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NO水平及关系的研究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摘要:肝硬化患者血清TNF、NO水平及关系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年第6期第15卷临床免疫学作者:陈泽雄张诗军唐芸朱雅宜单位: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广州510080)中国图分类书号R572。2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介导肝损害既往已有报道。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近年发现......

点击显示 收起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NO水平及关系的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6期第15卷 临床免疫学

作者:陈泽雄 张诗军 唐 芸 朱雅宜

单位: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广州510080)

  中国图分类书号 R572.2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介导肝损害既往已有报道。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近年发现在人体中具有多种作用的活性因子,其分泌可能与TNF诱导有关。为证实这一关系,我们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肝硬化病人62例为实验组,其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平均52岁。其中Child-Pugh分级示A级15例,B级30例,C级17例。2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平均38岁。

  1.2 方法

  1.2.1 TNF试剂盒购于军事医科院生物制剂开发中心,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NO试剂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用酶法检测,具体操作步骤均按试剂盒要求进行。乳猪肝细胞生长素(HGF)为广东阳江制药厂生产。

  1.2.2 受检者于清晨静息空腹状态下取肘静脉血,离心取血清留置于20℃以下,集中检测。

  1.2.3 为了解TNF对NO的影响,将实验组随机分成A组(32例)及B组(30例)。B组加用HGF20 mg,肌注,2次/d,2 w后统一检测两组TNF及NO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相关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血清TNF(60.3±16.8) μg/ml、NO(193.4±32.5) μmol/L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21.5±7.2) μg/ml, (72.6±18.2) μmol/L)]升高(P<0.01),且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多,血清TNF与NO依次升高:A级:(42.3±15.6) μg/ml, (154.7±23.1) μmol/L;B级:(54.2±13.4) μg/ml,(186.3±30.6) μmol/L;C级:(68.8±19.7) μg/ml, (228.2±35.5) μmol/L)(P<0.01或P<0.05)。

  2.2 TNF与NO的关系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58,P<0.05)。

  2.3 B组在肌注HGF后,NO随着TNF的下降而下降(33.6±12.1) μg/ml, (108.8±20.7) μmol/L,下降幅度均较A组大(52.4±13.7) μg/ml, (163.2±34.3) μmol/L(P<0.01)。

  3 讨论

  NO已被证明与免疫功能、血管扩张、胃肠运动等有关,其合成可能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TN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若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或内毒素影响,吞噬细胞因受到刺激而分泌过量的TNF,使机体免疫调节紊乱。HGF能阻断TNF的分泌。本研究中,患者在肌注HGF后,NO水平随着TNF的下降而下降,其幅度较未用HGF患者大,TNF与NO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说明NO的合成受TNF的影响。另外,患者TNF与NO水平显著升高,且两者的水平随肝功能分级的增多而依次升高。其原因可能是肝硬化患者由于机体处理内毒素的能力随着肝损害的加重而下降,导致内毒素大量进入体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吞噬细胞,使TNF分泌增多,进而使NO的合成也增加。有资料显示NO升高具有肝细胞毒作用,所以,体内过高的TNF、NO又会加重肝细胞的损害,这表明TNF、NO在肝硬化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因此,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NO、TNF水平进行监测,有利于对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进行评价。

  作者简介:陈泽雄,男,33岁,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及科研工作

〔收稿1997-11-21 修回1998-10-06〕


作者: 风清扬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