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秋燥时节巧用中药治咽炎

来源:医药星期三
摘要:此症状为秋季易发的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由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有吸烟、嗜酒过度则更易引发慢性咽炎。中医认为:慢性咽炎是由于燥邪入侵,肺肾阴虚,津液不足,故咽干、口燥、咽部不适,干咳,痰咯不爽,或痰黏不易咯出,痰热蕴积,肺阴受损所致。...

点击显示 收起

  秋季,多晴少雨,气候干燥.有些人咽部常感干燥发痒,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塞着,并有咳嗽黏痰。此症状为秋季易发的“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由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引起的。如空气干燥、天气忽冷忽热,以及空气中含有过多的尘烟等有害气体皆可致病。有吸烟、嗜酒过度则更易引发“慢性咽炎”。中医认为:

  “慢性咽炎”是由于燥邪入侵,肺肾阴虚,津液不足,故咽干、口燥、咽部不适,干咳,痰咯不爽,或痰黏不易咯出,痰热蕴积,肺阴受损所致。治宜润肺滋阴,清热利咽。用“沙参麦冬饮”加减治之。方药:沙参、麦冬、天花粉各10克,肥玉竹、生扁豆各15克,霜桑叶8克。知母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帖。5~7为1个疗程。若舌红无苔,阴虚较甚者,可加鲜石斛10克,鲜芦根30克。以加强养阴生津之力;若兼久热咳甚者,可加青蒿、川贝母各10克,地骨皮30克,炙桑皮、甜杏仁各9克。以清热止咳。

  预防和调养:

  1.保持居室内空气湿润清洁,室内不能放置有刺激气味的不良物品;

  2.忌食辛辣、煎炸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3.经常用淡盐水或硼酸水漱口,注意口腔清洁。可含服“薄荷片”或“碘喉片”。每次1-2片,每日数次:

  4.宣多饮水,多喝稀粥、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

  5.患病期间避免过多讲话,减少操劳,适当休息,清晨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适当锻炼身体,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