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祝由”与“祝由科”名义考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祝由即“断绝患病的根由”笔者认为,《素问·移精变气论》中的“祝由”并非是“祝说病由”。“祝由”的“祝”当是“断绝”之义,“由”是“根由”、“原因”之义。“祝由”即“断绝患病的根由”,这一点可以通过大量的训诂材料得到证明。”《正字通·示部》:“祝,断绝也。...

点击显示 收起

贾延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有“祝由”和“祝由科”。“祝由”一词出自《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句中的“祝由”一词,古今学者都有注解,但大都误释。如唐·王冰注:“祝由:祝说病由。”明·吴昆注:“祝由:祝说其病由也。”后来无论是《内经》的各种注本,还是中医教材及中医字典、词典,甚至《辞源》等工具书,也大都依从王冰的这一注释。“祝由”是“祝说病由”似乎已成定论。

祝由即“断绝患病的根由”

笔者认为,《素问·移精变气论》中的“祝由”并非是“祝说病由”。因为如按此理解,同上下文的含义相违背。因上文谈的是古代的医生治病通过“移精变气”后,可以用“祝由”的方法把病治愈。试想,如按“祝说病由”的方法,是不可能把病治愈的。因为面对病人,医生无论怎样祝说叙述病由,疾病是不能痊愈的。

那么,“祝由”是何义呢?“祝由”的“祝”当是“断绝”之义,“由”是“根由”、“原因”之义。“祝由”即“断绝患病的根由”,这一点可以通过大量的训诂材料得到证明。《广雅·释诂》:“祝,断也。”《正字通·示部》:“祝,断绝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汉·何休注:“祝,断也。”《列子·汤问篇》:“南国之人,祝发而裸。”晋·张湛注:“祝者,断截其发也。”《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范宁注:“祝,断也。”可知“祝”有“断”义。“由”是“根由”、“原因”之义,古今汉语都有此义。《集韵·尤韵》:“由,因也。”《汉语大字典》:“由,原因,缘由。”从以上大量的训诂材料来看,“祝”有“断绝”之义,“由”是“根由”之义。“祝由”就是“断绝患病的根由。”

另外,从《素问·移精变气论》的全文来看,若依此训释,也文从字顺。上古之世,人们“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故可祝由而已。”而到了后世,“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从本段文字可见,在上古那恬淡的时代,只用“断绝患病的根由”的方法就能治愈。而到了后世,各种病邪侵入人体,只用“断绝患病的根由”方法就不能治愈了。

其实,“祝由”是“断绝患病的根由”这一含义,古代学者已有论述。元代学者陈栎在《素问祝由辨》中云:“《书·泰誓篇》曰:祝降时丧。孔氏注:祝,断也。今以祝训断,谓但断绝其受病之由。正与上文移精变气相照应,转移自己的精神,变改其所感受阴阳风雨晦明之六气,而断绝其受病之由,则其病自已。如病由于寒,则断其寒而暖之,病由于热,则断其热而凉之。祝断其由,如所谓拔其本塞其源,意义岂不显然明白乎。”本断文字非常清楚地指明“祝由”的方法,即“断绝其受病之由”。这一方法是从根本上“拔其本塞其源”的方法。实际上古今许多治病的方法都是采用“祝由”的方法,也就是说从根本上“断绝患病的根由”的治疗方法。

因此,“祝由”并不是“祝说病由”,而是“断绝患病的根由”,这才是其真实含义。

“祝由科”的“祝由”即“诅咒”

那么,“祝由科”是何义呢?“祝由科”是古代医疗机构中的一科。那么,古代的“祝由科”是用什么方法治病?古今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笔者查阅了一下,发现有几十篇文章之多。但大都认为“祝由科”是“精神疗法”、“心理暗示”“对天祷告”等等,如《辞源》“祝由科”云:“有疾病者,对天祝告其由,故名曰祝由科。”这些观点,好像已成定论。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之所以有各种错误的理解,是因为不明白“祝由”二字的含义所致。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辨析“祝由”二字的含义,是正确理解“祝由科”的前提。

