岳认为:“火之标在上,而火之本则在下。且火知就燥,性极畏寒,若使命门阴盛,则元阳畏避,而龙火无藏身之地,故致游散不归,而为烦热格阳等病,凡善治此者,惟从其性,但使阳和之气直入坎中,据其窟宅而招之诱之,则相求同气,而虚阳无不归原矣”(《景岳全书》)。清·周学海与张景岳认识基本一致:“龙雷之火,潜于水中,得温暖则藏。水冷则火升,咽痛、唇裂、口渴、面赤,投以桂附,温其窟宅而招之,火自归乎原位”(《三指禅》)。

  受景岳之说影响,后世医家运用引火归源法挽救不少危重患者的同时,也存在不分阴阳虚实,运用桂、附引火归源的弊端,从而导致不少失治误治之症,因此不少医家对此进行批评。明·秦景明就曾指出:“夫引火归源而用附桂,实治真阳不足,无根之火,为阴邪所逼,失守上炎,如戴阳阴躁之症,非龙雷之谓也”(《症因脉治》)。清·何梦瑶亦痛陈滥用引火归源之弊:“桂、附引火归源,此为下寒上热者言之。若水涸火炎之证,上下皆热,治宜六味之类,补水制火,今日医者动用桂、附,动云引火,不知引归何处,杀人如麻,可叹也”(《医碥》)。叶天士集诸家之成,将引火归源赋予新的含义:“引火归源,因肾水不足,虚火上亢,用滋阴降火之法,少加热药为向导,引之下降,使无拒格之患。若以温补之药为引火,则大误矣。盖阳为火,阴为水,水衰阳无所附,而浮于上者,宜滋补真阴,则孤阳下附。若可用热药者,乃戴阳、格阳二证,是内真寒而外假热,阴极似阳,仍是寒证,故用热药,此处务要讲究明白。”从中可以看出,叶天士所谓引火归源实为针对肾水不足,虚火上亢而施,改变了以往只有用桂附才是引火归源的局面,是对引火归源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清·王孟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格阳、戴阳,皆是虚阳外越,所谓内真寒而外假热,故可以用桂、附引之内潜,不可谓龙雷之火上炎也。夫春分龙见雷乃发声,秋分龙蜇而雷用收声,是龙雷之火,必炎于阳盛之时。人身一小天地,肝为角木,震为雷,龙雷之火即肝火也,必肾阴虚者,肝阳始炽,致生龙雷上炎诸证,治宜壮水制火,设昧此义,而妄援引火归元之说,不啻抱薪救火矣。古书辨别不清,贻误非浅”(《归砚录》)。至此,引火归源理论才基本阐述完善。

  因此,前者乃真寒假热,格阳于上;后者乃阴虚阳亢,缘于真水不足,相火偏胜,两者判若云霄,治疗方法亦完全相反,危重之时,若稍有误判,危殆立见。

  引火归源属于反佐配伍

  引火归源的基本原则应遵王冰之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内真寒而外假热,轻者可以服附桂八味丸,该方为“治肾命门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医方论》),赵献可曾论述:“惟八味丸,桂、附与相火同气,直入肾中,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相火安得不引而归源”(《医贯》)。重者可用大剂白通汤、四逆汤,煎后冷服,以防格拒不受。若真水不足,相火偏胜所致阴虚阳亢,可在滋阴泻火药中少佐热药,煎成热服,以从其性,导热下行。

  引火归源的药物,应首推肉桂,该药辛甘大热,入肺、脾、心、肾、胃诸经,浑厚沉降,守而不走,偏向下焦,“补命门元阳不足,如格阳戴阳等证,又能引火归原”(《本草便读》)。清·臧达德曰:“肉桂性热,与火同性,杂在下焦壮水药中,能引无根虚火降而归经”(《履霜集》)。在用法上,引火归源在滋阴清热药中实际属于反佐配伍的范畴,量不宜大,一般情况下只用几克即可。   (作者为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人才传承项目学员)

作者: 梁光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