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隔姜灸治疗难治性面瘫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2006年5月~2008年12月,笔者应用隔姜灸治疗难治性面瘫,并以针刺治疗作对照,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及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选穴,选取患侧翳风、风池、下关、地仓、迎香、四白、颧髂、阳白......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5月~2008年12月,笔者应用隔姜灸治疗难治性面瘫,并以针刺治疗作对照,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病人共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17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3个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及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选穴,选取患侧翳风、风池、下关、地仓、迎香、四白、颧髂、阳白、太阳、牵正、颊车、攒竹等穴,每次选取3~4个穴。

  取鲜生姜切成厚度0.2~0.3cm、直径约1cm的片,艾炷小于姜片,直径约0.5t0.8cm,置于姜片上,连灸4~6壮,姜片烤干皱缩或患者觉灼热难忍时更换姜片,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主穴:阳白、太阳、鱼腰、下关、颊车、地仓、翳风、合谷;配穴:牵正、风池、人中、承浆、内庭、足三里。每次选取6~8个穴,交替使用,选取28号或30号1~1.5寸毫针,除合谷、下关、翳风、内庭、足三里、太阳穴直刺1~1.5寸左右外,余穴均以30。斜刺0.5~1.5寸,或卧针透刺,得气为度,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即面肌功能恢复正常,口眼歪斜症状消失,眼睑闭合良好。显效:面肌功能基本恢复,口眼歪斜基本消失,但患侧尚有轻度麻木感或说笑时略有口歪。好转:面肌功能部分恢复,口眼歪斜症状减轻,其他症状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

  结果:治疗组45例,痊愈18例,显效15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45例,痊愈l5例,显敬1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面瘫属中医学“口眼歪斜”、“口僻”、“中风中经络”范畴。《灵枢·经筋》有:“率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金匮要略》有:“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喁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中医认为本病因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阳明、太阳之气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病而发。因其部位于颜面额部,为阳明、太阳经脉所过,故疏通阳明、太阳经脉,调和气血为治疗关键。《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艾灸可弥补针刺的不足。运用隔姜灸治疗难治性面瘫,刺,激温和,治疗面积大,利于温养络脉以濡养面部经筋,补络脉之虚,亦可以通过调和气血、温通经脉以活血化瘀。本法借助姜汁、艾火的温通功能,可祛除面部久滞之风寒邪,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觏代研究表明,艾绒燃烧的热力可传入体内,通过温热效应刺激穴位及淋巴循环,营养面神经,使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有利于促进面神经、肌肉的修复和再生。另有研究证明,可能是通过神经一体液等相关途径,使患病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得以改善,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以减轻面神经的缺氧及水肿压迫,并可使轻度受损的神经得以尽早恢复功能。本方法操作简便,收效快捷,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 宁晓军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