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醉花窗医案

八、食积致痢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司事者惧其死,邀伊表兄某引之出铺,在寺中凭一屋居之,又十余日医药罔效。其表兄已为市殓具矣。一日午饭后其表兄来请曰:舍亲病重,恐吓不能起,闻阁下脉理清真,欲往驾,以决生死,如可敬延半月。其表兄曰:果尔,请治之。...

点击显示 收起

  又有银商,忘其名,夏得痢疾,医家以为火,用承气汤下之,逐日下数十次,又一医以为虚,补之,痢下止而胸满腹胀,委顿不起。司事者惧其死,邀伊表兄某引之出铺,在寺中凭一屋居之,又十余日医药罔效。其表兄已为市殓具矣。一日午饭后其表兄来请曰:舍亲病重,恐吓不能起,闻阁下脉理清真,欲往驾,以决生死,如可敬延半月。拟即遣之还家,较胜殁於旅舍也。余随而往视,屋中臭不可近,急命舁置他处,见其合眼朦胧,转侧之,并不知矣。提腕而诊之,俱微弱沉细,然至数匀称,惟右关独大,按之搏指。乃曰:此病因食积致痢,初医下其火,未去其食也。此时必肚腹膨胀,醒时见食作呕,病虽危,不惟不即死,并可生也。其表兄曰:果尔,请治之。乃以平胃散加神曲、麦芽等类进之,至夜解下秽物极多,腹平而知人矣。越日视之,脉小而气虚。因以真人养脏汤固其痢,三剂而痢止,略进食矣。因继以人参养荣丸半月而健。余当其病时曾见二次,不识其人,越两月,有以靴帽等踵门而谢者,不知何人,入门自称乃前病痢者也。叩头不起谢曰:蒙先生再生之恩,不惟病愈,且健壮胜于往日,衔环结草所不惜也。余却其物而善遣之。


  注:

  平胃散
  平胃散是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药。
  除湿散满驱瘴疴,调胃诸方从此扩。
  或合二陈或五苓,硝黄麦曲均堪着。
  若合小柴名柴平,煎加姜枣能除疟。
  又不换金正气散,即是此方加夏藿。
  来源:《局方》。
  药物: 苍术五斤(9克) 厚朴(姜制)(6克) 陈皮(去白) (9克)各三斤二两 甘草(炙)(3克)三十两
  用法: 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煎分两次服。
  功效: 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适应症: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禁忌: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禁用。
  方义:本方是燥湿祛痰,行气健脾剂。苍术燥湿健脾为君药,厚朴除湿散满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为佐药,甘草、姜、枣调和脾胃为使药。大凡脾胃病变,只要属于所谓脾胃湿滞,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从它扩展演变而来。
 “平陈散”(《症因脉治》),是本方加入祛痰化湿的二陈汤(夏、陈、苓、草)而成。适用于脾胃运化不食,湿痰内阻,胸膈痞闷,或有呕吐泄泻,症情较平胃散症为重。
  “胃苓汤”(《丹溪心法》),是本方加入渗湿利尿的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而成。适用于停饮夹食,脾胃不和,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或有浮肿等症。
  “柴平汤”(《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引《宦邸便方》),是本方合小柴胡汤而成。适用于疟疾,脾胃湿盛而脘膈闷胀。
  “不换金正气散”,又名“藿香平胃散”(《局方》),是本方加入芳香化浊、燥湿祛痰的藿香(9克)、半夏(6克)而成。适用于感受不正之气,脾胃食滞,腹痛呕吐,舌苔白腻等症。
  此外,本方加麦芽(12克)、神曲(9克)叫做“加味平胃散”(《医方集解》),功能治疗脾胃湿滞,宿食不消,吞酸嗳腐,不思饮食,如积滞较甚,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6克)、芒硝(9克)。方歌“硝黄麦曲均堪着”,即指此而言。
  真人养脏汤
  组成 诃子6克、肉豆蔻6克、炙罂粟壳3克、党参6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肉桂3克、当归9克、白芍6克、木香3克。
  功用 涩肠止泻,补虚温中:用于泻痢日久,脾肾虚寒,气血虚弱,而见滑脱不禁、腹痛喜按、饮食减少、脱肛,舌苔白,脉迟细者。本方多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或肠功能紊乱之久泻、脱肛之症而属脾肾虚寒者。

作者: 王堉 2008-5-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