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乙型肝炎酶标法带现象的产生及其克服

来源:实用医技杂志
摘要:带现象在ELISA检测中的问题已引起国人的关注,而且研究者甚多,其机制尚未清楚,但在免疫学中则常发生和存在。研究资料表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合,而产生的抑制反应现象(抑制带),为什么在同一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可能是带现象呢。因为HBeAg多与HBsAg同时存在,滴度基本平行,HBeAg一般在......

点击显示 收起

带现象在ELISA检测中的问题已引起国人的关注,而且研究者甚多,其机制尚未清楚,但在免疫学中则常发生和存在。研究资料表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合,而产生的抑制反应现象(抑制带),为什么在同一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可能是带现象呢?因为HBeAg多与HBsAg同时存在,滴度基本平行,HBeAg一般在HBsAg出现后出现,HBsAg消失前消失,所以通常情况下,HBeAg只在HBsAg阳性血清中存在,抗HBe在HBsAg携带者血清中存在,抗HBe在低滴度HBsAg标本中存在,故而临床检测结果出现HBeAg阳性,而HBsAg阴性;抗HBe阳性而HBsAg阴性;抗HBc阳性而HBsAg阴性者则应考虑为“带现象”。  
1. 带现象的产生  
1.1  什么叫带现1 什么叫带现象    
带现象分前带、后带现象,前带现象系指抗体过剩时,反而使反应信号弱化,使信号-剂量(浓度)曲线呈钩状效应;后带现象是指抗原过剩时,使反应信号呈弱化,使反应信号-剂量曲线呈钩状现象,故钩状效应概括了前、后带现象,本文暂延用“带现象”讨论涉及问题。  
1.2  实1  什么叫带现2 实验证明带现象的存在    
目前,国内现售的酶标两对半试剂盒,存在的后带现象,已被倪正平等[1]证实。李雯等[2]调查结果显示30 057例,在总阳性14 671例有1 174例为HBsAg和抗HBs阴性而抗HBe和HBeAg阳性,占总检例数的3.9%,占阳性例数的8.0%,单一HBeAg阳性而HBsAg阴性者152例,占总例数的0.5%,占总阳性例数的1.04%提示了带现象在酶标法(特别是一步法)检测HBsAg时存在的普遍性。孙正伟等[3]报道的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时,由于带现象可招致9.2%的HBsAg假阴性。姜庆波等[4]用ELISA一步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结果提示,在450例HBeAg阳性血清中,HBsAg阳性330例,弱阳性92例,阴性28例,对其中HBsAg阴性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测,20例1∶5稀释后呈阳性,6例1∶10稀释后呈阳性,2例1∶80稀释后呈阳性,92例HBsAg弱阳性血清,经1∶5稀释后均出现阳性。而用RPHA检测此450例均为HBsAg阳性,另外,还有许多有关报道[5~10]说明了一步法检测HBsAg时确实存在后带现象。  
1.3  带证明带3 带现象的5种模式    
HBsAg(-)而HBeAg(+),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模式;HBsAg(-)而HBeAg或抗HBc(+);HBsAg(-)而抗HBe(+);HBsAg和HBeAg阴性而抗HBc(+);HBsAg(-)而抗HBe和/或抗HBc(+)。  
2. 带现象的克服  
用ELISA“二步法”可以完全消除带现象的影响[11]。由于带现象的影响,ELISA一步法虽然简便、快速,但对过高和过低浓度的抗原和抗体都不能检出,对所产生的假阴性结果及可能造成的误诊不可忽视,用ELISA二步法可以完全消除带现象的影响。尤其对献血员的筛选更为重要,因此,对灵敏度要求高的检验要求采用ELISA二步法,或者对献血员全面开展“两对半”的检测[12],这样虽然提高了检验成本,但保证了血液的质量,同时避免了输血后乙型肝炎的传播。  
3. 讨论  
在血清免疫学中,之所以带现象越来越在常规检测中漏检,主要是试剂、操作等诸方面的影响,所出现的带现象,已被广大医学检验者广泛重视,但不可能完全消除,目前条件下,可否将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或HBsAg阴性抗HBe或抗HBc阳性的标本作为HBsAg阳性对待,这样可避免临床医生将实验结果与分析引入歧途而不利于乙型肝炎病的防治,在我国乙型肝炎感染与带菌者已达一亿人之多的今天,实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此外,我们希望检验工作者,在操作时最好采用ELISA二步法,或者将ELISA一步法同RPHA合用,也可根据乙型肝炎“两对半”模式,并注意与临床结合采用多管稀释法;还可使用庞焕汉[14]介绍的改进法,来消除带现象所造成的假阴性结果,我们呼吁方法学家,生产诊断试剂厂家,在设计方法时和制剂时应注意带现象的克服,应有带现象的标识,以便应用者及时作稀释等试验,验证或排除带现象造成的错误结果。  

参考文献:  
[1]倪正平,陆建平,黄飞,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后带现象的观察[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3,16(6):351.   
[2]李雯,梁维岗,刘明沤.钩状效应与带现象[J].陕西医学检验,1995,10(2):5556.  
[3]孙正伟,薛瑞贤,王健,等.酶联免疫一步法检测HBsAg前带现象初步探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3,16(6):352353.
[4]姜庆波,周克勤.ELISA一步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的前带现象初步观察[J].上海医学验验杂志,1996,11(4):248.  
[5]吕红根,张森发.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的钩状效应[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6,11(4):248.  
[6]杨振修.钩状效应与免疫学检验[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4,9(2):111112.  
[7]曹莉霖.一步法ELISA检测HBsAg的假阴性问题[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5,10(4):246.  
[8]耿全林.40例HBsAg阴性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学调查与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1997,15(1):45.  
[9]张沛英.HBsAg的s/Co值与乙型肝炎病情关系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1997,15(2):85.  
[10]郑有为,梁敏文.钩状效应对乙型肝炎“两对半“模式的形响[J].陕西医学检验,1997,12(2):3233.  
[11]张春英,冯白芳,殷珊,等.“一步法”检测HBsAg的“HOOK”效应[J].中国输血杂志,1994,7:188189.  
[12]张勇勋.警惕献血员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假阴性[J].陕西医学检验,1997,12(4):4546.  
[13]杨守纯.提高病毒性肝炎感染标志检验水平的趋向[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1):57.  
[14]庞焕汉.避免HBsAg检测假阴性的简易法[J].陕西医学检验,1996,11(1):5.  
[15]胡孔元.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的方法探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5,10(2):72.  1.离石市离石区人民医院,山西 离石 033000;  2.运城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作者: 闫凤娥胡…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