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细胞及分子生物学

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第四届国际HFRS和汉坦病毒会议资料综述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摘要: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基因组包括L、M、S3个片段,分别编码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汉坦病毒包括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汉滩病毒(Hantaanvirus,HTNV)、汉城病毒(Seoulvirus,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virus,PUUV)、多不拉伐病毒(Dobravavirus,DOBV),引起汉......

点击显示 收起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基因组包括L、M、S 3个片段,分别编码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汉坦病毒包括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多不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的无名病毒(Sin Nombre virus,SNV)、纽约病毒(New York virus,NYV)、污黑小河沟病毒(Black Creek Canal virus,BCCNV)、牛轭湖病毒(Bayou virus,BAYV)、安第斯病毒(Andes virus,ANV)以及与人类疾病关系尚不清楚的一组病毒,如希望山病毒(Prospect Hill virus,PHV)、泰国病毒(Thailand virus,THAIV)、图拉病毒(Tula virus,TULV)、索托帕拉雅病毒(Thottapalayam virus,TPMV)、哈巴罗夫斯基病毒(Khabarovsk virus,KBRV)、El Moro Canyon病毒(ELMCV)、Rio Segundo病毒(RIOSV)、岛景病毒(Isla vista virus,ISLAV)、Muleshoe病毒(MULEV)、Bloodland lake病毒(BLLLV)、Rio Mamore病毒(RMV)、Topografov病毒(TOPV)等。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型病毒的发现,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得以飞速发展。1998年3月5~7日,第四届国际HFRS和汉坦病毒会议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召开,与会的世界各国学者和专家交流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现将会议资料综述如下:

  1 实验诊断

  汉坦病毒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重组抗原的应用和实验诊断方法的快速、敏感和特异。F.Elgh等采用PUU病毒重组核蛋白作为抗原,与乳胶连接进行乳胶微粒凝集试验,用于汉坦病毒病的快速血清学诊断,与采用PUU病毒重组核蛋白作为抗原的ELISA相比,特异性为90%,敏感性为94%。Jiro Arikawa等将杆状病毒表达的HTN、SEO、PUU病毒核蛋白用于ELISA,至少应用2种重组抗原(HTN和PUU或SEO和PUU),可以用于汉坦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监测。杆状病毒表达N端缺失的HTN或SEO病毒核蛋白作为免疫荧光试验(IFA)的抗原,可以区分HTN与SEO病毒感染。重组核蛋白和N端缺失的核蛋白用于ELISA和IFA,提供了针对汉坦病毒感染的快速、敏感、安全的诊断方法。H.Kallio-Kokko等将杆状病毒表达的PUU病毒核蛋白用于IgG和IgM检测,将大肠杆菌表达的PUU病毒核蛋白用于IgM检测,敏感性达100%,部分表达的核蛋白用于IgG检测,敏感性较低(70%)。他们还报道了在PUU病毒感染的急性病例中,2/3的病例可以采用RT-PCR试验,从病人的血或尿中检出病毒RNA。T.Tomiyama等将高密度正性颗粒包被纯化的汉坦病毒抗原,采用高密度颗粒凝集试验(HDPA)对病毒感染进行快速血清学诊断,对HTN病毒感染的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PUU、SN病毒的感染也有低水平的交叉反应。HDPA与IFA比较,敏感性相近,但比IFA 更为简便快速。W.Irwin等报告了现场调查中免疫印迹试验在鼠类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邱建明等采用5’端生物素标记汉滩病毒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结合磁性分离技术及改进的异硫氰酸胍-酚一步法两种方法提取病毒RNA,进行反转录套式PCR,用于检测临床HFRS病人血清。在7d以内病人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100%,8~14d病人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57.14%,15d后病人血清仍能检测到22.73%阳性。扩增产物经打点杂交检测证实为特异性扩增,这为早期确诊HFRS病人提供了特异、敏感、快速、直接的诊断方法。

  2 病毒与宿主动物的基因分析

  各国学者采用病毒与宿主的基因分析方法,研究汉坦病毒分离株之间或宿主动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病毒与宿主动物的共演化。

  2.1 汉坦病毒基因分析 J.W.Song等从韩国绒鼠(Eothenomys regulus)分离了两株PUU相关病毒,命名为Muju(MUJ)病毒。两株病毒G2基因241bp片段序列存在1.2%差异,G2基因241bp片段和S基因208bp片段与PUU病毒相应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9.5%~83.4%和80.3%~81.2%。L.Yashina等从俄罗斯远东鼠(Clethrionomys)、姬鼠(Apodemus)和HFRS病人分离的HTN病毒,M片段序列同源性86%~89%,从轻型HFRS病人分离的SEO病毒,M片段序列同源性97%。M.Drebot首次报告了加拿大草原田鼠携带PH样病毒。加拿大不同省份SN病毒M、S片段序列存在25%的差异,并且加拿大西部SN病毒株与加拿大东部SN病毒株相比,毒株间基因序列更为接近。Yong-Kyu Chu等报告来源于印尼板齿鼠的病毒株可被SEO型特异引物扩增,M片段290bp序列分析表明与SEO病毒有7%的差异;来源于泰国板齿鼠的病毒株中,2株为SEO病毒,另1株可被HTN型特异引物扩增,M片段290bp序列分析表明与THAI 749毒株有1%的差异。J.W.Song等将来自波兰的TUL病毒与俄罗斯中部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TUL病毒比较,核蛋白与G2糖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大于96%,系统发生分析表明波兰的TUL病毒与俄罗斯中部TUL病毒最为接近,但也存在差异。C.Sibold等的另一项研究——对核蛋白编码基因进行系统发生分析表明,西斯洛伐克TUL病毒与捷克TUL病毒相近,东斯洛伐克TUL病毒与俄罗斯中部TUL病毒相近;而3’-NCR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东斯洛伐克TUL病毒与西斯洛伐克和捷克的TUL病毒相近。作者认为,存在东斯洛伐克TUL病毒从中欧和俄罗斯TUL病毒重组的可能性。

  2.2 宿主动物基因分析 多采用细胞色素B基因分析方法。W.C.Black IV等采用微卫星DNA分析确定鹿鼠之间的基因关系,并研究了鼠类窝内汉坦病毒传播的方式。

  2.3 病毒与宿主动物的共演化 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的7种宿主动物中存在4种汉坦病毒(HTN、PUU、SEO、KBR)。L.Minskaya等的研究表明,从非主要宿主动物分离的病毒与标准株抗原性接近,但在基因分子特征上与从主要宿主动物分离的病毒不同。A.Vaheri等的研究表明,西伯利亚旅鼠分离的TOP病毒与东方田鼠分离的KBR病毒S片段同源性核苷酸水平为82%,氨基酸水平为96%;与欧洲棕背分离的PUU病毒S片段同源性核苷酸水平为77%,氨基酸水平为87%。系统发生分析显示3种病毒具有共同的起源,与相应宿主动物细胞色素B基因系统发生分析结果相一致,表明3种病毒

作者: 张永华陈化新 2004-9-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