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现代论著丹溪医案评析

“一男子三十五岁”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论坛
摘要:一男子三十五岁,九月间,早起忽目无光,视物不见。询之果因卧湿地半月而得:以白术为君,黄芪、陈皮为臣,附子为佐,十余帖而安。故虽然为湿病,并不用辛燥之味,只以白术健脾兼燥湿为君,再以黄芪益气,陈皮理气行湿,复以少量附子佐术、芪益气之力。气虚甚者必佐少量附子以助生气,前人屡言之,不必赘述。...

点击显示 收起

一男子三十五岁,九月间,早起忽目无光,视物不见。急欲视,片时才见人物,竟不能辨。饮食减平时之半,神思极倦,已病五日。脉之缓大,四至之上,作受湿处治。询之果因卧湿地半月而得:以白术为君,黄芪、陈皮为臣,附子为佐,十余帖而安。(《丹溪先生治法心要/卷一》)

按:此案虽亦起于急骤,而其脉缓大,询之卧湿,故断为受湿也。然而据脉之大、神之倦,知气虚为本,受湿为标,况视物不见,总是烛光不明,显然气虚之象。故虽然为湿病,并不用辛燥之味,只以白术健脾兼燥湿为君,再以黄芪益气,陈皮理气行湿,复以少量附子佐术、芪益气之力。气虚甚者必佐少量附子以助生气,前人屡言之,不必赘述。

作者: 孙曼之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