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阴阳互根与白虎加人参汤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从中阐明了阴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那就是:阳气可以化生阴津,阴津可以滋养阳气,也就是《内经》所说的阳化气,阴成行。只有阳气而没有阴气,万物不能化生。只有阴气而没有阳气,万物就不能生长。那就是欲补阳气一定要加养阴的药,欲滋阴也要用一点补阳药,这样阴气、阳气才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点击显示 收起

  《内经》不但重视阴阳的升降规律,更是强调阴阳之间的互为根本、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篇专论阴阳的篇章中,以天地云雨为例说明之。认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里的天、云在上属于阳,地、雨在下属于阴。但是天气(阳)之所以能下雨(阴),是地气(阴)被逐渐上蒸的结果,而蒸发地气又要靠天阳之气的作用;地气从何而来?是天降之雨积聚而成。从中阐明了阴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那就是:阳气可以化生阴津,阴津可以滋养阳气,也就是《内经》所说的“阳化气,阴成行”。自然界赋予万事万物的都是阴与阳二气,二气之间是互根为用的。只有阳气而没有阴气,万物不能化生;只有阴气而没有阳气,万物就不能生长。后世总结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它指导中医应该如何去补阴、补阳。那就是欲补阳气一定要加养阴的药,欲滋阴也要用一点补阳药,这样阴气、阳气才能得到更好的恢复。这一点,张仲景运用得比较深刻。

  白虎加人参汤所治口渴而饮水不解常有气虚

  《伤寒论》里白虎加人参汤很神奇,是治疗阳明经热盛阴津不足的。

  白虎加人参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五味药组成,是治疗阳明经热盛阴津不足的,所以用石膏清热,用知母、粳米滋阴,再用人参、甘草补气。

  白虎加人参汤的主要适应症就是口渴甚,口渴起来喝水都不解渴。那么,口渴滋阴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补气呢?这就是中医讲的阳气能生化阴津的道理,凡是口渴饮水不解的,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不但是阴伤,而且有气虚,因气能生津,气虚使得机体自身产生阴津的能力下降,所以即使饮水也不能止渴。在临床上,单纯阴津不足补水就可以明显缓解,而有气虚者,单去滋阴就不奏效,必须加补气之药,以增加机体化生阴津的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白虎加人参汤的主要见症是口渴而饮水不解,而口渴饮水不解往往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中,临床中经常用此方治疗糖尿病或尿崩症,也可用于治疗泌乳素增高症等,尤其是治疗糖尿病,是非常有效的方剂。

  白虎加人参汤是治内分泌疾病的良方

  糖尿病是一个内分泌系统的消耗性疾病,由于血糖的增高促使体内的氧化加速,使得有形物质大量耗散,表现出一派阴虚燥热的现象,出现口渴欲饮,小便频多,形体消瘦等症状,由于口渴多见,所以中医将本病称为“消渴”。我的门诊上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从其表现看,阴虚燥热的较为多见,常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一个中年男性患者,二年前得了Ⅱ型糖尿病,血糖高达19.5mmol,口渴频繁的饮水,每日达4000ml以上,小便频数,但吃饭正常。舌质红无苔。中医辨证当为阴虚燥热,我给她开了白虎加人参汤,人参用党参10克代替,并加花粉、麦冬、生地黄、乌梅等滋阴之品。服了一周,症状减轻的并不是很明显,口仍然很渴,化验血糖反而比上周稍有升高。仔细考虑,可能是补气药少的缘故,气少不能化生阴津,于是将党参换成人参,并加补气药生黄芪30克,气阴两补药淮山药40克。一周后患者又来诊,喜形于色,口渴的症状基本上解除了,血糖一下子降到10mmol,又服两周,血糖降到7以下,后给他气阴双补的丸药巩固服用一年。至今四年多了,血糖一直很正常。

  除了张仲景,后世还有很多大医家也在开方子的时候遵循这个阴阳互根的理论。

  金匮肾气丸组方与现代壮阳误区

  我们都知道名方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来的,有补肾阴的作用。但实际上这是张仲景的方子,张仲景有个八味肾气丸,因见于《金匮要略》里,所以又叫金匮肾气丸,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上附子、桂枝。钱乙把附子、桂枝两个温阳的药物去掉,就成了补阴的六味地黄丸。后世把肾气丸作为补肾阳的代表方剂,治疗肾阳虚的疾病如怕冷、小便频数、腰膝酸痛、阳痿、早泄等,疗效很好。有趣的是,补肾阳时张仲景不全是使用温补阳气的药物,而是加了地黄、山茱萸、山药等具有滋养肝肾之阴的药,这就是运用了《内经》的阴阳互根理论,在补阳时加入补阴之药,阳气就会得到更好地滋养而壮大,就像我们冬天取暖要用水暖一样,如果纯用补阳之药,不但阳气补不起来,而且容易伤阴津,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面生痤疖,甚至流鼻血等,试想我们冬日取暖靠火烤,空气中没有水分调节,将会引起怎样一个后果?现在有许多人喜服温补之品,动不动就吃鹿茸、鹿鞭、狗鞭之类,吃的是口鼻流血,七窍生烟,但也没解决根本问题,故我们不要盲目去补,肾阳不虚的就不要吃这些温补之品,否则,阳气有余就会变成火的。即使肾阳虚,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去补,宜在补阳的同时,加上滋阴之品,使补力由“火暖”变成“水暖”,则补阳而不伤阴。明代大医家张景岳说的好:“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就是这个意思。