“祝由科”的“祝”当通“咒”,古音“祝”“咒”音同,均为“章”母“觉”部,故可通假。这一点许多工具书大都收入,如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祝,《说文》作詶。詶,诅也。今作咒。”《集韵·宥韵》:“祝,诅也。亦作詶。”《汉语大字典》:“祝,诅咒。”

另外,还可通过前人的训释得到证明:《诗经·荡》:“侯作侯祝。”汉·毛亨传:“祝,诅也。”宋·朱熹《诗集传》:“祝,音呪。”《礼记·郊特牲》:“诏祝于室。”唐·孔颖达疏:“祝,咒也。”《新序·杂事》:“一祝不胜万诅。”句中“祝”“诅”异文同义。《汉书·元后传》:“更祝诅杀我,太子怜之。”句中“祝诅”同义连用。

这一点清代几位训诂学家也已指出,如《说文解字·言部》:“詶,诅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祝,今作呪,《说文》作詶。经典通作祝不用詶。”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詶,经典通作祝。《书·无逸》:否则厥口诅祝,俗作咒。《广韵》咒,诅也。”

可见,“祝由科”的“祝”通“咒”。那么,“由”是何义呢?“由”当通“礻由 ”或“礻留 ”,《说文解字·示部》:“礻留,祝礻留 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祝由,即祝礻留 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礻留 ,祝礻留 也,从示留声,字亦作礻由 。”那么,“礻由 ”是何义呢?《说文解字·言部》:“礻由 ,詶也。”段玉裁注:“祝礻留 字亦作礻由 ,盖与讠由 一字也。”可知,“祝由”的“由“也写作“礻由 ”,“讠由 ”、“礻留 ”,其义相同。

由此可知,“祝由科”的“祝由”是“诅咒”之义。“祝由科”即“诅咒科”,也就是说用诅咒的方法治疗疾病。诅咒就是说最不好听的话,咒语是具有攻击性,驱散性的。祝由医师发出的咒语,可以干扰病人的大脑,大脑就易于失控。所以说咒语威力是相当大的,是最神秘的。祝由医师要用咒语诅咒病魔,将病魔赶出人体。

“祝由科”是用“诅咒”

之术驱病的方法

按《历代职官表》所载,“祝由”治病的方法在周代至唐代以前的官方医疗机构中都没有被提到,但是在唐代的“太医署”中却是四大科之一,只不过名字叫作“咒禁”,唐代的“太医署”既是医学教育机构,又是医疗单位,在编制上分为四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从唐代以后到明代以前,“祝由”或“咒禁”的名称又不见于官方记载了。明代的最高医疗管理和教育机构是“太医院”。太医院中设有十三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一方面,祝由治病的方法又重新得到了官方最高医疗机构的承认和扶持;另一方面,祝由科已经是十三科之末了,因此有“祝由十三科”之称。到了清初,太医院的科别设置减为十一科,祝由科被排斥出了太医院。清代名医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下·祝由科论》说:“(祝由)古法今已不传。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而病之大者,全不见功。”

用“诅咒”之法治病,在古书中多有记载。如《抱朴子·至理篇》:“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说苑·辨物》:“吾闻古之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荐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韩诗外传汉·韩婴·卷十》:“扁鹊过虢侯,世子暴病而死。扁鹊造宫,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曰:‘世子暴病而死。’扁鹊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治之。’庶子之好方者出应之,曰:‘吾闻上古医者曰茅父,茅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岂能若是乎?’”至于诅咒时的咒语,古书多有记载,如《黄帝祝由十三科》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各种咒语,兹不赘述。

可见,今人所谓古代的“祝由科”是“精神疗法”、“心理暗示”、“对天祷告”等等,多是不确切的。“祝由科”实际是用“诅咒”之术驱病的方法,这才是正确的训释。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