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检测麻疹IgM抗体对诊断麻疹的意义和麻疹IgM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

来源:中国计划免疫
摘要:检测麻疹IgM抗体对诊断麻疹的意义和麻疹IgM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中国计划免疫2000年第2期第6卷论著作者:伍稚梅李秀珠徐天强张金芳许琪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031关键词:麻疹IgM。阳性率。临床表现摘要:分析了1993~1998年456例采集血标本的麻疹确诊病例和83例采集双份血标本的麻疹......

点击显示 收起

检测麻疹IgM抗体对诊断麻疹的意义和麻疹IgM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2期第6卷 论著

作者:伍稚梅 李秀珠 徐天强 张金芳 许琪

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031

关键词:麻疹IgM;阳性率;临床表现

  摘要:分析了1993~1998年456例采集血标本的麻疹确诊病例和83例采集双份血标本的麻疹确诊病例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发病后4~21天阳性率分别为92.86%和95.06%,而发病后1~3天和22~42天的麻疹IgM阳性率显著较低。病例的同一份血清检测麻疹和风疹两种IgM抗体,说明麻疹阳性和风疹阳性互不干扰,各具特异性。分析270份麻疹IgM阳性的病例临床表现,不同年龄组和有无免疫史的表现有极显著差别。检测麻疹IgM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早期诊断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2-0085-03

The Diagnotic Significance of Measles IgM Antibody Detection by Capture ELISA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ases Showing Positive Measles IgM 

WU Zhi-mei, LI Xiu-zhu, XU Tian-qiang, et al.

  Shanghai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anghai 20031, China.

  Abstract: Analyzing 456 confirmed measles cases and 83 two serum samples of them, the measles IgM positive rate in the period of fourth to twentieth day of disease onset was 92.86% and 95.06%, but that was much more lower at 1st-3rd day and 22th-42th day of the disease onset. Analyzing 270 measles cases with positive measles IgM,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ppear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history of immunity. Detection of measles IgM antibody is proved to be a good method for measles early diagnosis with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speediness.

  Key words: Measles IgM antibody; Positive rat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上海市对麻疹报告病例检测麻疹IgM抗体已有10年,本文企图探讨检测麻疹IgM抗体诊断麻疹的意义和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

  对象和方法

  1 麻疹病例 接到传染病报告后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麻疹IgM、风疹IgM和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麻疹IgM阳性者,或麻疹IgM阴性而HI抗体≥4倍增长者为麻疹病例。包括外来人口麻疹病例。

  2 麻疹临床表现 由各区、县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专业人员到病家按统一的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记录临床表现并参阅病人的门诊或住院病历,对病人访视2~3次。

  3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IgM抗体,以P/N值≥2.1为阳性。试剂盒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或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供应。HI抗体检测采用常规微量检测方法,血凝素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或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应。

  结  果

  1 发病后不同天数麻疹IgM抗体阳性率

  以发热第1天作为发病日期,分析1993~1998年456例麻疹确诊病例(若麻疹IgM阴性,必有HI抗体≥4倍增长),不同病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有极显著的差别(表1)。4~21天阳性率波动于92.35%~93.87%,与第1~3天的阳性率73.33%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μ=88.63,P<0.01),与第22天以后的阳性率84.62%~50.00%的差异亦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μ=3.4,P<0.01)。

  又分析1994~1997年具有双份血清的麻疹确诊病例83例,第1份血清和第2份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率的差别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μ=62.55,P<0.01),以发病后8~14天阳性率最高为97.50%;4~7天阳性率91.67%,29~42天阳性率46.29%~55.17%(表2)。双份血清中第1份阳性、第2份阴性者占55.42%;第1、2份均阳性者29例,占34.93%;第1份阴性、第2份阳性者占9.65%。

表1 上海市1993~1998年麻疹发病后不同天数的IgM抗体阳性率

  采血距发病天数 合计
1~3 4~7 8~14 15~21 22~28 29~35 36~42
检测例数 75 117 170 49 13 18 14 456
阳性例数 55 109 157 46 11 14 7 399
阳性率(%) 73.33 93.16 92.35 93.88 84.62 77.78 50.00 87.50

  表2 上海市1994~1997年麻疹病例双份血清标本的IgM抗体阳性率采血距发病天数

  第1份血标本

  合计

第2份血标本

  合计

1~3 4~7 8~14 15~21 29~35 36~42
检测例数 2 36 40 5 83 54 29 83
阳性例数 0 33 39 5 77 25 16 41
阳性率(%) 0 91.67 97.50 100.00 92.77 46.30 55.17 49.40

  2 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的关系

  1992~1997年临床疑似麻疹860例,每例第1份血清同时检测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其中麻疹IgM 抗体阳性444例,阳性率51.63%;风疹IgM抗体阳性7例,阳性率0.81%;麻疹IgM阳性者无风疹IgM阳性;风疹IgM阳性者无麻疹IgM阳性;风疹IgM抗体阳性者结合临床表现确诊风疹。

  1992、1993年本市有风疹流行,临床诊断风疹并发心肌炎或脑炎而送血标本102例,风疹IgM抗体阳性85例,阳性率83.33%。同时检测麻疹IgM抗体,无阳性者。

