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老年病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1998年)

来源:论文汇编
摘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于1998年3月21日在北京怀柔召开了“全国缺血性脑血管病基本治疗专家研讨会”,到会专家20余人,会上以《全国第三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成都市)讨论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处理的建议”为基础,结合目前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修改,现发表如下,以供全国同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参考。急......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于1998年3月21日在北京怀柔召开了“全国缺血性脑血管病基本治疗专家研讨会”,到会专家20余人,会上以《全国第三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成都市)讨论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处理的建议”为基础,结合目前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修改,现发表如下,以供全国同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参考。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由于开展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防治,积极治疗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宣传不吸烟、酗酒等措施,近30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已有所下降,我国由于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成效尚不十分显著。目前,国外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特别在发病3~6小时内。因为及时的治疗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

  鉴于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的治疗规范,为了达到共识,现提出我们的初步意见和看法。

  有关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建议分为超早期(指发病1~6小时以内)、急性期(发病48小时以内)和恢复期3个阶段。治疗原则是:(1)要特别重视超早期和急性期处理,要注意整体综合治疗与个体化相结合,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2)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阻断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依据不同病情选择治疗方案;(3)应重视缺血性细胞的保护治疗,应尽早应用细胞保护剂,针对缺血后启动的导致神经元死亡不同机制的综合治疗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以及其他脑代谢赋活剂等;(4)防治缺血性脑水肿,适时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5)要加强监护和护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6)早期、系统化、个体化的康复治疗,以及针对致病危险因素的治疗,预防复发。

  一、一般治疗

  我们主张有条件的医院和研究单位,专设脑血管病抢救组、病房或监护病房。组织专门从事脑血管病早期治疗的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队伍。这样不仅可以积累经验,提高疗效,还可降低病死率。根据国外的报道,病死率可降低1/3左右。

  1.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意识障碍患者应予气道支持及辅助通气。尽量减轻脑缺氧,定期监测PaO2和PaCO2。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或尿路感染,预防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可以考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剂。建议患者早期活动,防止褥疮、肌肉痉挛及关节强直,并即时进行康复治疗。

  2.调整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降低血压药要慎用。参照国外经验如平均血压(MBP)(收缩压加舒张压乘2除以3)>130mmHg(1mmHg=0.133kPa)或收缩压(SBP)>220mmHg,建议谨慎口服降血压药物和应用脑血管扩张剂时也应注意血压的变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很少有低血压。若发现,应查明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血容量减少,重要的处理是纠正血容量过低,用升压药和静脉滴注有助于心输出量恢复到最佳状态。

  3.血糖:高血糖会加重脑梗死,因此,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处理同其他高血糖状态,急性期不宜输注高糖液体。低血糖应尽量避免,一旦出现应及时进行纠正。

  4.颅内高压和脑水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多数发生在较大颅内动脉闭塞和大面积脑梗死或小脑梗死患者。脑水肿一般在3~5天达到高峰。脑水肿的处理原则:(1)降低颅内压;(2)维持足够脑血流灌注,避免缺血恶化;(3)预防脑疝。因此,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应限制液体,5%葡萄糖液可能加重脑水肿,故应慎用。可能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如缺氧、高二氧化碳血症、高热等应予纠正。另外,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患者,血压升高可能是一种代偿反应,以维持灌注压。在此情况下,忌用降血压药物,尤其是能扩张脑血管的抗高血压制剂。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以给予过度通气、高渗利尿。常用有效降颅内压药物仍为甘露醇,或也可用果糖甘油和速尿。皮质激素治疗脑梗死后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已被临床研究证实无效,而且增加感染机会,因此不建议使用。半球或小脑大面积梗死压迫脑干时,若应用甘露醇无效,应及时进行手术,手术减压不失为一种救命措施;但会遗留严重残疾。

