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溃结验方源实践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下面经本人治疗的患者,在过去几年里曾介绍多例青浦病人来我处求中医诊治。脓血便半年,2002年11月19目肠镜示:直肠距肛门10厘米处黏膜充血、糜烂、脓苔,回盲部充血、水肿,表面有白色分泌物,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在当地医院服用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每日3克,培菲康每日1260毫克,已半年,但脓血便依然无减。2003年3月起......

点击显示 收起

  下面经本人治疗的患者,在过去几年里曾介绍多例青浦病人来我处求中医诊治。病人来时总以这句话开始:“是怀某介绍我来看病的。”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怀女,39岁,上海市青浦人。脓血便半年,2002年11月19目肠镜示:直肠距肛门10厘米处黏膜充血、糜烂、脓苔,回盲部充血、水肿,表面有白色分泌物,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示:结肠黏膜黏液增多,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证实为溃疡性结肠炎。在当地医院服用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每日3克,培菲康每日1260毫克,已半年,但脓血便依然无减。2003年3月起停服上述西药,在当地中医求治,历服理气健脾、活血、清热解毒类中药,凡一年半,仍无效果,因脓血便持续不减至今,乃来求治。
2004年10月12日初诊:脓血便已持续2年余,先脓血后大便,时含不消化物,日行1次,基本成形,脐周腹痛,便后稍得缓解,略有里急后重,面色萎黄,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细弦。病程虽长,仍以实证、热证为主,取白头翁汤加味以清热解毒,调气行血,消积化食;处方:白头翁12克,秦皮12克,黄连10克,黄芩12克,败酱草30克,蒲公英15克,枳壳12克,当归12克,白芍18克,元胡15克,麦芽15克,神曲12克,鸡内金12克,7剂。
  10月19日二诊:脓血便无改变,腹痛依然。辨证及治疗大法无误,似嫌不足,遂再拟方:白头翁12克,秦皮12克,黄连10克,黄芩12克,败酱草30克,蒲公英30克,当归12克,元胡30克,麦芽15克,神曲15克,鸡内金12克,木香12克,苦参15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马齿苋30克,椿根皮30克,生地榆15克,白术12克。予7剂。
  二诊方与首诊方的主要差异:(1)起用了《经验良方全集》治痢名方香参丸,原方木香四两、苦参六两、甘草一斤熬膏如丸桐大,每日服三钱,古人谓“治痢即效,百发百中之药也”。(2)再起用《经验良方全集》忍冬散,原方以金银花入铜锅内焙枯存性,或谓“一服即愈”,与连翘相须而用,再加大蒲公英用量,增强清热解毒止痢的作用。(3)加用了马齿苋、椿根皮、生地榆。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普济方》中血痢方以单味马齿苋治疗血痢。椿根皮、地榆源于古方“椿根教(椿根白皮、松花面、地榆、荷叶蒂)治痢如神”。《景岳全书》谓“椿皮散…治血痢及肠风下血神效”。生地榆凉血止血,也是治疗便血赤痢的要药。
  10月26日三诊:服上方第2目后,大便脓血开始减少,服至第4日及以后,历经2年之久的大便脓血消失于一旦,黏冻明显减少,腹痛几除,苔黄未变但腻苔已化。效不更方,再以原方治疗2周。
  11月9日四诊:大便脓血消失后未再出现,偶有黏液和腹痛。近。日肠鸣,有后重感,经水数月未至,察舌下静脉曲张,唇色偏黯紫。处方:败酱草30克,蒲公英30克,白芍30克,元胡30克,马齿苋30克,生地榆15克,木香6克,麦芽15克,莱菔子15克,炙乳没各5克,肉桂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7剂。
  是方与二、三诊的差异:减去了白头翁、秦皮、黄连、黄芩、苦参、金银花、连翘、椿根皮、神曲、鸡内金;加用了苓桂术甘汤和菜菔子、炙乳没。考虑到二诊以后便脓血才开始消除,似非白头翁汤的作用,故去之。脓血便症状已除2周多,似可减少清热解毒药。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治肠鸣,以肉桂代替桂枝。肉桂治痢在《药性论》、《本草纲目》均有记载,《干金翼方》之桂心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之芍药汤等治疗痢疾的方药中亦用到肉桂。唇黯紫、舌下静脉曲张为瘀血,况经水数月未至,故以乳香、没药活血化瘀。11月16目五诊:肠鸣、后重、腹痛均除;但大便黏冻开始增多,今日早晨又开始出现少许脓血便。
诊至是日兴趣盎然:初诊用白头翁汤等药对脓血便无效;蒲公英、败酱草始终应用至今,初诊未效,现又出现少许脓血便,说明其对脓血便也无效。脓血便是在二、互诊期间消失的,其间主要起用了苦参、金银花、连翘、生地榆、椿根皮;而在四诊时恰恰去除了这些诸药。以上诊疗经过强烈提示上述几味药对消除脓血便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以上分析,重新拟方如下:苦参2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椿根皮30克,生地榆15克,7剂。
  11月23日六诊:服药后第2日脓血便即消失,第4天腹痛几无,黏冻明显减少。    
  由于患者于2004年9月以来月经已两月未至,故在五诊的基础上加莪术12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桃仁12克,生蒲黄12克,茜草30克,川椒6克,内桂10克,生大黄5克,青皮10克,干姜10克,7剂。2005年1月8日、2005年2月12日月经按期而至。
  之后仍以五诊原方不作加减予以治疗,仅作如下服法上的减量:从2005年1月25日开始,服药从每日1剂减少为2日1剂,2005年3月8日开始从两日1剂减少为3日1剂。至2005年4月停止治疗时,患者未再有脓血便,面色转为红润,神清气爽,体重增加3斤。至今(2009年10月)通过她介绍来诊的同乡患者随访得知,怀某自那以来,一直无恙。
  从此,本案五诊时所形成的方剂成为在下以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方,应验良多。
  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所以舍得在此公开本人秘方,无非是想借此提示年轻医生及学生:临床验方来源于博览群书,勤于时间,细致观察,善于总结;而其
  根本前提是,首先必须热爱中医!勤读医书自得美玉,临证实践必成珠玑。
作者: 2010-5-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