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鉴别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定义水气凌心证:凡因脾肺气虚,饮停不化,阻遏心阳,或脾肾阳虚,水停下焦,而致水气上逆凌心所引起的心悸,咳喘,神疲乏力,全身或局部水肿等症状,称为水气凌心证。心阳虚证:心脏阳气不足,鼓动血脉、温养心神的功能减退所引起的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畏寒肢冷,心痛等症状,称为心阳虚证。病因水气凌心证,常见有饮阻......

点击显示 收起

  定义

  水气凌心证:凡因脾肺气虚,饮停不化,阻遏心阳,或脾肾阳虚,水停下焦,而致水气上逆凌心所引起的心悸,咳喘,神疲乏力,全身或局部水肿等症状,称为水气凌心证。

  心阳虚证:心脏阳气不足,鼓动血脉、温养心神的功能减退所引起的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畏寒肢冷,心痛等症状,称为心阳虚证。

  病因

  水气凌心证,常见有饮阻于心和水湿上泛两类证候。

  饮阻于心型:若咳喘日久,损伤肺金,宣发肃降失职,致饮停上焦;或劳倦伤脾,水湿不化,或体胖痰多,或饮食肥甘,滋生痰涎,使痰饮停留中焦,上干于心,则痰饮内阻于心。正如《不居集》云:“盖痰之生也,多由于脾,而虚损之人,未有脾气不虚者也。脾气虚则不能致精微于肺,以化其津液也……痰之来也,多由于肺,而虚损之人,肺气未有不虚者也。肺气虚则不能水精四布,而浊痰凝聚也。”

  水湿上泛型:若先天禀赋不足,元阳素虚;或过用寒凉攻伐,斫伤脾肾之阳;或感受寒湿之邪,日久不愈,湿胜则阳微,使脾肾阳气受损,其温运水谷、气化水液功能失职,水湿停聚,上凌于心。《医宗必读》认为,虚证水肿,主要责之于肾火虚衰:“……虚人水肿者,土虚不能制水也。水虽制于脾,实则统于肾。肾本水脏而元阳寓焉,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则阴不从阳而精化为水,故水肿之证多属火衰也。”

  心阳虚证:若久病体虚,高年脏气虚衰,或汗、吐、下损伤阳气,可致阳气不足,心阳亦虚;或心气虚证,进一步发展,亦可导致心阳不足,即所谓“气虚及阳”。

  病机

  水气凌心证的饮阻于心型:肺和脾在水液的代谢和输布方面,协调配合,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不断的下输膀胱,有助于脾运化和输布水液的功能,从而防止水液泛滥或潴留局部;而脾的输布水津,散精于肺,也是有助肺通调水道的功能,若脾肺气虚,则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聚湿成痰成饮,因此,《医宗摘要》认为:“痰症有因脾气不足者,有因脾气郁滞者,有因脾肺之气亏损者……”若水饮痰浊停聚胸中,阻遏心阳,使心阳不振,心神不宁,神气失守,正如成无己所云:“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

  水气凌心证的水湿上泛型:脾主运化水液,与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相互为用,共同完成水液的代谢和排泄。脾阳根于肾阳,肾中之精气,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才能获得充养,肾气肾精方能旺盛不衰。若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水寒不化,水气内停,则上迫心阳,水饮凌心。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蒸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圣济总录》亦云:“若水停心下,水气乘心,亦令悸也。”

  水气凌心证虽有饮阻于心和水湿上泛两个证型,但最终累及于心,常可导致心之阴阳俱败,甚者肝、肾、肺、脾功能衰竭,而出现瘀血、黄疸、出血、真阳亡脱的病理转归。

  心阳虚证:心阳不足,心失温养,心神不安;心主血脉,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心之阳气不足,鼓动血行的功能减退,故以血运障碍的心功能低下和虚寒证为特征。若心阳虚,不能下温肾水,肾阳亦虚,不能气化行水,使水寒不化,凝滞下焦,凌心射肺,即形成心肾不交,心肾阳虚,水气内停,寒水凌心的病理转归。临床表现可见:心悸,咳喘,尿少,筋惕肉  ;形寒肢冷,矇眬欲睡,口唇青紫等症,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水气内停,血运障碍。

  鉴别要点

  水气凌心证,主要以心悸怔忡,咳喘,浮肿,神疲纳差,苔白滑,脉弦滑为临床特征。

  水气凌心证之饮阻于心型:心悸咳喘,咳痰量多色白,胸满,不得平卧,头面浮肿,恶心纳差,眩晕,神疲乏力,舌苔白滑,脉弦滑。

  水气凌心证之水湿上泛型:心悸气喘,全身水肿,下肢尤甚,脘腹膨满,小便短少,面色白,渴不欲饮,神倦肢乏,手足厥冷,纳食减少,恶心呕吐,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弦滑。    

  心阳虚证:心悸怔忡,胸闷不舒,动则尤甚,气短自汗,面色淡白或白光白,形寒肢冷,或心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以心气虚证(心功能减退)伴寒象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水气凌心证和心阳虚证,均有心悸,胸闷,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的共同症状。

  水气凌心证的饮阻于心型:脾肺气虚,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不能上输于肺,水湿内停,聚而成饮。“然脾为生痰之源,夫‘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何痰之有,惟脾虚不能致精于肺,下输水道,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鬲,淤而成痰”(《锦囊秘录》)。痰饮内停,困遏心阳,心神不宁,故心悸怔忡;饮留胸肺,不得宣布肃降,上迫肺气,窒痹气机,升降受阻,则胸满,不得平卧;痰饮内阻,肺气上逆则咳喘,咳痰量多色白;脾肺气虚,水液输布代谢障碍,水湿潴留,则见头面浮肿;脾虚,运化不及,胃失和降,纳运失职,故恶心纳差;清阳不升,则眩晕;脾虚,精微不布周身,则神疲乏力;舌苔白滑,脉弦滑,为痰饮内停之象。

