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有大儒,方有大医

来源:本站
摘要:摘要:从中医药学起源的民族文化特色、中N.-药学成才的历史人文回顾、中医药学教学☆,Dz--,4-培养现状,分析加强传统人文修养与培养现代中医人才之间的密切关系。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修养。事实证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文修养的加强。一、从中医药学的起源看中......

点击显示 收起

  摘  要:从中医药学起源的民族文化特色、中N.-药学成才的历史人文回顾、中医药学教学☆,Dz--,4-培养现状,分析加强传统人文修养与培养现代中医人才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修养;中N-.人才
    中图分类号:R一092    文献标识码:E    文童编号:1673—6281(2012)02.0018-02
    《论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左传》亦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要学好一门学科,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事实证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文修养的加强。
    一、从中医药学的起源看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代代相传并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切实临床疗效的医学体系,是至今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而依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唯一的传统医学。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忽略传统文化这一根基,中医药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若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要学好中医,成就名医,也只是一句空话。
    中医理论的探索方法和解释依据,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近有学者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从本质上讲,中华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医药学的母体;从功能上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
    不同的科学体系,均有其不同的文化源头。只有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中探索中医药学术发生的源头背景,明白其表沭的方式。了解其大概的体貌,认清其学术的价值,才能真正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中医药学的哲学基础、医学模式、思维方法、理论阐述等方面均应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而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大致形成于秦汉之际。先秦诸子百家之说,尤其是易文化及儒、释、道三大知识体系,对中医药理论构架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人文性的奠基作用。从中医药学的起源看,其原本即是与天、地、人,与文、史、哲,与政、经、社融为一体的学术整体。中国传统的天道观、自然观、生命观、伦理观等,在中医理论中均有突出体现。如阴阳、五行、象数、精气神、养生等理论,均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孕育而来。若忽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中华传统人文基础,无疑会削弱中医药学的文化特性、民族特点、思辨特色、学术特质。若是如此,中医药学也就缺乏了其固有的灵魂、根基和精髓。   
    由此而论,要学好中医,要成就名医,加强传统人文修养,便是毋庸置疑的了。
    二、从中医药学发展看
中医药学与传统文化的繁荣灿烂息息相关。“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历来成为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唯有大儒,方有大医”,道出了中医药成才的基本规律。自古以来,为医者何止千百万,然对医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而载于史册的儒医不足万人。
    明代医籍((图注八十一难经•序》中有言:“未有通乎医而不通乎儒者也。徒通乎医者,庸人也,兼通乎儒者,明医也。”明代张介宾((类经•序》中也说:为医者当“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均要有所涉猎。由于中国文化与中医药学本原的一致性,中国文人具有“儒医合一”的特点。“不为良相救国,便作良医救民”,成为古代文人一个共同的人生坐标,更反映了医道、政道均统一于文道、人道。
    历代大医中不乏大儒,如被后世奉为“医圣”的汉代名医张仲景,因其学识见长而曾为长沙太守;晋代医家皇甫谧著成《针灸甲乙经》,因其精通经史之学而曾多次受到晋武帝召见授官,然其辞请不就而执意从医;被后世称作“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旧唐书》称其“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如张洁古、刘完素、朱丹溪、李时珍、喻嘉言、吴鞠通等均为弃儒从医而在中医发展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名家。
    近现代沪上名医,之所以能成就一代大家,除勤于临证、博采众长外,均归功于其具有深厚的传统人文底蕴,如丁甘仁、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黄文东、刘树农、金寿山、裘沛然等名医大家无一例外。
    “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秀才学郎中,如同拾根葱”,形象地说明了具有传统文化功底的人学中医会更加方便快捷。如清代文学巨匠曹雪芹《红楼梦》中就有大量篇幅记载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对林黛玉的刻画,是活脱脱一个“肝郁伤肺”的典型例子。而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也是“暴喜伤心”的最佳注脚。
    回顾中医药学的发生、发展,展望中医药学的发掘、发扬,除了依靠临床实践的深入研究和先进科技的促进推动外,还必须依赖文化的不断滋养。同样的道理,中医药学的学习者和从业者,也必须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三、从中医青年知识结构的现状看
    目前,在本科乃至研究生期间,仍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的普识教育。从业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对传统人文修养,往往既缺乏内在的学习热情,也缺乏外在的考核要求。这种对中医青年知识结构构建不够合理的状况亟待改善。
    中医院校本科生多为理科生源,他们的知识结构用于学习中医药学,大多不能配套,难以衔接。学习中医药学的相关课程,其知识的生疏、隔膜,常使学生如坠雾里云中。而现行中医药类的各类教材,其内容与框架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医院校成立之初赶编的教材加减增删而来,大有“约定俗成”的意味,尚不能代替数千年不断充实、不断发展的中医药学术原貌。如阴阳理论只讲阳主上升、阴主下降,而不讲升已则降、降已则升;只讲阳主外卫、阴主内守,而不讲卫外以阴为使、守内以阳为用;只讲阴阳者一分为二,而不讲阴阳者合二而一。由此而使活生生的阴阳理论机械化、程式化、简单化。
    基于如此现状,有必要将传统文化纳入中医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在懂得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的前提下去学习中医药学,逐步训练学生形成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亦即设法从加强传统人文素养作为切入点,让初涉中医的青年学子尽快入门,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学习中医并不是很复杂、很厌倦,而可以自入门道、自得其乐、“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样有利于加强未来中医青年对中医药学的信仰,使其对中医药事业充满信心。
    对于已经从业的中医青年而言,应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繁荣灿烂才使中医学发展得欣欣向荣。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学习,使之自觉地从发生学、人文学的角度,不断加深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理解,遵循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的固有规律。
    当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至少需要对中国传统的文学、史学、哲学以及文字学、训诂学、文献学等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有鉴于此,为培养和造就一代医儒相通的新中医,我们建议:一方面,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建立专门机构,组织专职人员,拨出专项经费,着力为在校学生的传统人文知识的通识教育、为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作为继续教育,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提出明确要求,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的再学习、再研修、再提高的活动,使中医从业人员的传统人文修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作者: 李其忠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