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贫血防治333问

什么是婴儿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来源:大众医药网
摘要:正常婴儿出生时,血清和红细胞内的叶酸浓度高于母体的叶酸浓度,以后逐渐降低,到出生后8~12周时达到最低水平。发生巨幼细胞贫血者大多在出生后2~17个月间。早产儿和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婴儿由于生长较快或感染的机会较多,血液中叶酸浓度降低往往常更为显著。估计婴儿每日叶酸需要量为20~50μg,比成人的需要量相对地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正常婴儿出生时,血清和红细胞内的叶酸浓度高于母体的叶酸浓度,以后逐渐降低,到出生后8~12周时达到最低水平。发生巨幼细胞贫血者大多在出生后2~17个月间。早产儿和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婴儿由于生长较快或感染的机会较多,血液中叶酸浓度降低往往常更为显著。估计婴儿每日叶酸需要量为20~50μg,比成人的需要量相对地高。牛乳中所含叶酸比较丰富,故用人乳或新鲜牛乳喂养婴儿较适当。(牛)奶粉中叶酸已被破坏。

  羊乳中叶酸含量特别低,因此用羊乳哺育婴儿,如不另外补充其他食品或叶酸,容易发生巨幼细胞贫血。这种贫血称为“山羊乳贫血”。我国西北地区就有这种病例。

  抗坏血酸(维生素C)缺乏与婴儿期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维生素C参与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的过程,并增加四氢叶酸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性。维生素C缺乏可能有促使叶酸缺乏的作用,故巨幼细胞贫血患儿常同时有维生素C缺乏,但在坏血病患儿中不一定有巨幼细胞贫血。

作者: 不明 2006-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