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中医疗法针刺疗法

体针疗法(二)

来源:www.th55.cn
摘要:【养生应用】1.感冒主穴大椎、风池、合谷、外关。配穴头痛配太阳。针法以针为主,如发热,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2.中风偏瘫主穴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点击显示 收起

养生应用】

    1.感冒

    主穴大椎、风池、合谷、外关。

    配穴头痛配太阳;鼻塞配迎香、印堂。

    针法以针为主,如发热,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

    2.中风偏瘫

    主穴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

    配穴上肢痉挛性瘫痪加曲泽、尺泽、大陵;口呙 流涎加地仓、颊车、大迎;言语不利加通里、廉泉、言语I、II区;二便失禁加关元、中极。

    针法以手足阳明经上的穴位为主。疾病初期可刺患侧肢体,病久先刺健侧用补法,再刺患侧用泻法,可配合电针疗法。长久瘫痪引起肌肉萎缩,用七星针叩击患侧肢体的井穴。

    3.头痛

    主穴风池、百会、印堂、太阳、外关、合谷。

    配穴巅顶痛加太冲、行间;偏头痛加太阳、中渚;前额痛加攒竹;后头痛加天柱、昆仑。

    针法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每次主穴 1~2穴,用泻法留针。

    4.失眠

    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

    配穴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复溜;肝阳上亢加肝俞、行间;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脾胃不和加胃俞、足三里。

    针法  以针为主,用补法或平补平泻,也可配合皮肤针叩击背部。

    5.咳嗽

    主穴天突、列缺、合谷。

    配穴外感加外关、风门;肺虚加太渊、肺俞;痰多加丰隆;咽喉燥痛干咳加尺泽、照海。

    针法天突穴向胸骨后横刺,不宜深刺,以防刺伤肺脏。

    6.哮喘

    主穴膻中、定喘、肺俞、风门、列缺。

    配穴虚喘加足三里、太渊、膏肓;实喘加尺泽、合谷;痰多加丰隆。

    针法  在季节变化时可用梅花针叩击鱼际120次,可减少发病。

    7.胃痛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梁丘

    配穴虚证加脾俞、胃俞;暖气则舒加太冲、期门;胃脘胀满加公孙。

    8.胁痛

    主穴  患侧支沟、阳陵泉。

    配穴  胸闷加膻中、中渚;恶心呕吐加内关、足三里

    针法  针用泻法,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

    9.胆绞痛

    主穴胆囊点、阳陵泉、日月。

    配穴胆俞、支沟、中渚。

    针法  针后强刺激,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加强刺激1次。

    10.胆道蛔虫症

    主穴阳陵泉、支沟、迎香。

    配穴水沟、胆囊穴。

    针法沿迎香向四白方向透刺,强刺激,留针期间加强刺激直至绞痛缓解。

    11.腹痛

    主穴  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

    配穴寒痛加神阙、公孙;肝气上逆加太冲;食积加内庭、上巨虚;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

    针法神阙熏灸不针,虚寒痛加温针。

    12.呃逆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太白、膈俞。

    配穴实证加支沟、行间;虚证加足三里、脾俞、膈俞。

    针法  留针45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

    13.泄泻

    主穴  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配穴脾虚加脾俞;肾虚加命门、关元;腹痛加梁丘;

    针法实证针用泻法,虚证多用灸法。

    14.便秘

    主穴大横、大肠俞、支沟、下巨虚。

    配穴热结加合谷、曲池;气秘加中脘、行间;寒秘加神阙、气海。

    针法留针30分钟,热结用泻法,寒秘加温灸。

    15.三叉神经痛

    主穴翳风、颧髂、合谷、太冲。

    配穴第一支神经疼痛时患侧加攒竹、阳白,第二支疼痛时加四白,第三支疼痛加颊车、下关。

    针法用泻法,续捻针30分钟以上。

    16.面神经瘫痪

    主穴  外关、合谷、足三里、风池、颊车、迎香、阳白、地仓。

    配穴  目不闭加攒竹;人中沟歪斜刺人中;面肌痉挛加太冲。

    针法疾病初起浅刺,l~2星期后用透刺,每日配合患侧自行按摩、热敷1次。

    17.肩周炎

    主穴肩髃、肩髎、肩内陵、曲池。

    配穴臂痛加臂孺;抬举困难加条口透承山;肩胛痛加天宗、肩贞

    针法风湿痛加温针灸。

    18.急慢性腰痛

    主穴  肾俞、大肠俞、委中、后溪、阿是穴。

    配穴  肾虚加太溪、复溜;寒湿加命门、阴陵泉;劳损加腰阳关、次髎;急性腰痛刺腰痛点、水沟、昆仑。

    针法急性发作先针腰腿点,强刺激,配合腰部活动。

    19.坐骨神经痛

    主穴  大肠俞、次髂、环跳、秩边、风市、委中。

    配穴腰骶痛加次髎;太阳经痛加殷门、承山、昆仑;少阳经痛加阳陵泉、绝骨。

    针法按疼痛部位循经取2~4穴,臀部穴针感要向下放射,但不必过分强求。

    20.更年期综合征

    主穴内关、三阴交、太冲。

    配穴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神门、章门;肝火上逆加太冲、行间、丰隆;肝气郁结加支沟、阳陵泉。

    针法视病情虚实,应用不同的补泻手法。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