  水气凌心证之水湿上泛型:脾肾阳虚,脾不制水,肾之气化功能失职,水气内停,故见全身水肿,下肢尤甚,脘腹膨满;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短少;水气上泛,凌心射肺,则心悸怔忡气喘,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云:“水气喘促,乃水气逆行乘肺,肺得水而浮,喘不能卧,气不宜通。”脾主四肢,肾寓真阳,阳气虚衰,不能温养头面、四肢百骸,则见面色白,神倦肢乏,手足厥冷;水气内停,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故口渴,内有水湿,故渴而不欲饮;脾阳虚弱,中焦运化受纳功能失职,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饮食减少;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阳虚水停之象。

  饮邪阻心型和水湿上泛型,虽然均有水肿,但因病位不同,水肿的部位亦有上下之分。前者以上焦胸满,头面浮肿为主,后者是脘腹膨满,下肢肿甚,或者说二者均有水肿,但前者仅是局部(头面)水肿,后者是全身水肿(尤以下肢为甚),肿势重。二者虽病变最终累及于心,但前者病变部位是以肺脾为主(故水肿多位于上);后者病位在脾肾(故水肿多位于下)。二者均有水寒痰饮上迫,凌心射肺,心阳不振,肺气上逆的共同病变,但前者有咳喘痰多色白的痰饮内盛证;后者有小便短少,四肢逆冷,周身水肿的阳虚水气内停证。

  心阳虚证:心阳不足,心神失养,故心悸怔忡;胸中宗气运转无力,则胸闷不舒;汗为心之液,阳虚不能固表,则自汗;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利,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淡白或白光白;阳虚不能温养肢体周身,故形寒肢冷;阳虚则阴寒内盛,寒凝气滞,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见心痛;苔白滑,脉沉迟,为阳虚、寒湿内盛之象。

  水气凌心证和心阳虚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二者均有心悸,但心阳虚证较之水气凌心证程度轻,仅是心失温养,即“有阳气内虚,心下空豁,状若惊悸”(《证治准绳》);而水气凌心证之心悸由水乘火位,神不守舍所致,故“心悸怔忡,振振不宁”。二者均有胸闷,但心阳虚证之胸闷较之水气凌心证轻,仅为胸中宗气不足,运转无力;而水气凌心证,由于水湿痰饮有形邪气,壅遏上焦,凌心射肺,则表现胸胀满、气喘不能平卧。二者均有身寒肢冷症,但水气凌心证较心阳虚证重,前者因脾肾阳虚,脾主四肢肌肉,肾脏内寓一身元阳,阳虚阴盛,阳气不达四末,故见四肢厥冷;后者是心阳不足,肢体失于温养,而见形寒肢冷。

  水气凌心证的临床症状,可大致分为三类证候:一类是水饮痰浊,凌心射肺,困遏心阳,心阳不振的症状,即心悸怔忡,咳喘胸满;一类是痰饮水气内停的症状,即水肿,痰多色白;一类是脾虚不运的症状,即恶心纳差,神疲乏力。

  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可划分为两组症状:一组是心功能减退的心气虚症状,即心悸怔忡,胸闷不舒,动则尤甚,气短自汗,面色淡白;一组是阳虚寒盛的表现,即形寒肢冷,或心痛。一般无咳喘痰多、水肿、纳差等诸多脏器功能失调的表现,而水气凌心证,往往是肺脾肾多个脏器阳虚水停的病变进一步发展,累及于心,较之心阳虚证,病势重,病程长,预后差。

  水气凌心证和心阳虚证,就其病机病势而言,水气凌心证的病机是:水寒痰饮,上迫于心,心阳困遏,阳气不振;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的宣发肃降失职,运化输布失常,气化蒸腾失司,水气内停,痰饮内伏,阳虚寒盛,水湿泛滥,以阳虚为本,水气痰饮上壅凌心为标。病位在心,与肺肾脾有关。若水饮凌心日久,心之阴阳俱损,肝肾肺功能衰败,则易形成黄疸、出血、真阳亡脱的危象。心阳虚证的病机为:心阳不足,心神失养,血运迟缓,心功低下,阳虚生寒,阴寒内盛,寒凝气滞。纯为虚证,病位在心,若心阳不足,累及肾阳,心肾不交,则易形成心肾皆阳虚,水气内停,寒水凌心射肺的病理转归。

  水气凌心证和心阳虚证,就其病因病史而言,水气凌心证中,多有水肿饮停的病史,饮邪阻心型,多有咳喘数年,即“久咳数岁”的病史;水湿上泛型,多有脾肾阳虚的病史。心阳虚证,可有汗多伤阳的病因,或平素有心气虚的病史。

  临床上,心系病证的突出特征是心悸怔忡,不仅心阳虚证、水气凌心证可以出现惊悸,而且心之气阴不足,痰浊、瘀血、气郁、寒凝、阳热亦可致悸,临床可以根据病机、证候特点加以识别,如血虚型除心悸外,伴心神、面、舌、脉失血濡养的症状,阴虚型除心悸外,有心神失养,虚火内生的表现,瘀血型有心悸、刺痛、唇舌青紫征,痰浊型有心悸、痰多、胸闷,甚则蒙蔽心窍的神志昏迷症状。

  水气凌心证,饮邪阻心型,治疗宜温化水饮,振奋心阳,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湿上泛型,治疗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方用真武汤(《伤寒论》)。心阳虚证,治疗宜温补心阳,通脉益气,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作者: 张明雪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12-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