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伏暑痢治验两则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患者腹痛局限在脐周,相继大便次数增多。呈暗红色血水样便,一日十余次,腹疼发热不能进食,食则即吐,体温39。在某医院补液加抗感染等,用药治疗两天未有明显好转,发烧腹疼如故,患者要求中医药治疗。皮肤灼热,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疼痛,压疼明显,无包块,小便量少,大便呈酱水色稀便。...

点击显示 收起

 病案一

  某患者,发热肠鸣腹泻3天,1982年7月1日初诊。

  患者腹痛局限在脐周,相继大便次数增多;呈暗红色血水样便,一日十余次,腹疼发热不能进食,食则即吐,体温39.8℃。在某医院补液加抗感染等,用药治疗两天未有明显好转,发烧腹疼如故,患者要求中医药治疗。

  刻诊:精神不振,痛苦面容。皮肤灼热,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疼痛,压疼明显,无包块,小便量少,大便呈酱水色稀便。体温38.5℃,脉沉数,舌质红,苔薄微黄而燥。

  此乃暑热内郁,郁久气滞则血瘀,瘀阻胃肠致胃肠脉络损伤而血溢于胃肠。治宜清热活瘀解毒,佐以止血。犀地清络饮加减。

  处方:生地15克,丹皮12克,黄连12克,生白芍12克,连翘30克,玄参15克,焦山楂30克,蒲公英30克,干姜炭3克,三七(碎)10克,鲜凤仙草60克,2剂水煎,属其频饮。

  7月2日复诊:上2剂中药4煎混合后,取澄清液频饮,一昼夜将药液服尽,症状明显好转,肠鸣腹疼基本控制,稍进稀粥而不呕,大便一日三次,呈少量暗红色稀便,体温降至37.5℃,其它无不适,治疗同原方继服2剂,每日一剂两煎混合,每日早,中,晚各服一次。

  7月4日三诊:腹疼消失,大便一日三次,呈黑色糊状稀便,体温恢复至常温,食欲增加,但不香。治疗同原方去玄参,加炒山药30克,砂仁12克,神曲15克,炒麦芽15克。水煎服以巩固疗效。

  按:伏暑痢,此乃暑邪内郁,属于现代医学谓:“坏死性小肠炎”。此病发病率较低,多发生于处暑前后较多见;其特性有“腹热如焚,大便如酱”等症,为暑热之邪内郁,郁则血瘀,瘀阻胃肠,脉络损伤,血溢于肠道。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为主。生地、黄连、玄参、蒲公英、连翘以清热解毒。干姜炭温暖下元而止血止疼,凤仙草、三七、丹皮、白芍凉血化瘀止血,现代药理研究:凤仙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活血化瘀之功。凤仙草与三七同用,以助三七活血化瘀止血之功效。

  病案二

  某男,60岁,1987年8月24日初诊。

  自诉:腹疼下痢已25天。骤然发烧恶寒,测体温40℃,相继腹疼加重,大便次数增多,呈水样血便,一日20余次,即住某医院治疗,经补液、抗感染等治疗,发烧基本控制,但腹疼下痢未消失。仍腹满不能进食,稍进食腹疼即痢,大便暗红色,一日十余次,要求中医药治疗。

  刻诊:形体瘦弱,精神不振,不欲食,心肺无异常,腹部呈舟状腹,触其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压疼明显,无明显包块,血压110/79mmhg。体温37.5℃。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软便带粘液。镜检:白血球(3+),红血球(2+)。脉沉缓无力,舌质淡红,苔厚腻布满舌面。

  此乃伏暑湿热郁阻中焦,脾湿不化。治宜芳香化浊,佐以清热解毒。藿朴夏苓汤和香连丸加减。

  处方:藿香15克,厚朴12克,半夏12克,枳实15克,槟榔12克,白豆蔻12克,白芍15克,砂仁12克,黄连12克,木香6克,丹皮12克,吴茱萸6克,玄胡12克,金银花15克,荷叶30克。2剂水煎服,日1剂,3煎3服。

  二诊:上药服第一剂后热退,大便次数减少,一日2~3次,第二剂药服尽,腹疼下痢皆止。食欲增加,舌苔退至白薄,但舌根部稍厚。实验室检查:大便软色黄,红、白血球均消失。治疗仍以原方去吴茱萸、金银花。加焦山楂30克,炒山药20克继服1剂以巩固疗效。

  按:此两例伏暑痢患者,不是同年,发病季节相同,病症相同,但中邪深浅,病情轻重不一,以及治疗方法等都不相同,此患者湿邪较重,故用藿香、厚朴、半夏、草豆蔻、砂仁以芳香化浊祛湿。枳实、槟榔、木香以消滞疏通气机,黄连清热化湿与金银花,丹皮同用以清热凉血解毒止痢。吴茱萸、延胡索散湿止疼并能抑制黄连苦寒之性,以防苦寒伤胃,鲜荷叶祛伏暑之热并能升清降浊,导湿热以下行。热去湿化则病除。

作者: 郭俊田 2013-9-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