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风湿病防治340问

针灸治疗肩周炎有哪些方法?

来源:大众医药网
摘要:疗法①a。手法:寒胜型与湿胜型用平补平泻法,或针后灸之,或拔罐。疗法②a。手法:令病人垂臂曲肘,用28号4寸毫针刺入肩贞约2寸,使针尖稍向外斜。...

点击显示 收起

  疗法①

  a.取穴:寒胜型主穴取俞、肩三针穴、阿是穴、曲池、配穴取肝俞、膈俞。湿胜型主穴取阿是穴、臂、曲池;配穴取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气海。风热型主穴取臂、曲池、合谷;配穴取大椎、商阳、肝俞、膈俞。

  b.手法:寒胜型与湿胜型用平补平泻法,或针后灸之,或拔罐;风热型用泻法。

  疗法②

  a.取穴:肩贞(深刺),肩井穴。

  b.手法:令病人垂臂曲肘,用28号4寸毫针刺入肩贞约2寸,使针尖稍向外斜;使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并向前臂及手指放射。再用同号针自肩刺入,向下经肌肉层刺到臂穴;以肩关节有较强的酸麻胀感为度。肩井穴刺5~8分即可。留针后用艾条温灸10~15分钟,每日 1次。

  疗法③

  a.取穴:条口透承山穴。

  b.手法:患者站立位,患左取右,患右取左,用泻法,针感向上传导,得气后,嘱病人将患肢用力向上举,活动肩关节,不留针。

  疗法④

  a.取穴:主穴取肩陵穴,配穴取中渚、大椎、肩中。

  b.手法:以捻转手法为主,并辅以提插。据病情施虚补实泻或平补平泻手法。主穴为缪刺法。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疗法⑤

  a.取穴: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上巨虚上2寸处,偏于腓侧)。

  b.手法:用28号2.5~4寸毫针,直刺,大幅度用力提插捻转,以泻法为主,针感为闪电式远距离传导。早期者,针后疼痛消失可不留针。后期肩关节粘连较重者留针30分钟,5~10 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7次为1疗程,患单侧针健侧中平穴,双侧针两侧。

  (2)头皮针疗法

  ①取穴:取顶颞前斜钱(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中1/3节段)。

  ②手法:进针约1寸(单肩者针对侧,双肩者针双侧),痛在前针尖方向向阴面,在后向阳面,用抽气法运针,以痛消失或减轻为得气,留针1小时以上,每10~30分钟运针1次,同时活动患肩。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小宽针疗法

  ①取穴:主穴取肩井、天宗等;配穴取肩前(在肩前面,取肩峰与腋缝前端连线的正中点及抬肩三角肌的正中间)。

  ②手法:用小宽针快速进针,不留针,不捻转,刺后拔火罐,再行局部按摩。每10天针1次,3次为1疗程。

  (4)芒针疗法

  ①取穴:肩背、风池、秉风、肩外俞。

  ②手法:以风池为主穴,针尖向对侧目眶下,深刺1.5寸左右,使针感下行,肩背穴针尖向后下方斜刺2.0~3.0寸,刺在斜方肌中,注意针尖角度,避免刺伤肺脏;肩外俞透秉风,使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

  (5)刺血疗法

  ①取穴:主穴取尺泽、曲池、曲泽(任选一穴);配穴取肩贞、肩前、肩后局部。

  ②手法:取穴位及周围有瘀血现象的静脉血管,以三棱针刺出血10~20ml,血止后拔罐5 分钟。每15~20天1次。

  (6)灸治疗法

  ①温灸器灸

  a.取穴:肩贞、肩井。

  b.方法:将艾绒与中药粉(据病情选用)装在温灸器同点燃,固定在肩部压痛点及穴位上施灸,可垫纱布数层,避免温灸器过热烫伤皮肤。每次灸30分钟,隔日1次,每次选3~4穴,10 次为1疗程。

  ②温针灸

  a.取穴:主穴取肩三针(肩前、肩后)、天宗、肩中俞、新设;配穴取臂、肩外俞、肩井、曲池、阿是穴。

  b.方法:均取患侧穴,以主穴为主,每次4~6穴,针刺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留针不动,将艾段套在针柄上,艾段长2cm,直径1~2cm,下端点燃,每1段为1壮,每穴灸2~3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7)新针疗法

  ①穴位注射

  a.取穴:在疼痛处找阳性反应点。

  b.药物及方法:选当归注射液,先肩部消毒,用5号针头抽取药液注射于局部压痛点,每次每穴注射0.5~1.0ml。每周1次。

  ②电针

  a.取穴:两侧第五颈椎夹脊穴。

  b.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挟持一侧穴位,使其皮肤稍稍提起。右手持28 号3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进针后,针身与脊柱平行,紧贴皮肤,针尖向下沿皮刺。得气后,持续运针,使针感放散至肩或背部。再用同样方法刺另一侧穴位。再将两侧针柄与G6805型电疗机导线联接,并调至连续波段,频率为1000~1500次/分钟,电流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

作者: 不明 2006-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