  3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

  分析1993~1997年270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平均发热4.63天,最高体温>38.5℃的高热率97.70%;出疹由面部→胸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的顺序占99.26%,皮疹从出现至全身出齐平均4.60天;柯氏斑在病程中能见率61.11%,有咳嗽者93.33%,有结合膜炎者79.26%,有卡他鼻炎者80.74%,并发肺炎率1.48%,未见其它并发症。

  不同年龄麻疹病例的临床表现有极显著差别(P<0.01)。≥15岁的成人高热率和有咳嗽率高;<1岁婴儿,柯氏斑、卡他鼻炎、结合膜炎、咳嗽症状的出现率高,有肺炎并发者的年龄是<1岁和1~2岁者(表3)。

表3 上海市1993~1997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不同年龄的临床表现

年龄

  (岁)

调查

  例数

最高体温

  >38.5℃

发热

  平均

  天数

皮疹全

  身出齐

  平均

  天数

出疹

  顺序

皮肤

  色素斑

柯氏斑 卡他

  鼻炎

结合

  膜炎

咳嗽 并发

  肺炎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1 18 17 94.44 4.94 3.53 18 100.00 17 94.44 15 83.33 17 94.44 16 88.89 17 94.44 2 11.11
1~6 75 73 97.33 4.06 4.72 74 97.33 58 77.33 38 50.67 63 84.00 58 77.33 65 86.67 2 2.67
7~14 34 33 97.06 4.25 3.72 34 100.00 27 79.41 16 47.06 28 82.35 25 73.53 32 94.12 0
≥15 143 141 98.60 4.95 4.91 142 99.30 126 88.11 96 67.13 110 76.92 115 80.42 138 96.50 0
合计 270 264 97.78 4.63 4.60 268 99.26 228 84.44 165 61.11 218 80.74 214 79.26 252 93.33 4 1.48

  表4 上海市1993~1997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不同免疫史的临床表现

年龄

  (岁)

调查

  例数

最高体温

  >38.5℃

发热

  平均

  天数

皮疹全

  身出齐

  平均

  天数

出疹

  顺序

皮肤

  色素斑

柯氏斑 卡他鼻炎 结合

  膜炎

咳嗽 并发肺炎

  数

  数

  数

例数

  数

  数

  数

  数

38 37 97.37 4.76 4.78 37 97.37 34 89.47 17 44.74 23 60.53 33 86.84 36 94.74 0
无或

  不明

232 227 97.84 4.63 4.68 231 99.57 196 84.48 148 63.79 195 84.05 181 78.02 216 93.10 4 1.72

  对比有免疫史(初免8月龄,部分人4岁再免疫)和无免疫史(包括中学生或成人幼时免疫史不详)两组的临床表现,有极显著差别(μ=11.07,P<0.01)。有免疫史者无并发肺炎,柯氏班和卡他鼻炎出现较少(表4)。讨  论

  1982年Pederson I R介绍抗体捕捉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1986年郭可謇推荐此法检测麻疹IgM抗体为一种理想而实用的诊断方法〔1〕。我市从1986年起在戴斌的建议下建立了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的方法,开始对疑似麻疹做监测工作。从本文资料中看出,检测麻疹IgM抗体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阳性者和麻疹临床表现符合,和风疹IgM抗体同时检测可以区别麻疹和风疹。

  麻疹病人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在发病后不同天数有极显著差别,发病(发热)后第4~21天阳性率最高,发病初期1~3天和恢复期第4、5周阳性率仅为73%~50%,此结果和郭可謇〔1〕和戴斌〔2〕的报告接近。对麻疹病人采双份血清标本,以第1份在发病后4~8天,第2份在发病后9~21天最好,单份血清标本可作早期诊断,双份血清标本可提高阳性率。

  不同年龄的麻疹病人临床表现有差别,不同免疫史麻疹病人临床表现也有差别,但应肯定大多数麻疹病人临床表现仍是可以识别,而麻疹病人中的成人、大年龄青少年及注射过麻疹疫苗者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也很高。

  为消除麻疹,世界卫生组织美洲区要求每例疑似麻疹都采血检测麻疹IgM抗体,并以此作为确诊的主要条件〔3〕。卫生部在《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中指出:“所有疑似病例都应进行实验室诊断,………推荐的麻疹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液中是否有麻疹IgM抗体存在。”通过上海资料,我们认为检测麻疹IgM抗体,具有特异性、敏感性、早期诊断的价值,值得在消除、控制麻疹的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简介:伍稚梅(1934-),女,浙江省瑞安市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重点是狂犬病、白喉、脊髓灰质炎、麻疹的免疫策略和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可謇,等.IgM抗体捕捉ELISA法在麻疹血清学诊断上的优越性[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1986,7(6):352~355.

  〔2〕 戴斌.麻疹疹断与SIgM测定[J].中国计划免疫通讯,1994,6(1):9~10.

  〔3〕 WHO. Measles Eradication: Recommendations from a Meeting Cosponsor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CDC [J].MMWR, 1997, 46(RR-Ⅱ):1~19.

收稿日期:1999-02-02


作者: 风清扬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