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微生物学

新型病毒TTV感染的初步探讨

来源: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TTV病毒在不明原因肝炎中的意义及其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TTV病毒DNA并对TTV病毒阳性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原不明肝炎中TTV病毒感染率为38。症状明显,黄疸常见,血清转氨酶中度升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TTV病毒在不明原因肝炎中的意义及其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TTV病毒DNA并对TTV病毒阳性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病原不明肝炎中TTV病毒感染率为38.6%;均为散发病例,多见于青壮年,男女无差别;症状明显,黄疸常见,血清转氨酶中度升高;肝组织呈汇管区炎症;一般病例预后良好,但合并症易加重病情。结论 TTV病毒可以解释病原不明肝炎中的部分病因。

An inquire into the infection of a new virus(TTV)

CHEN Yongpeng, ZHANG Lian, LU Qiaosheng, et al.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f Nanfang Hospital, The Firs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prevalence of TTV in the cryptogenic hepatitis and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TV infected patients.Methods TTV DNA in the serum was tested by nested PCR and the clinical data was analyzed.Results Infection rate of the TTV in cryptogenic hepatitis was 38.6%. It was a sporadic disease, and involved mainly the adults, with no sexual difference. The symptoms were notable, often with jaundice, but the level of transaminase were elevated moderately. Histology revealed the portal area inflammation. If accompanied with other disease, the illness would be exacerbated.Conclusion TTV would be accounted for part of the reason in patients with cryptogenic hepatitis.

  【Key words】 Viral hepatitis,  Non-A~E hepatitis  Virus

  已知的5种肝炎病毒已有特异性检测手段,但目前仍有慢性肝病缺乏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1],一些暴发性肝衰竭也无已知病毒感染标志[2];庚型肝炎病毒(HGV)部分地解释了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因,但HGV感染更多地发生于HBV或HCV感染患者[3,4],且对肝脏的致病性尚未完全得到证实,提示尚有甲~戊、庚型肝炎病毒以外的病毒引起急、慢性肝炎。最近,日本学者认为在输血后肝炎患者中发现的输血传播性病毒(TTV)可能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5];国内骆抗先等[6]也在一次暴发性不明原因肝炎中发现与TTV具有同源性基因片段的病毒。为了解这种新型病毒在不明原因肝炎中的意义及其临床特征,我们对44例缺乏病毒感染标志的肝炎患者血清进行TTV DNA的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对其中的阳性病例作初步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原因不明的急性肝炎病例均为本院1993~1998年5月的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排除5种肝炎病毒(甲~戊)现症感染的可能性(包括血清学和PCR法检查),同时检测巨细胞病毒、EB病毒抗体及DNA(PCR法)阴性。

  1.2 病毒DNA片段检测 采用巢式PCR检测TTV。 DNA。DNA提取:血清100 μl以蛋白酶K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裂解病毒,70℃消化1小时,苯酚、氯仿抽提。PCR反应:按文献报道[5]设计巢式引物:外引物RD037 5′-GCAGCAGCATATGGATATGT-3′,RD

  038 5′-TGACTGTGCTAAAGCCTCTA-3′;内引物RD051 5′-CATCACCATGAATGCCAGGC-3′,RD052 5′-GTACTTCTTGCTGGTGAAAT-3′。常规加模板、dNTP和Taq酶,按下列参数进行35次PCR循环:94℃45秒,54℃45秒,72℃60秒,最后一次循环72℃420秒;取第二轮PCR产物10 μl,在2%琼脂糖凝胶电脉,出现197bp电泳带为阳性。同时设阳性及阴性对照。

  2 结果

  2.1 血清TTV DNA检测结果 经巢式PCR法检测,44例缺乏病毒感染标志的肝炎患者血清中17例经重复检测TTV DNA阳性,阳性率38.6%。

  2.2 流行病学特征 17例TTV DNA阳性病例中全年均有病例发生;除1例发病前1个月输血1 000 ml外,其他病例均无明确传播途径;12例患者年龄介于21~44岁之间;男女比例9∶8。

  2.3 临床表现 乏力17/17例(100%),食欲不振15/17例(88%),黄疸13/17例(76.5%),恶心10/17例(59%),发热9/17例(53%),上腹不适9/17例(53%),呕吐6/17例(35.3%),肝大4/17例(23.5%)。

  2.4 实验室检查 无合并症患者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405.56±310.38(17~938)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70.33±266.73(20~892)U/L,总胆红素水平(TBil)76.75±76.34(12.03~230.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42.74±52.07(4.5~184.3) μmol/L,血清总蛋白水平62.4±18.4(57~76) g/L,白蛋白40.3±3.8(34~44) g/L。1例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血清TBil、DBil分别高达760.97、123.6 μmol/L,转氨酶水平为:ALT1110U/L、AST1 142U/L,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为70/30 g/L;另1例合并糖尿病者其胆红素水平也高达TBil 603.44 μmol/L,DBil 183.2 μmol/L。

  2.5 病理学诊断 在行肝活检术的3例无合并症患者中,病理学诊断均为G1S0,镜下所见:肝细胞轻度肿胀、气球样变,散在灶状坏死,可见凋亡小体,汇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1例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者肝组织呈亚急性重症肝炎改变。

  2.6 预后 15例无合并症患者症状,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大多数在1个月左右(18-41天)恢复正常;1例合并糖尿病者病情恶化,自行出院;1例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者治疗无效死亡。

  3 讨论

  本文检出的17例TTV感染者中,16例血清转氨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值的2倍以上,1例血清ALT、AST正常者胆红素明显升高,且经肝活检证实为急性肝炎,并已排除已知肝炎病毒(甲~戊)感染可能性,尚排除了其他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提示这些肝炎患者系TTV感染所致,TTV可能解释部分病原不明肝炎的病因。

  在TTV DNA阳性的17例患者中,1例发病前1个月有大量输血史,可能经输血感染。日本的报道[5]也显示本病经输血传播。其他16例均无明确传播途径,提示本病可能存在经血液以外的传播途径。国内报道的病人潜伏期粪便TTV高检出率[6],似乎提示其肠道传染性;胃肠道传播的甲、戊型肝炎病毒有短暂的病毒血症,在病毒血症期间可经血液传播,因而输入本病患者病毒血症期间的血液也可能导致疾病传播[6]。本组病例均为散发,但骆抗先等[6]在一次暴发性不明原因肝炎患者血清和粪便中均发现TTV;发病似多见于青壮年,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

  临床资料显示本病临床表现与甲、戊型肝炎类似,症状较明显,黄疸常见,但血清转氨酶以中度增高多见,与最近文献报道[6]似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症状轻微、无黄疸的病人因无明显不适感觉而未就诊。肝组织病理学显示病变以汇管区炎症为主。本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易加重病情,在本组中前者病理学呈亚急性重症肝炎改变。

作者: 陈永鹏章廉卢桥生骆抗先梁蔚芳冯筱榕 2004-9-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