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感冒防治320问

风寒表疏感冒有哪些其他疗法?

来源:大众医药网
摘要:风寒表疏感冒常用其他疗法有:(1)针灸疗法取穴:风池、风门、列缺、曲池。(2)拔罐疗法取穴:大椎、风门。(3)按摩疗法①患者坐位,术者站其后,先推拿曲池、风府、天柱等穴。另外,还可令患者用两手交替揉按风池、风门、肺俞等穴各200次,对轻度感冒疗效较好。...

点击显示 收起

  风寒表疏感冒常用其他疗法有:

  (1)针灸疗法

  取穴:风池、风门、列缺、曲池。鼻塞加迎香,头痛加太阳,纳呆加足三里。

  手法:平补平泻。

  另取艾条灸足三里、石门。

  (2)拔罐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合谷、风池、肺俞、太阳、印堂。

  闪火法:将蘸取75%酒精的棉花棒点燃后(或用长镊子夹取棉球亦可),把火焰送入罐底绕一周后取出,迅速将罐扣在穴位上。

  架火法:取一不燃烧的瓶盖,放在选定穴位上,再在瓶盖上放上点燃的酒精棉球,迅速将罐扣上。此法较安全,吸着力强,但起罐时病人常有痛感。

  附着法:将干棉花或纸片固定在罐底,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穴位上。

  持立法:取棉花或纱布,制成3~6公分高、底大上小的塔座,底部蘸凡士林油,粘贴在选定穴位上,尖端蘸些酒精,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上。

  以上四种方法任选一种,留置4~6分钟。起罐时一手压住罐边的皮肤,一手按罐并向另一侧倾斜,待空气进入罐内,便自行脱落。

  (3)按摩疗法

  ①患者坐位,术者站其后,先推拿曲池、风府、天柱等穴。时间约5分钟。

  ②患者坐位,术者站其前,用推法推印堂,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二穴。如此3~4 遍。配合按印堂、鱼腰、太阳、合谷、百会等穴。再用抹法从印堂向上循发际至太阳穴,如此3~4遍。

  ③重复第①法,配合按肺俞。

  以上三种方法按顺序进行,有疏通经络、调和营卫的作用。

  另外,还可令患者用两手交替揉按风池、风门、肺俞等穴各200次,对轻度感冒疗效较好。

  (4)鸡蛋熨身法

  枫球、艾叶各10克,鸡蛋1枚。

  上三味同煮10分钟,然后取出鸡蛋去壳,趁热推熨全身。本法有散风祛寒退热功效。于小儿尤宜。

  (5)贴敷疗法

  ①实表膏:羌活、防风、川芎、白芷、白术、黄芪、桂枝、白芍、甘草、柴胡、黄芩、半夏各15克,麻油熬,黄丹收。贴心口。

  本方具有调和营卫、祛邪实表之作用,因此用于外感风邪、表疏自汗者有效。

  ②葱豉泥:香豉3克,葱白头3根。将香豉研末,葱白头捣烂如泥,二味混合,加少量滚开水调和。敷贴于劳宫穴。

  本方源于《肘后方》的葱豉汤,有疏散风寒的作用。

  (6)搐鼻疗法

  生半夏3克,冰片1克,雄黄1克,共研极细面,储瓷瓶中。每次用少许放鼻孔中,稍停即打喷嚏。

  主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

  (三)风寒表湿感冒

作者: 不明 2006-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