  5.降低体温能缩小梗死范围,如患者发热应予病因治疗,并用退热药或用降温机控制体温。

  二、溶栓治疗

  几项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尿激酶溶栓死亡率高,效果不明显。不推荐使用。美国国立神经病和卒中研究所(NINDS)用组织型纤溶蛋白酶原激活剂(tPA)溶栓(发病后3小时内)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者较对照组增加11%。尽管治疗组36小时内颅内出血明显增加(6.4%比0.6%)。然而,3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tPA治疗既未增加死亡率,许多患者治疗后又不留残疾,因此1997年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由于溶栓治疗尚处于初期研究阶段,早期出血率高,其危险/疗效比还需明确。因此,应用溶栓治疗应极为慎重。我国正进行的九五国家攻关课题,将入选1200例尿激酶溶栓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待2000年才会有指导性结论。目前不宜推广,而只能在严密设计和严格的适应证时,在有条件的单位包括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研究。

  三、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包括肝素和口服抗凝剂)长时期用于防止血栓的扩延和进展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和预防脑栓塞再发疗效不确定,如使用不当,可增加颅内和全身出血的危险。肝素是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关其安全及疗效的确切资料有限,结果互有分歧。最近至少有6项临床研究和1项荟萃分析对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提出质疑。另外,肝素对预防心源性脑栓塞复发的疗效资料亦少,难于提出建议。关于神经缺损到何种程度、CT显示脑梗死面积多大忌用肝素,也有分歧。肝素除增加脑出血的危险外,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有几项研究报道,低分子肝素安全性增加,但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尚待评估,目前已有的资料难以作出肯定结论。总之,肝素和口服抗凝剂的应用只能取决于经治医生的选择。有一点是明确的,口服抗凝剂的剂量较国外文献报道的剂量为小,约为其1/3~1/2。

  四、降纤治疗

  降解血栓蛋白原、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及抑制血栓形成或帮助溶解血栓,也是常用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常用药物包括蛇毒降纤酶(defibrase)、巴曲酶(batoxobin)及ancrod等。这种疗法也应早期应用(发病6小时以内),特别是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大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报道不多,仍处于研究阶段。降纤至何种程度,如何减少出血并发症的问题,尚待解决。目前不宜滥用,其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评价。

  五、血液稀释疗法

  据国外多中心大规模的研究结果证实,该疗法无效,不值得推荐。但如患者确有血液粘度过高、血容量不足时适量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40)、羟乙基淀粉注射剂等改善其循环状况,对患者是有益的。

  六、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能降低血小板聚积和血粘度。目前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和盐酸噻氯匹啶,常用于二期预防。阿司匹林以小剂量为宜,一般50~100mg/d为宜。因阿司匹林的即刻作用,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可能有效。最近两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结果验证,中国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CAST)及国际血管病临床研究(EST,36个国家参加),急性期使用阿司匹林160mg/d,共入选40541例证明有效,可减少病死率和复发率。

  七、脑保护剂

  神经元保护在分子水平上起作用,旨在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阻断缺氧后细胞坏死的不同机制,延长细胞生存能力,也可用于高危患者的预防,促进后期神经元功能恢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是当今研究的热点。目前可用的制剂如:

  1.钙通道拮抗剂:能阻止细胞内钙超载,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缺氧有一定作用。常用的药物有盐酸氟桂利嗪类。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预防性用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或术中可能有益,亦可用于高危患者的预防。

  2.胞磷胆碱: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

  3.其他脑保护剂如谷氨酸拮抗剂、钠通道拮抗剂、γ-氨基丁酸增强剂等在理论上有一定的依据,但迄今尚未找到经临床研究证明确定有效的剂制。所以目前不宜用于临床。

  八、外科治疗和介入性治疗

  近年来,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防治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已取得肯定疗效,颈内动脉闭塞70%以上者,疗效较好。介入性治疗包括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或与溶栓治疗结合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资料不多,尚处于研究阶段,缺乏成熟经验,但支持继续研究。

  九、中医治疗

  在我国中医治疗脑血管病有悠久的历史,活血化瘀治疗常规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积累了一些经验。

  十、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其独特的地位,研究结果证明早期进行系统、规范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有助于早期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应予高度重视。有康复科条件的单位应早期进行正规康复治疗,不要延误。

  总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迄今尚无重大突破,方法虽多,疗效尚不十分肯定,有些正在研究中,还存在不同看法,需待探讨。以上意见,仅为治疗中的借鉴。然而,超早期恢复血供、改善血液循环状态、配合针对缺血后神经元死亡不同机制的综合干预及脑保护治疗,无疑将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