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

泄泻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凡<内经>有言飧泄者,有言濡泄者,皆泄泻也。在中焦者,湿由脾胃而分于小肠,故可澄其源,所以治宜分利。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点击显示 收起

经义
金匮真言论曰: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阴阳应象大论曰: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 则生?胀。 湿胜则濡泄。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水谷之寒湿, 感则害人六腑。

脏气法时论曰: 脾病者, 虚则腹满肠鸣, 飧泄, 食不化。

百病始生篇曰: 虚邪之中人也, 留而不去, 传舍于肠胃, 多寒则肠鸣飧泄, 食不化, 多热则溏出糜。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小肠, 小肠不得成聚, 故后泄腹痛矣。 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飧泄, 故气上矣。

经脉篇曰: 脾所生病, 心下急痛, 溏, 瘕, 泄。 肝所生病, 胸满呕逆, 飧泄, 狐疝。

宣明五气篇曰: 大肠小肠为泄。

厥论曰: 少阴厥逆, 虚满呕变, 下泄清。

太阴阳明论曰: 食饮不节,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五脏则?满闭塞, 下为飧泄, 久为肠澼。

阴阳别论曰: 一阳发病, 少气善欬善泄。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肺脉小甚为泄。 肾脉小甚为洞泄。

脉要精微论曰: 胃脉实则胀, 虚则泄。 数动一代者, 病在阳之脉也, 泄及便脓血。 久风为飧泄。 仓廪不藏者, 是门户不要也。 水泉不止, 是膀胱不藏也。 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

平人气象论曰: 尺寒脉细, 谓之后泄。

玉机真藏论曰: 脉细, 皮寒, 气少, 泄利前后, 饮食不入, 此谓五虚。 泄而脉大, 脱血而脉实, 皆难治。

师传篇曰: 脐以上皮热, 肠中热, 则出黄如糜。 脐以下皮寒, 胃中寒, 则腹胀; 肠中寒, 则肠鸣飧泄。 胃中寒, 肠中热, 则胀而且泄。

论疾诊尺篇曰: 大便赤瓣飧泄, 脉小者, 手足寒, 难已。 飧泄, 脉小, 手足温, 泄易已。 春伤于风, 夏生后泄肠澼。

欬论曰: 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 微则为欬, 甚则为泄为痛。

热病篇曰: 泄而腹满甚者死。

玉版篇曰: 其腹大胀, 四末清, 脱形, 泄甚, 是一逆也。 腹鸣而满, 四肢清, 泄, 其脉大, 是二逆也。 欬呕腹胀, 且飧泄, 其脉绝, 是五逆也。

标本病传论曰: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 治其本。

四时气篇曰: 飧泄, 取三阴之上, 补阴陵泉, 皆久留之, 热行乃止。

气交变大论曰: 岁木太过, 民病飧泄食减, 体重烦冤, 肠鸣腹支满。 岁火太过, 民病血溢血泄注下。 岁土太过, 民病腹满溏泄肠鸣, 反下甚。 岁水太过, 上临太阳, 病反腹满胀鸣, 溏泄, 食不化。 岁木不及, 民病少腹痛, 肠鸣溏泄。 岁火不及, 复则埃郁, 病鹜溏腹满, 食饮不下, 寒中肠鸣, 泄注腹痛。 岁土不及, 民病飧泄, 霍乱, 体重腹痛。 岁金不及, 民病血便注下。 岁水不及, 民病身重濡泄。

五常政大论曰: 卑监之纪, 上角与正角同, 其病飧泄, 邪伤脾也。 发生之纪, 上征则其气逆, 其病吐利。

六元正纪大论曰: 不远热则热至, 不远寒则寒至, 寒至则坚痞腹满, 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热至则身热, 吐下霍乱, 血溢血泄, 淋閟之病生矣。 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 厥阴所至为?痛呕泄。 少阳所至为暴注。 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

