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生物物理学

放射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瓣修复影响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瓣立即整复的影响和组织瓣的放射治疗耐受性,为头颈部癌根治术组织缺损立即整复后行术后放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观察88块口腔颌面部修复组织瓣(术前放射治疗组14块,术后放射治疗组74块)的成活及愈合情况,观察术后放射治疗组组织瓣的近期和远期放射反应。结果:术前放射治疗组1......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瓣立即整复的影响和组织瓣的放射治疗耐受性,为头颈部癌根治术组织缺损立即整复后行术后放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游离组织瓣66块,带蒂组织瓣22块。观察88块口腔颌面部修复组织瓣(术前放射治疗组14块,术后放射治疗组74块)的成活及愈合情况,观察术后放射治疗组组织瓣的近期和远期放射反应。结果:术前放射治疗组14块组织瓣12块(85.7%)全部成活,1块全部坏死,1块部分坏死。术后放射治疗组74块组织瓣73块(98.6%)全部成活,1块部分坏死。术前放射治疗组组织瓣的成活率及愈合良好率明显低于术后放射治疗组(P<0.01~0.05)。另外,术后放射治疗组组织瓣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轻于相邻的正常组织(35.1%比83.8%, P<0.01),远期反应也不常见;不同类型的修复组织瓣的放射治疗耐受性差异无显著性,组织瓣修复后放射治疗无1例发生瓣坏死。结论:口腔颌面部修复组织瓣有良好的放射治疗耐受性,可安全接受全疗程的常规术后放射剂量照射。

  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组织缺损应用各类组织瓣立即整复,可较好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已成为头颈部肿瘤外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放射治疗又是中晚期患者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的重要且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为观察放射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瓣修复的影响,对1995年7月~1997年5月在我科行肿瘤联合根治术和组织瓣立即整复的8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82例,其中男59例,女23例,年龄28~77岁,中位年龄53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64例,腺样囊性癌9例,粘液表皮样癌4例,横纹肌肉瘤2例,恶性肌上皮瘤、上皮-肌上皮瘤、腺癌各1例;原发部位:舌体57例,颊粘膜8例,舌根3例,口底2例,硬腭2例,口咽5例,牙龈4例,软腭1例;临床分期:Ⅱ期4例、Ⅲ期33例、Ⅳ期45例。

  二、修复组织瓣情况

  以上患者共应用88块组织瓣行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立即整复(有6例用2块),其中82块用于口腔内修复,3块用于口腔外修复,3折叠组织瓣行口内外联合修复。组织瓣类型:游离组织瓣66块(前臂皮瓣58块,其余为肩胸皮瓣和胸大肌皮瓣),带蒂组织瓣22块(胸大肌皮瓣21块,额瓣1块)。

  三、 放射治疗分组

  术前放射治疗组14例,患者术前组织瓣受区于术前2个月~10年间有50~70 Gy放射治疗史,共有14块组织瓣。

  术后放射治疗组68例患者的74块组织瓣为立即整复后放射治疗,术后放射治疗指征包括切缘阳性或切缘过近(<5 mm)、肿瘤残留、癌细胞淋巴结包膜外侵犯、1枚以上淋巴结转移、神经或大血管侵犯等[1],术后开始放射治疗时间为2~6周(中位数4周),最短为12 d。采用每周5次,每日1次常规放射治疗,放射野为5cm×7 cm~8 cm×10 cm,每次照射1.9 Gy,放射总剂量40~72 Gy/4~7.5周,平均56.8 Gy。修复组织瓣全部在放射野内受到上述剂量全程放射治疗。

  四、观察项目

  1. 组织瓣成活及愈合情况:如组织瓣部分成活,记录坏死百分比。

  2. 急性放射反应:放射治疗期间动态观察组织瓣的反应,以放射治疗野内的周围正常组织作自身对照。参照美国 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级,标准如下。

  粘膜:0级(无反应),Ⅰ级(充血红肿),Ⅱ级(局限性粘膜炎),Ⅲ级(广泛性粘膜炎),Ⅳ级(溃疡或出血)。

  皮肤:0级(无反应),Ⅰ级(充血红肿),Ⅱ级(局限性湿性脱皮),Ⅲ级(广泛性湿性脱皮)Ⅳ级(溃疡或出血)。

  3. 远期放射治疗反应及疗效随访:放射治疗结束后每月随访1次,6月后每3~6月随访1次,随访1~3年。

  结果

  一、组织瓣成活及愈合情况

  术前放射治疗组14块组织瓣12块(85.7%)全部成活,1块全部坏死,1块坏死40%;9块(64.3%)愈合良好,5块(35.7%)伤口愈合不良;术后放射治疗组74块组织瓣73块(98.6%)全部成活,1块坏死10%;70块(94.6%)愈合良好,4块(5.4%)伤口愈合不良;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

  二、口内组织瓣的急性放射反应

  术前放射治疗组口内组织瓣Ⅱ+Ⅲ级和Ⅳ级放射治疗反应发生率为32.4%(24/74)和2.7%(2/74),其放射治疗反应包括红肿、糜烂及溃疡形成等,类似正常粘膜组织的反应,但发生时间比周围口腔粘膜晚2~3周,周围口腔粘膜Ⅱ+Ⅲ级和Ⅳ级放射治疗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3%(55/74)和9.5%(7/74)。组织瓣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轻于周围口腔粘膜(P<0.01)。所有急性放射反应均于放射治疗结束后3~6周完全消退或愈合,1例因组织瓣过于臃肿,被对颌牙咬伤形成溃疡,放射治疗后6个月方愈合。本组中3例口内组织瓣在放射治疗初期部分或全部呈青紫色,类似术后早期的皮瓣危象,但继续放射治疗未发生组织瓣坏死;另有1例口内组织瓣放射治疗后表皮全层脱落,暴露出嫩而易出血的创面,但放射治疗结束后上皮生长覆盖,无不良后果。

  三、游离和带蒂组织瓣的放射反应

  术前放射治疗组游离组织瓣0 +Ⅰ、Ⅱ+Ⅲ和Ⅳ级放射治疗反应分别为65.5%

作者: 王中和邱蔚六黄光斌 2004-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