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儒家传统文化对自我建构的影响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摘要: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建构深受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兴盛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对人生思考是永恒主题之一,对我进行论述的典籍可谓汗牛充栋,这些意识形态对中国人的自我观影响深远,本文简要探讨传统文化对中国人认识自我的影响。十九世纪,西方心理学界从哲学里接过认识与分析自我的方法,对自我......

点击显示 收起

  研究背景:临床心理治疗工作中发现,“自我冲突”的心理病理机制是患者心理失衡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于自我意识不完善的患者,外界环境的改变或遭遇一般强度的刺激往往是触发心理疾病的扳机。此外,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由于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秉持的“做人”信条不同,各自期望大不相同,不稳定的自我意识、不符合时代特征的自我期望是遭遇心理危机的原因之一。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建构深受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兴盛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对人生思考是永恒主题之一,对“我”进行论述的典籍可谓汗牛充栋,这些意识形态对中国人的自我观影响深远,本文简要探讨传统文化对中国人认识自我的影响。
    自我是哲学与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词汇,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现代,自我的哲学分析一直在继续。十九世纪,西方心理学界从哲学里接过认识与分析自我的方法,对自我展开了广泛研究,自我在心理学领域的含义包含多个方面,不同学派的认识各有侧重,在西方心理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我们注意到,心理学赖以产生与存在的土壤是人们生活所处的系统,文化背景、时代背景都是该系统的重要变量,因而,对自我的界定不可忽视文化影响。
l自我的心理学含义
    威廉•詹姆斯被视为心理学领域最早将“自我”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进行探讨的心理学家。
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将纳入到客体认识领域中的“自我”进行了二元化划分。根据“自我”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现,分成“纯粹的自我”、  “经验的自我”。  “我看到自己”,这里存在着一个“我”的主体,一个作为关注对象的“我”的客体。他使用“主我”(I)和“客我”(ME)指代“自我”的两个方面。“主我”指代自我中积极的知觉、思考部分,即正在思考或正在知觉的意识,而非心理过程或者身体。“客我”指代“自我”中被注意、思考或知觉的客体,即对于“我是谁”或“我是什么样的人”的想法、情感。詹姆斯对自我进行的分类,无意中引导后来的心理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客我”上,即人们如何思考和感觉自己,以及这些想法和感觉如何塑造和影响心理的其他方面,是对自我认知与情感体验等。搜索新近关于自我的文献不难发现,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等词语出现率高,该领域的研究显示自我功能对保持心理结构的稳定与健康有重要作用。
    因此,西方心理学界对自我的研究秉承了西方哲学“认识你自己”“我是谁”的要义,将大量篇幅放在探索自我认知与情感体验对心理功能等的影响,重点在于强调“我如何成为我自己”。而中国传统哲学对自我的论述重点在于阐明“我该怎么做”,先哲们将如何成为至人、圣人作为追求目标,以“德”、“礼”等作为行事准则,在自我的认识上,多“日三省吾身”,目标在于“如何成为更好、更合标准的人”。因而,在这样两种大相径庭的意识形态之下,中国人对自我的界定也有不同之处。
2中国传统文化对自我的界定
2.1  “仁和”、“无我”思想对自我界定的影响:儒家强调理想自我是“内圣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的精义在于铲除自我的疆界,强调“仁者人也”,这是中国人整体思维模式决定的。  “仁”是指只有将人置于对应关系之中,才能对他下定义。这样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曾子云: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儒家教化人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方可为称道。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对自我认识的实践取向,即注重自我反省及追求自我适应,强调自我在别人面前的良好表现。
    儒家文化中的自我并非指独立的某个人,而是绑定于某个群体的关系网络。这在心理学意义上,是指中国人的自我界限伸缩性很大。一般来讲,西方心理学中认为自我界限是比较固定的,自我与他人有明确分界线,即便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存在明确界线。但这种明确的分界线并不适用于中国文化,因为长期以来,中国人已经形成伸缩性强的自我分界线,中国人一般习惯将自己置于某个关系网络中,自我与重要的他人结为一体,比如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关系网络中,父母、孩子、配偶等关系密切联系,形成具有共同利益的团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格局。个人必须将自己与周围关系处理好,才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环境。这样以来,明确的自我界限是不存在的。