至真要大论曰: 岁少阳在泉, 火淫所胜, 民病注泄赤白, 少腹痛, 尿赤, 甚则血便。 少阴同候。 厥阴司天, 风淫所胜, 民病食则呕, 冷泄腹胀, 溏泄瘕水闭, 病本于脾。 少阳司天, 火淫所胜, 民病泄注赤白。 阳明司天, 燥淫所胜, 民病寒清于中, 感而疟, 欬, 腹中鸣, 注泄鹜溏, 病本于肝。 厥阴之胜, 肠鸣飧泄, 少腹痛, 注下赤白。 少阴之胜, 腹满痛溏泄, 传为赤沃。 太阴之胜, 湿化乃见, 善注泄。 阳明之胜, 清发于中, 左胠?痛, 溏泄。 太阳之胜, 寒入下焦, 传为濡泄。 阳明之复, 清气大来, 甚则心痛痞满, 腹胀而泄。 诸病水液, 澄澈清冷, 皆属于寒。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论证共三条
1.凡<内经>有言飧泄者, 有言濡泄者, 皆泄泻也; 有言肠澼者, 即下痢也。 然痢之初作, 必由于泻, 此泻之与痢本为同类, 但泻浅而痢深, 泻轻而痢重; 泻由水谷不分, 出于中焦; 痢以脂血伤败, 病在下焦。 在中焦者, 湿由脾胃而分于小肠, 故可澄其源, 所以治宜分利; 在下焦者, 病在肝肾大肠, 分利已无所及, 故宜调理真阴, 并助小肠之主, 以益气化之源。 此泻痢之证治有不同, 而门类亦当有辨, 然病实相关, 不可不兼察以为治也。
2.泄泻之本, 无不由于脾胃。 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 使脾健胃和, 则水谷腐熟, 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 若饮食失节, 起居不时, 以致脾胃受伤, 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乃致合污下降, 而泻痢作矣。 脾强者, 滞去即愈, 此强者之宜清宜利, 可逐可攻也。 脾弱者, 因虚所以易泻, 因泻所以愈虚, 盖关门不固, 则气随泻去, 气去则阳衰, 阳衰则寒从中生, 固不必外受风寒而始谓之寒也。 且阴寒性降, 下必及肾, 故泻多必亡阴, 谓亡其阴中之阳耳。 所以泄泻不愈, 必自太阴传于少阴, 而为肠澼, 肠澼者, 岂非降泄之甚, 而阳气不升, 脏气不固之病乎? 凡脾胃气虚而有不升不固者, 若复以寒之。 复以逐之, 则无有不致败者。 此强弱之治, 大有不同, 故凡治此者, 有不可概言清利也。
3.泄泻之因, 惟水火土三气为最。 夫水者寒气也, 火者热气也, 土者湿气也, 此泻痢之本也。 虽曰木亦能泻, 实以土之受伤也; 金亦能泻, 实以金水同气, 因其清而失其燥也。 知斯三者, 若乎尽矣, 然而三者之中, 则又惟水火二气足以尽之。 盖五行之性, 不病于寒则病于热, 大都热者多实, 虚者多寒。 凡实热之证, 必其脉盛形强, 声音壮亮, 食饮裕如, 举动轻捷者, 此多阳也。 虚寒之证, 必其脉息无力, 形气少神, 言语轻微, 举动疲倦者, 此多阴也。 故必察其因, 而于初泻之时, 即当辨其有余不足, 则治无不愈, 而亦不致有误矣。
分利治法共二条
