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中医诊断

徐玉锦:论慢性胃炎的朝医诊疗标准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摘要:朝医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但有关朝医学病证诊疗标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某些单一病证的研究不够系统和规范化。按照先辨象,后辨证的朝医学原理,笔者将慢性胃炎的朝医辨象、证候分类及诊断、治疗标准阐述如下。1.3通过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1.4B超......

点击显示 收起

  朝医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但有关朝医学病证诊疗标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某些单一病证的研究不够系统和规范化。按照先辨象,后辨证的朝医学原理,笔者将慢性胃炎的朝医辨象、证候分类及诊断、治疗标准阐述如下。
  1诊断依据
  1.1以上腹部不适和疼痛、食欲减退、暖气、泛酸、恶心、呕吐等为主症。
  1.2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常因脾胃虚弱、寒邪犯胃、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当等原因所致。
  1.3通过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1.4 B超检查、生化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胆囊疾病、胰腺疾病等)。
  2四象人辨象及证候分类
  朝医学是辨象与辨证相结合的一门独特的医学。朝医认为“象是可阅之象,整体之象,可比之象,可变之象,可类之象,天下万物都是靠人去‘观’而后知的”。辨象是朝医学诊治疾病的前提,区别四象人寒多型与热多型,又是辨证的关键。因而要想进行某一病证的证候分类,必须辨象与辨证相结合。依据四象人各象的特点与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结合寒多型、热多型的特征,应综合分析其证候类别。下述四象人的辨象要点仍按《东医寿世保元》旨意制定。
  2.1太阴人
  2.1.1辨象要点:素体少偏于阴少阳,天禀偏寒性体质,体格壮实,腰围盛壮;形貌似下流,厚重深默,声音重浊而方,肌肉坚实;脏腑肝大肺小,欲静而不欲动,牛之性。
  2.1.2证候分类:寒多型:胃脘冷痛,痞满,暖气频作,或呃逆咳嗽,肠鸣泄泻;面色苍白,手足冷,颈细,形体多偏胖,脉沉。热多型:胃脘痞胀疼痛或有灼热感,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口渴面赤,颈粗,脉略沉数。
  2.2少阴人
  2.2.1辨象要点:素体多偏于阴少阳,天凛寒性体质;形体矮短,臀部盛壮,形貌月形,肌肉浮软,简易小巧,语声轻底,缓而平;脏腑肾大脾小,欲处而不欲出,驴之性。
  2.2.2证候分类:寒多型:胃痛隐隐,或疼痛不止,泛吐清水,畏寒喜暖,喜按;皮肤粗而不润,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脉迟。热多型:胃脘作痛或痞,或胀,恶心烦满,神疲乏力,脉略迟。
  2.3少阳人
  2.3.1辨象安点:素体偏阳少阴,天察热性体质,形体瘦长,胸围盛壮形貌唇颌浅薄,上盛下虚,才气明敏,声音高泵而疾;脏腑脾大肾小,欲举而不欲措,马之性。
  2.3.2证候分类:寒多型: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面色苍白、颈细、形体偏胖,脉略数。热多型:胃脘灼痛,身热便闭,嘈杂似饥,或有腹胀,口苦咽干,体瘦,面色赤黄,皮肤粗糙而干燥,脉数。
  2.4太阳人
  2.4.1辨象要点:素体多偏于阳少阴,天禀多热性体质;形体瘦长,脑颔盛壮,容貌方园,声音高而清圆;脏腑肺大肝小,性情有暴怒深哀,欲进而不欲退,龙之性。
  2.4.2证候分类:寒多型:脘腹胀满,不能食,形体肥大,面白,皮肤湿润,脉浮。热多型:胃脘疼痛,干呕,或食人则吐,形体消瘦,面目红赤,皮肤粗糙,脉浮而数。
  3辨象辨证施治规律
  太阴人“其病血浊气涩,以通利为主”;少阴人“其病血易脱而气易败,以温补为主”;少阳人“其病多阳少阴,实阴泻阳,以清热补阴为主”;太阳人“其病多阳少阴,无脱其阴而泻其阳,以补阴为主。”
  4疗效评定
  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有效:胃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好转;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无变化。
作者: 2010-4-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