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

脱疽六十五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此证形势虽小,其恶甚大,不问肿溃,皆须隔蒜灸之,不痛者宜明灸之,庶得少杀其毒。凡初发而色黑不溃者不治,毒延入腹者不治,色黑不痛者亦不治,色赤作痛自溃者可治。若元气虚弱,或犯房事,或外涂寒凉,内服克伐,损伤脾胃,以致患处不溃,或黑延上足,亦多致死。重者须当用脚刀转解周骨,轻拽去之,使筋随骨出,而......

点击显示 收起

立斋曰: 脱疽以疔患于足或足趾, 重者溃脱, 故名之。 亦有患于手指者, 名曰蛀节疔, 重者腐去本节, 轻者筋挛。 此证因膏梁厚味, 酒?炙?, 积毒所致; 或不慎房劳, 肾水枯竭; 或服丹石补药, 致有先渴而后患者, 有先患而后渴者, 皆肾水亏涸, 不能制火也。 此证形势虽小, 其恶甚大, 不问肿溃, 皆须隔蒜灸之, 不痛者宜明灸之, 庶得少杀其毒。 凡初发而色黑不溃者不治, 毒延入腹者不治, 色黑不痛者亦不治, 色赤作痛自溃者可治。 若失解其毒, 以致肉死色黑者, 急斩去之。 亦有因修手足口咬等伤而致者。 若元气虚弱, 或犯房事, 或外涂寒凉, 内服克伐, 损伤脾胃, 以致患处不溃, 或黑延上足, 亦多致死。 重者须当用脚刀转解周骨, 轻拽去之, 使筋随骨出, 而毒得泄, 亦不痛。 否则毒筋内断, 虽去而仍溃。 且偏僻之处, 气血罕到, 药难导达。 况攻毒之剂, 必先伤脾胃, 反损元气, 不若灸法为良, 重者须解去为善。 故孙真人云: 在肉则割, 在指则截, 使不如此, 则必致夭殁而害尤甚矣。 况患处已坏, 虽解不痛, 又何惮而不为乎? 患者当知之。 若女人患此, 又多因札縳, 血脉不通, 遂成死肉。 惟当壮其脾胃, 行甚经络, 生其血气则愈。 又, 治法曰: 色赤作痛者, 元气虚而湿毒壅盛也, 先用隔蒜灸, 更用解毒药, 如活命饮, 托里散之属, 仍速用补剂, 如十全大补汤, 加减八味丸, 则毒气不致上侵, 元气不致亏损, 庶可保生。 作渴者, 宜滋阴降火。 色黑者不治。
崔氏方: 治手足甲疽, 或因修甲伤肉, 或因损足成疮, 溃烂上脚。 用绿矾置铁板上煅沸, 色赤如溶金色者为真, 沸定取出研末, 以盐汤洗而搽之。

一男子足趾患之, 焮痛色赤发热, 隔蒜灸之, 更以人参败毒散去桔梗加金银花, 白芷, 大黄, 二剂痛止, 又用十宣散去桔梗, 官桂加天花粉, 金银花, 数剂而痊。 一男子足指患之, 色紫不痛, 隔蒜灸五十余壮, 尚不知痛, 又明灸百壮始痛, 更投仙方活命饮四剂, 乃以托里药溃脱而愈。 一膏梁之人先作渴足热, 后足大指赤痛, 六脉洪数而无力, 左尺为甚。 予谓此足三阴虚证, 当滋化源为主。 彼因服除湿败毒等剂, 元气益虚, 色黯延足。 余乃朝用补中益气汤, 夕用补阴八珍汤各三十余剂, 及桑枝灸, 溃而脓清, 作渴不止; 遂朝以前汤送加减八味丸, 夕用十全大补汤, 三十余剂而痊。 是时同患此证, 服败毒之药者, 俱不救。 一膏梁人年逾五十亦患此, 色紫黑, 脚焮痛, 喜其饮食如故, 动息自宁, 为疮疡之善证, 尚可治。 遂以连翘消毒散六剂, 更以金银花, 甘草节, 瓜蒌二十余剂, 患趾溃脱; 再以当归, 川芎, 连翘, 生地, 金银花, 白芷二十余剂而愈。 一刍荛左足趾患一泡, 麻木色赤, 次日趾黑, 五日其足黑冷, 不知疼痛, 脉沉细, 此脾胃受毒所致。 以飞龙夺命丹一服, 翌日令割去足上死肉, 割后骨始痛而可救, 遂以十全大补汤治之而愈。 盖死肉乃毒气盛而拒绝营气所致, 况至阴之下, 气血难达。 经曰: 风淫末疾, 即此是也。 向若攻伐之, 则元气愈虚, 邪气愈盛, 乘虚上侵, 必致不救。 俱薛按

 

作者: 佚名 2008-5-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