1.凡泄泻之病, 多由水谷不分, 故以利水为上策。 然利水之法, 法有不同, 如湿胜无寒而泻者, 宜四苓散, 小分清饮之类主之, 但欲分其清浊也。 如湿挟微寒而泻者, 宜五苓散, 胃苓汤之类主之, 以微温而利之也。 如湿热在脾, 热渴喜冷而泻者, 宜大分清饮, 茵陈饮, 益元散之类主之, 去其湿热而利之也。
2.泄泻之病, 多见小水不利, 水谷分则泻自止, 故曰: 治泻不利小水, 非其治也。 然小水不利, 其因非一, 而有可利者, 有不可利者, 宜详辨之。 如湿胜作泻而小水不利者, 以一时水土相乱, 并归大肠而然也。 有热胜作泻而小水不利者, 以火乘阴分, 水道闭涩而然也。 有寒泻而小水不利者, 以小肠之火受伤, 气化无权而然也。 有脾虚作泻而小水不利者, 以土不制水, 清浊不分而然也。 有命门火衰作泻而小水不利者, 以真阴亏损, 元精枯涸而然也。 凡此皆小水不利之候。 然惟暴注新病者可利, 形气强壮者可利, 酒湿过度, 口腹不慎者可利, 实热闭涩者可利, 小腹胀满, 水道痛急者可利。 又若病久者不可利, 阴不足者不可利, 脉证多寒者不可利, 形虚气弱者不可利, 口干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利。 盖虚寒之泻, 本非水有余, 实因火不足; 本非水不利, 实因气不行。 夫病不因水, 而利则亡阴, 泻以火虚, 而利复伤气, 倘不察其所病之本, 则未有不愈利愈虚, 而速其危者矣。
诸泄泻论治共九条
1.泄泻之暴病者, 或为饮食所伤, 或为时气所犯, 无不由于口腹, 必各有所因, 宜察其因而治之。 如因食生冷寒滞者, 宜抑扶煎, 和胃饮之属以温之。 因湿滞者, 宜平胃散, 胃苓汤, 或白朮芍药散以燥之利之。 因食滞而胀痛有余者, 宜大, 小和中饮之属以平之。 因气滞而痛泻之甚者, 宜排气饮, 或平胃散之属以调之。 因食滞而固结不散, 或胃气之强实者, 宜神佑丸, 赤金豆, 百顺丸之属以行之。 凡初感者, 病气未深, 脏气未败, 但略去其所病之滞, 则胃气自安, 不难愈也。
2.凡脾气稍弱, 阳气素不强者, 一有所伤, 未免即致泄泻, 此虽为初病, 便当调理元气, 自非强盛偶伤者之比。 如因泻而神气困倦者, 宜养中煎, 或温胃饮, 或圣朮煎, 或四君子汤, 或五君子煎。 如微寒兼滞而不虚者, 宜佐关煎。 若脾虚而微滞者, 宜五味异功散。 若脾虚而微寒微滞者, 宜六味异功煎, 或温胃饮。 若因饮食不调, 忽而溏泻, 以渐而甚, 或见微痛, 但所下酸臭, 而颜色淡黄, 便是脾虚胃寒不化之证, 即宜用五德丸, 再甚者, 即宜用胃关煎, 切勿疑也。
3.凡兼真阴不足而为泄泻者, 则或多脐下之痛, 或于寅卯时为甚, 或食入已久, 反多不化, 而为呕恶溏泻, 或泻不甚臭而多见完谷等证。 盖因丹田不暖, 所以尾闾不固, 阴中少火, 所以中焦易寒, 此其咎在下焦, 故曰真阴不足也, 本与中焦无涉, 故非分利所及也, 惟胃关煎一剂, 乃为最上之乘。 且人之患此者最多, 勿谓其为新病而不可用也, 勿谓其为年少而未宜用也, 觉有是证, 即宜是药, 剂少功多, 攸利非小。 但知者见其先, 昧者见其后, 见其后, 恐见之迟矣, 所以贵先见也。