血缘关系网络往外拓展,可至家庭以外的社会、国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对于重关系型中国人自我建构的特点,有学者用独立型与依赖型自我区分了东西方文化下人的自我建构,西方人拥有独立型自我建构,而东方人拥有依赖型自我建构;西方人通过关注自我并发现、表达自身独特的内在特质而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即他们多探索我是谁,并且自我欣赏,而东方人则注重自我与他人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关注他人,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互动关系眩’,他们的自我评价多依赖于他人的反馈,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随时调整自我形象,怕失去面子、破坏关系,这也许是受儒家“仁和”思想的影响。据报道,香港的大学生在进行自我描述时通常包含更多责任而较少提到权利,而北美大学生则正好相反。美国儿童使用积极的个人特征、抽象的性格以及内在特点等来描述自我,而中国儿童则以中性或谦虚的口吻,使用社会角色、具有情境特异性的特征以及外显行为来描述自己,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占据很高地位的“以德修身”的标尺。中国传统文化饱含“无我”思想,而无我思想的集大成者是道家。从几千年前的老庄直到现在,追求这种最高境界已成为中国主流的文化。从儒家的“天人合一”“合德”“至善”,到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都在追求“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的最高境界。道家追求的是“无己”“无为”“见素抱朴”的目标。中国古人为何会强调这样的境界?道家崇尚自然,多运用取象比类的认识方法,认为宇宙中存在着的万事万物本应为一体,而人的自我意识将人与其他事物分裂开来,只有努力将自我意识消除,方可解决该矛盾。
2.2传统文化对人们践行自我观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各家都描述了自己认为做人的最高境界,提出一系列方法达到该境界,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最为深厚。“克己复礼”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这一观念带来的利弊显而易见:好处在于能教化人民知礼守法,使人们自觉接受自己的社会角色,履行各种义务,维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克己,能历练意志力,形成不为外物所动、大公无私、谦虚谨慎的性格。不好的方面在于有时候人们为了追求他人的好评价,学会各种做表面文章的功夫,形成虚伪的根源,而过度压制自身愿望,将会使创造力受到影响,形成因循守旧的性格。
    另外,封建社会时期的统治阶级教化人们“安分守己”,因而,中国人的自我,既有高境界的一视同仁的“无我”成分,又有低层次明哲保身的“自扫门前雪”的“惟我”成分,古代圣贤大都致力于超越后者、追求前者。中国文化里,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多是拿他与多数人比较出来的,自我认为的成功体验多会描述为做事情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获得鲜花掌声等。而在西方心理学中,马斯洛提出一个人的最顶级需求是自我实现,是将自我潜能充分发挥从而实现某种人生价值,他将这种感觉描述为“高峰体验”,这种体验不是源于外界,而是发自内心。这种差异可以说从另一角度展现了中国文化对“自我”关系属性的强调,因而,在考察中国人“自我系统”品质时,不仅要参考西方心理学考察自我概念、自尊等内容,还要考虑人际关系、独立性等内容。
3东西方文化融合对中国人自我建构的影响
    当今社会,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国内,而且我国国情数十年来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多重因素对原本根深蒂固的观念产生了强大冲击。人们的心理世界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自我观也出现了变化,从“无我”、“抑我”逐渐开始出现了“有我”,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我是谁”的问题开始得到思索,可以从人们为了标榜个性的装扮可见一斑。
    近三十多年来,观念更新速度之快应当说是前所未有的,几代人之间的观念难以相融。但就家庭观而言,以孩子为核心逐渐转变为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家庭观,从而对夫妻双方的感情与心理亲密度的要求大大提高,旧有的家庭模式下,几代人都围绕孩子连结在一起,现在夫妻为核心的家庭模式下,夫妻双方对彼此的感情付出与需求增加,不再因为孩子而绑定夫妻关系,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遭遇感情不稳定而离婚。这样的现象也反映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
    与此同时,在临床心理治疗工作中,我们感觉到文化冲突对心身疾病贡献率不可低估。比如在受保护环境中的孩子从小失去了克己的机会,延迟满足能力下降,导致日后做事缺乏毅力;缺乏信念支柱:人与人之间绝对的依赖逐渐淡化,倾向于自由,情感方面更是如此,远不是原来捆绑式家庭关系,但若是一方观念较为西化,而另一方较为保守,还秉持旧有的观念,则后者较可能发生心理危机;权威、家长式教育在今天往往培养出胆小怯懦、敏感多疑的孩子,形成产生心理疾病的人格基础;代际之间依赖性应当减弱,家长过度关注与保护孩子在当今对独立性需求强烈的社会中也存在风险。
    总之,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与开放,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正在经历着相互融合、相互排斥,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着一些适应不良,自我系统作为对人们心理稳定与健康的重要调节系统,也正在经历着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在吸收西方文化有利于自我系统完善的营养的同时,不可抛弃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自我”修炼法则,这样才能形成抵御压力、各种冲击的稳定的自我系统,维持身心健康。
作者: 吕学玉 洪兰 杜辉 李桂侠 李世通 齐伟静 汪卫东 2013-9-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