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

阳气脱陷十八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立斋曰:疮疡阳气脱陷,或因克伐之剂,或因脓血大泄,或因吐泻之后,或因误以入房。大凡溃后劳后,元气亏损,或梦遗精脱,或脉数便血,或外邪乘而入,以致发热头痛,小便淋涩,或目赤烦喘,气短头晕,体倦热渴,意欲饮水投水,身热憎寒,恶衣,扬手掷足,腰背反张,郑声自汗,脉浮洪大,此无根虚火之假热证也。若畏寒头......

点击显示 收起

立斋曰: 疮疡阳气脱陷, 或因克伐之剂, 或因脓血大泄, 或因吐泻之后, 或因误以入房。 大凡溃后劳后, 元气亏损, 或梦遗精脱, 或脉数便血, 或外邪乘而入, 以致发热头痛, 小便淋涩, 或目赤烦喘, 气短头晕, 体倦热渴, 意欲饮水投水, 身热憎寒, 恶衣, 扬手掷足, 腰背反张, 郑声自汗, 脉浮洪大, 此无根虚火之假热证也。 若畏寒头痛, 欬逆呕吐, 耳聩目蒙, 小便自遗, 泻利肠鸣, 里急腹痛, 玉茎短缩, 齿牙浮痛, 肢体麻痹, 冷汗时出, 或厥冷身痛, 咬舌啮唇, 舌本强硬, 呃逆喘促, 脉微沉细, 此阳气脱陷之真寒证也。 凡此危候, 无论脉证, 但见有一二, 急用参附汤, 或用托里消毒散去连翘, 白芷, 金银花三味, 急加桂, 附大剂补之, 多有复生者。

内翰杨皋湖, 孟夏患背疽, 服克伐之剂, 二旬余矣, 漫肿坚硬, 重如负石, 隔蒜灸五十余壮, 背遂轻。 以六君加砂仁二剂, 涎沬涌出, 饮食愈少, 此脾虚阳气脱陷也。 剂用温补, 反呕不食, 仍用前药, 作大剂, 加附子, 姜, 桂, 又不应。 遂以参, 耆各一斤, 归, 朮, 陈皮各半斤, 附子一两煎服, 三日而尽, 流涎顿止, 腐肉顿溃, 饮食顿进。 再用姜, 桂等药托里健脾, 腐脱而疮愈矣。 少参史南湖之内, 夏患疽不起发, 脉大而无力, 发热作渴, 自汗盗汗, 用参耆大补之剂, 益加手足逆冷, 大便不实, 喘促时呕, 脉细微, 按之如无, 惟太冲不绝。 仍以参, 耆, 白朮, 当归, 茯苓, 陈皮计斤许, 加附子五钱, 水煎二钟作一服, 诸证悉退, 脉息顿复。 翼日, 疮起而溃, 仍用前药。 四剂后, 日用托里药调理, 两月余而愈。 薛按

妇人于癸卯冬, 失物发怒, 缺盆内微肿。 甲辰春, 大如覆碗, 左肩胛亦肿, 肉色如故。 或针出鲜血三碗许, 腹痛如锥, 泄泻不止, 四肢逆冷, 呕吐恶寒, 或时发热, 绝食已七日矣, 其脉洪大, 时或微细, 此阳气脱陷也。 用六君加炮姜三钱, 附子二钱, 早服至午不应; 再剂加附子五钱, 熟睡, 觉来诸证顿退六七, 可进稀粥, 再四剂, 诸证悉退, 饮食如故, 缺盆始痛。 针出清脓二碗许, 诸证复至, 此虚极也, 以十全大补加姜, 桂, 附各一钱, 三剂而安; 后减姜, 附各五分, 与归脾汤兼服, 五十余剂而愈。 薛按

 

作者: 佚名 2008-5-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