4.肾泄证, 即前所谓真阴不足证也, 每于五更之初, 或天将明时, 即洞泄数次, 有经月连年弗止者, 或暂愈而复作者, 或有痛者, 或有不痛者, 其故何也? 盖肾为胃关, 开窍于二阴, 所以二便之开闭, 皆肾脏之所主, 今肾中阳气不足, 则命门火衰, 而阴寒独盛, 故于子丑五更之后, 当阳气未复, 阴气盛极之时, 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古方有椒附丸, 五味子散, 皆治此之良方; 若必欲阳生于阴, 而肾气充固, 则又惟八味地黄丸为宜。 然余尝用此, 则似犹未尽善, 故特制胃关煎, 一?丹, 九?丹, 复阳丹之属, 斯得其济者多矣, 或五味子丸亦佳; 其有未甚者, 则加五德丸, 四神丸, 皆其最宜者也。
5.凡脾泄久泄证, 大都与前治脾弱之法不相远, 但新泻者可治标, 久泻者不可治标, 且久泻无火, 多因脾肾之虚寒也。 若止因脾虚者, 惟四君子汤, 参朮汤, 参苓白朮散之属为宜。 若脾胃兼寒者, 宜五君子煎, 黄芽丸, 五德丸。 若脾气虚寒兼滞闷者, 宜六味异功煎, 温胃饮, 圣朮煎。 若脾气虚寒之甚, 而饮食减少, 神疲气倦, 宜参附汤, 朮附汤, 十全大补汤。 若病在下焦, 肾气虚而微热者, 宜六味地黄汤; 微寒者, 宜八味地黄汤, 或胃关煎。 若脾虚溏泄, 久不能愈, 或小儿脾泄不止者, 止用敦阜糕, 粘米固肠糕, 亦易见效。 若脾胃寒湿而溏泄不止者, 苍朮丸亦佳。 若久泻元气下陷, 大肠虚滑不收者, 须于补剂中加乌梅, 五味子, 粟壳之属以固之。
6.大泻如倾, 元气渐脱者, 宜速用四味回阳饮, 或六味回阳饮主之。 凡暴泻如此者, 无不即效; 若久泻至此, 犹恐无及, 盖五夺之中, 惟泻最急, 是不可见之不早也。 倘药未及效, 仍宜速灸气海, 以挽回下焦之阳气。 仍须多服人参膏。
7.酒泻证, 饮酒之人多有之, 但酒有阴阳二性, 人有阴阳二脏, 而人多不能辨也。 夫酒性本热, 酒质则寒, 人但知酒有湿热, 而不知酒有寒湿也。 故凡因酒而生湿热者, 因其性也, 以蘗汁不滋阴, 而悍气生热也; 因酒而生寒湿者, 因其质也, 以性去质不去, 而水留为寒也。 何以辨之? 常见人有阳强气充而善饮者, 亦每多泄泻, 若一日不泻, 反云热闷, 盖其随饮随泻, 则虽泻不致伤气, 而得泻反以去湿, 此其先天禀厚, 胃气过人者也, 最不易得, 亦不多见。 此而病者, 是为阳证, 不过宜清宜利, 如四苓散, 大分清饮, 或酒蒸黄连丸之类, 去其湿热而病可愈也。 若阳虚之人, 则与此大异。 盖脾虚不能胜湿, 而湿胜即能生寒, 阳气因寒, 所以日败, 胃气因湿, 所以日虚, 其证则形容渐羸, 饮食渐减, 或脉息见弦细, 或口体常怯寒, 或脐腹常有隐疼, 或眩晕常多困倦, 或不安于五鼓, 或加甚于秋冬, 但无热证可据, 而常多飧泄者, 则总属虚寒也。 凡若此者, 若不速培阳气, 必致渐衰, 而日以危矣。 余于四旬之外, 亦尝病此数年, 其势已窘, 因遍求治法, 见朱丹溪曰: 因伤于酒, 每晨起必泻者, 宜理中汤加葛根, 或吞酒蒸黄连丸。 