  张锡纯用升陷汤治大气下陷疲劳症

  清代有个大医学家叫张锡纯,他有一本书叫《医学衷中参西录》,临床很实用。张锡纯关于阴阳互根理论用的出神入化。他创制的补大气名方“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表现为乏力,整日非常的困倦,动则心慌气短,胸闷,没有食欲,精神萎靡不振,给人一种病病歪歪的感觉,很不健康。但化验检查往往又找不出毛病,现代临床上给这类病一个名字叫“亚健康”,意思是不健康但又用仪器找不到不健康的原因,或者干脆就叫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依据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轻度者,多是脾气不足,或叫中气不足,临床常表现为乏力,吃饭不香或虽到吃饭点也根本没有食欲,头沉或头目不清爽,整日昏昏沉沉,大便不成形,小腹下坠等;

  重者,多是宗气不足,或叫大气不足,临床常表现为非常的气短,总觉气不够用,常需用力呼吸,上楼爬不动,甚至无力走路,常伴胸闷、心慌、出汗、气喘等。

  再进一步,就是肝肾精气不足,常表现为腰膝酸软,精力不济,夜晚睡眠不实,白天萎靡不振,小腿经常抽筋,或是两腿不安,睡觉时无论怎样摆放腿的位置都觉得难受,小便频,夜晚更甚,大小便都无力排出,走路时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迈不开步,脚后跟经常痛等等。

  中医是辨证而不是辨病的,这样的症候都是气虚的表现,而张锡纯所说的大气下陷证,平常最多见到。大气,中医的学名叫“宗气”,是通过呼吸、吃饭形成的,主管着人体的视觉、听觉、语言、动作,因而这种气很重要,是百气之宗,所以叫宗气。宗气虚了,人当然就会极度的乏力,就用升陷汤治疗。

  升陷汤组成: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

  方中重用黄芪来补气,轻用桔梗、升麻、柴胡等提气的药,最有趣的是这里配伍了知母一味,知母是滋阴的药,就是起滋阴以养阳气的作用。

  我曾治一男性患者,因中年丧妻,情绪低落,生有四个孩子,妻子过世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全靠他一人承担,终日劳碌,渐致形衰体堕。有一天,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不得连续,因家庭经济困难一直不去医治。病情逐渐加重,非常乏力,并觉从胸中至咽喉间像有东西堵塞一样,感觉头与身子上下不连,气短,甚则倚息不得平卧,影响饮食和睡眠。自疑患癌,坐以待毙。适逢我在他的家乡巡诊,才前来治疗。切他的脉很无力,因有胸闷、气短、心慌,认为他是胸中阳气不振,治以桂枝去芍药汤。喝了三剂,病情减轻不是很明显。后改用升陷汤,当时就想赶快补升他的阳气,所以就把知母去掉了。岂料,喝了一包,病人找上门来,说呼吸更加不连续了,气全堵在了嗓子眼里,胸咽憋闷。我恍然大悟,升陷汤去掉了滋阴的知母,使阳气升而阴不能长,阳气无阴以配,就会上亢,所以患者感觉咽喉中堵闷。于是,补加上知母,第二天他说昨夜呼吸很平和,睡眠安稳,乏力好转,前后服一周,症状消失,又开了几剂以巩固疗效。可见中药处方,关键时差一味药,就有可能谬之千里。

  当归补血汤通过益气来补血

  后世治疗阴虚也多效法于《黄帝内经》、《伤寒论》,明代医家张景岳精辟地总结为:“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临床治疗阴血不足的病也的确要如此。还是张锡纯,他治阴虚发热往往常用三味药物,滋阴清热的知母、生地,配上温补阳气的黄芪,屡屡获得满意疗效。中医治血虚的方子叫当归补血汤,方中只有两味药,一个是当归,一个是黄芪,当归是补血的,黄芪是补气的,有趣的是用量并不是补血的当归大,而是补气黄芪用量大,且大于当归四倍,这就是取其阳能够生阴,气能够生血之理。所以,如果患者贫血、血虚,在服当归、阿胶这些补血药的同时,一定服用黄芪、人参、党参这样的补气药,不但直接补血,而且间接生血,调动人体自身的生化动力,才是治本之图。

作者: 陈明 2013-9-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