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燥者濡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秋季燥邪为病,简称秋燥,是季节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兴华教授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治疗秋燥行之有效的辨治规律与方法。王兴华认为,本病是秋季感受燥邪所引起的外感病。肺属燥金,燥气内应于肺,故燥邪多从口鼻吸入。本病的治疗,总以滋润为主,即燥者濡之。...

点击显示 收起

 秋季燥邪为病,简称秋燥,是季节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兴华教授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治疗秋燥行之有效的辨治规律与方法。

  王兴华认为,本病是秋季感受燥邪所引起的外感病。肺属燥金,燥气内应于肺,故燥邪多从口鼻吸入。肺合皮毛,故本病初起是邪在肺卫,最先见到发热、恶寒、干咳等症。秋燥为患,大多病势轻浅,一般较少传变。症情轻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病程有长有短,多数病人易于痊愈。如失治或误治,迁延不愈,则有少数患者可伤及下焦肝肾,也有个别病人燥热传入营血,出现络伤咯血。

  本病的治疗,总以滋润为主,即“燥者濡之”。因是外感秋令燥邪引起,初起必有表证,治疗时须辅以解表以透邪外出。温燥为病,不仅造成津液干燥,而且可以诱发阳明腑实热结,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卫燥热最易内传阳明,故在宣肃滋润为主的同时,还须辅以清(石膏、栀子)下(大黄、芒硝)两法,适时泄热通腑。如燥热内结,水乏不足以行舟,而便干难下者,可选增液承气汤加减。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便自通。热结里实,气阴不足,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新加黄龙汤宜用,可以泄热通便,滋阴益气。伤及下焦肝肾,可适当选加甘咸酸寒之品;燥热传入营血者,则需润肺清肠,清热止血,方选阿胶黄芩汤加减。

  燥气的性质虽略近于火,但又不尽同于火。治燥与治火是有差异的:治火可用苦寒直折,治燥必用甘寒濡养。火郁可以发之,燥胜则必须润之。故在治燥的过程中,选方用药,忌刚用柔,适宜甘润,禁止苦燥。燥邪最易耗伤津液,故在秋燥发病初期,即须注意选择滋润药物,忌用苦燥之品。凉燥勿用苍术、厚朴、南星、半夏,温燥勿用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这些药物都具有苦燥特性,常会伤阴,选择宜慎。

  列举三种秋燥常见证型验案如下。

  凉燥犯肺证

  因感受秋季凉燥之邪而发病,属于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有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咽痒鼻干,或鼻塞不通,类似于风寒感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征象,如唇燥嗌干,呛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痒,舌苔白薄而少津。这是肺受凉燥之邪、津液不足而出现的证候,诚如《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所云:“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如治李翁,年逾花甲,因衣着不慎,受凉发病,恶寒发热2日。病初即见头项强痛不舒,身啬无汗,鼻塞少涕,唇燥咽痒,胸闷呛咳,舌苔薄白少津,脉浮弦。辨证属于凉燥犯肺,宣降失司,治宜辛开温润,方选杏苏散合葱豉汤加减,药用:紫苏叶12克,制半夏10克,光杏仁10克,浙贝母6克,云茯苓15克,炒枳壳6克,陈橘皮6克,淡豆豉10克,炙甘草6克,鲜葱白30克,大枣5枚,生姜3片。3剂,水煎服。寒热渐退,5剂诸症悉去。

  燥热犯肺证

  秋季久旱无雨,气候干燥而温热,则易形成燥热病邪,感之者多病温燥,属于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表现有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咯痰黏滞不爽),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边尖红,舌苔白薄而少津。这是温燥之邪侵犯肺卫、肺津受灼而出现的证候,诚如《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所云:“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如治黄妇,恰值更年之期,体质已降,复因过劳汗泄,外感发病,头痛发热3日。初起微恶风寒,继则发热明显,咽干鼻燥,口渴欲饮,干咳少痰,舌质偏红,苔薄黄少津,脉浮数。辨证属于温燥犯肺,肃降失常,治宜辛凉甘润,轻透肺卫,方选桑杏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药用:霜桑叶10克,枇杷叶10克,生石膏30克,黄栀子10克,光杏仁10克,全瓜蒌10克,南沙参15克,麦门冬12克,淡豆豉10克,生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水煎服。另用浙贝母6克,鲜梨2个,炖食。服药2剂,热退咳减。原方去生石膏,继续治疗1周,诸症消失。

  燥热入里

  肺卫燥热之邪不解,内传入里,可以导致其他脏腑津亏阴伤。平素阴虚或阳亢者,外邪尤易化热化燥,传入脏腑。若胃肠燥热,则脘腹痞胀,大便秘结,舌红苔燥。如治张君,不惑之年,酗酒嗜烟,事烦寐差,劳多眠少,不慎外感,初起喉痒咽干,继则呛咳连续,痰质黏滞难咯,牵引胸胁作痛,胃脘灼热,腹部痞胀,大便燥结难下,舌质干红,苔黄燥少津。辨证属于温燥犯肺,清肃失职,燥热下劫胃肠,灼津耗液,上、中、下三焦俱病,腑实燥结阴伤。治宜辛凉甘润,轻透肺卫,同时泄热通腑,濡肠导便,以开上启下,表里并调。方选桑杏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药用:霜桑叶10克,光杏仁10克,浙贝母6克,黄栀子12克,南沙参15克,淡豆豉10克,制大黄6克,玄明粉6克,黑玄参10克,麦门冬15克,生地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1剂便通胀减。去制大黄,继服3剂,咳平痛消。再去玄明粉、淡豆豉,另加生首乌30克,续服5剂,以善其后,即无明显不舒。

作者: 王光耀南京中医药大学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