王节斋曰: 饮酒便泄者, 此酒积热泻也, 宜加黄连, 茵陈, 干姜, 木香之属。 薛立斋曰: 若酒湿未散, 脾气未虚, 宜用此药分利湿热。 若湿热已去, 中气被伤, 宜用六君调补中气。 又曰: 酒性大热, 乃无形之物, 无形元气受伤, 当用葛花解酲汤分消其湿。 凡此诸论, 若已尽之。 然朱, 王二家之说, 则不分寒热, 皆用黄连, 是但知酒之有热, 而不知酒之有寒, 乌足凭也, 惟薛氏之说, 虽亦云酒性大热, 而所重在脾, 诚若善矣。 余因效之, 初服葛花解酲汤, 不效, 继服六君子, 补中益气汤, 又不效, 再服理中以至八味, 俱不效。 斯时也, 计穷力竭, 若无再生之望矣, 因潜思熟计, 料非峻补命门, 终无益也。 乃自制胃关煎, 右归丸, 一?丹等方以治其病, 仍绝口不饮以杜其源, 调理年余, 竟得全愈, 自后始明, 性质之理, 多得济人。 向使己无确见, 执信湿热之说, 而妄用黄连, 干葛清凉分利之剂, 则焉望其有今日? 即或自用稍迟, 则既甚亦难挽矣。 矧今人之病此者最多, 而是阴是阳, 不可不辨。 凡阳盛者, 脾强胃健, 而气不易夺者也, 故治本无难, 而泄亦无虑; 阳衰者, 脾肾既伤, 则脱气最易, 故宜防其无及, 不可不为深虑也。 若必以酒为热, 则其为古法所误者, 诚不少矣。
8.气泄证, 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 必先以怒时挟食, 致伤脾胃。 故但有所犯, 即随触而发, 此肝脾二脏之病也, 盖以肝木克土, 脾气受伤而然。 使脾气本强, 即见肝邪, 未必能入, 今既易伤, 则脾气非强可知矣。 故治此者, 当补脾之虚而顺肝之气, 此固大法也, 但虚实有微甚, 则治疗宜分轻重耳。 如禀壮气实, 年少而因气泄泻者, 可先用平胃散, 或胃苓汤。 若肝气未平而作胀满者, 宜解肝煎先顺其气。 若脾气稍弱者, 宜二朮煎, 或粘米固肠糕, 或消食导气饮。 若脾气稍寒者, 宜抑扶煎, 吴茱萸散, 或苍朮丸。 若脾弱居多者, 宜温胃饮, 圣朮煎, 或六味异功煎。 若既畏此证为患, 则必须切戒气怒。
9.风泄证, 亦当辨其风寒风热而治之。 热者, 如伤寒外感热利之属是也, 宜以伤寒门自利条诸法治之; 寒者, 以风寒在胃, 而脾土受伤, 如<内经>所云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之属是也, 宜以前温胃理中之法治之。
述古共六条
丹溪曰: 世俗例用涩药治泻, 若泻而虚者, 或可用之; 若初得之者, 必变他证, 为祸不小。 殊不知泻多因湿, 惟分利小水最为上策。
薛立斋曰: 凡伤食泻黄, 若饮食已消, 而泄泻未止, 此脾胃之气伤也, 宜用五味异功散。 若泄泻而腹中重坠, 此脾气下陷也, 宜补中益气汤。 若服克伐之剂, 而腹中窄狭, 此脾气虚痞也, 宜六君子汤。 若?胀, 善怒, 泻青, 此肝乘脾虚也, 宜六君加柴胡, 升麻, 木香。 若少食体倦, 善噫泻黄, 此脾虚色陷也, 宜六君加升麻, 柴胡。

又立斋曰: 凡久泻脾胃虚弱, 或作呕, 或饮食少思, 属脾胃虚弱, 用四君子加半夏, 木香。 或腹痛属脾胃虚寒, 用六君加炮姜, 木香。 大抵此证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 损其真阴, 元气不能主持, 遂成久泻, 若非补中益气汤, 四神丸滋其本源, 后必胸痞腹胀, 小水淋沥, 多致不起。

又立斋曰: 若久泻, 肠胃滑泄不禁, 但脾胃虚寒下陷者, 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 肉豆蔻, 补骨脂。 若脾气虚寒不禁者, 用六君子汤加炮姜, 肉桂。

若命门火衰而脾土虚寒者, 用八味丸。 若脾肾俱虚者, 用十全大补汤送四神丸。 若大便滑痢, 小便闭涩, 或肢体渐肿, 喘嗽唾痰, 脾肾气血俱虚, 宜用十全大补汤送四神丸, 或宜<金匮>加减肾气丸。 每见元气既虚, 而复用五苓之类, 因损真阴, 以致前证益甚者, 急投<金匮>肾气丸, 多有得生者。 若反用牵牛, 大黄峻剂而通之, 是速其危也。

又立斋曰: 大凡黄连, 枳实虽消停滞, 开痞闷, 若人脾胃充实, 暴患实痞, 宜暂用之, 若屡患屡服, 或脾胃虚痞者, 用之则脾胃反伤, 而诸证蜂起矣。 故东垣先生曰: 脾胃实者, 用黄连, 枳实泻之, 虚者, 用白朮, 陈皮补之。

徐东皋曰: 大抵诸泄泻证, 各宜以类推求, 必先分利, 后实脾土, 益元气, 无不全愈。

泄泻论列方
四苓散和一八七。 胃苓汤和百九十。 益元散寒百十二。 理中汤热一。 二朮煎新和十二。 胃关煎新热九。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五苓散和一八二。 平胃散和十七。 茵陈饮新寒八。 温胃饮新热五。 圣朮煎新热二五。 佐关煎新热十。 抑扶煎新热十一。 养中煎新热四。 参朮汤补四十。 五味异功散补四。 右归饮新补三。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 朮附汤补四一。 排气饮新和六。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四神丸热一五二。 一?丹新热二二。 八味地黄汤补一二一。 复阳丹新热二十。 椒附丸热百十二。 白朮芍药散和三五。 赤金豆新攻二。 四君子汤补一。 五味子散热一四九。 大和中饮新和七。 粘米固肠糕新固七。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参附汤补三七。 敦阜糕新固十。 右归丸新补四。 解肝煎新和十一。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苍朮丸新和十七。 五德丸新热十八。 六味地黄汤补百二十。 九?丹新热二三。 黄芽丸新热二一。 参苓白朮散补五四。 人参膏补一六三。 神佑丸攻四八。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百顺丸新攻六。 加减<金匮>肾气丸补一二四。 五君子煎新热六。 大分清饮新寒五。 小和中饮新和八。 小分清饮新和十。 酒蒸黄连丸寒一七九。 消食导气饮和一九七。 吴茱萸散热一三九。
论外备用方
归脾汤补三二脾虚泄泻。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风寒。 茯苓汤和一八九湿热。 渗湿汤和一七四寒湿。 升阳除湿汤和一七九调脾。 戊己丸和一百二湿热。 草果散和一九五寒痛泄。 调胃白朮散和三三行气和胃。 大橘皮汤和一九六湿热水泻。 薷苓汤寒百十八暑泻。 真人养脏汤和一九四调脾。 八味汤热一四一虚寒滞。 二神丸热百五十脾胃虚寒。 附子理中汤热一。 加味六君汤补六脾虚。 益黄散和十九脾寒气滞。 白朮芍药汤和三四湿泻。 胃风汤散五七风湿。 ?朮丸和二百一暑湿暴泻。 猪苓汤和一八九发热小水不利。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寒气。 太平丸寒百十九热泻。 橘半胃苓汤和一九一补胃和胃。 黄芩芍药汤寒八九热泻。 胃爱散热七十虚寒。 八味理中丸热七脾胃虚寒。 荜茇丸热一五六中寒。 浆水散热一四七阴毒。 九宝丹热一四三温补脾胃。 四柱散热一四四冷痛泄泻。 附子茴香散热一四八暖胃和中。 缩脾丸热一六一湿涩。 补脾汤热六八胃寒。 五味子丸热一五五脾肾泄。 厚朴丸热百六十寒滞胀泄。 肉豆蔻丸热一五七脏寒滑泄。 诃梨勒丸热一五九寒滑。 泄泻经验方固四九。 吴茱萸汤热一三七暑湿受寒。 陈?丸热一六三磨积止泻。 铁刷散热百九寒湿泄泻。 <澹寮>四神丸热一五二肾泄。 小已寒丸热一六丸中寒洞泄。 养胃汤热六九虚寒痛泄。 白朮圣散子热一三六固肠温胃。 小安肾丸热一六七久泻。 固胀丸固五三温补固涩。

 

作者: 佚名 2008-5-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