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老年病学

迎接新世纪老龄社会对老年医学的挑战

来源:论文汇编
摘要:摘要:加强衰老机理与延缓衰老的研究是新世纪老年医学与老年生物学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对“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氧自由基、细胞凋亡及染色体顶端的端粒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未来的老年医学除继续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外,对未来可能发展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加强衰老机理与延缓衰老的研究是新世纪老年医学与老年生物学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对“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氧自由基、细胞凋亡及染色体顶端的端粒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未来的老年医学除继续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外,对未来可能发展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等,须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新药开发的研究工作。特别强调的是需要踏踏实实地落实“三级预防”工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及“健康老龄化”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中图分类号:R1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2-0013-03

Let's Meet the Challenges of Aged Society to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in the New Millennium

TAO Guoshu

  (The Institute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PLA General Hospital and Postgraduate

  Medical School,Beijing 100853,China)

  Abstract: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is to strengthe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ging mechanisms and antiaging strategies in the field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in the new Millennium.In the past century we have made somr progress in the exploration of some possible mechanisms relating to aging,such as aging related gene,longevity gene,free radical theory,apoptosis and tolemerase,etc.In future,we should carry on the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research on cerebral and vascular diseases and malignant tumors.Moreover ou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ose disease,which may develop into serious threat to healthy longevity in the aged,such as senile dementia,osteoporosis and diebetes melitus,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epidemiology,pathomechanism,early diagnosis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It is worth reite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ree-step-prevention” to make sure that everybody enjoys health care and that our society becomes a healthy aging one.

  KeyWords:senescence gene;free radicals;tolemerase;senile dementia;osteoporosis

  1999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老年人年”,这表明老龄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老龄问题的紧迫性,我国是世界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24亿,其中60~69岁占59.96%,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8.59%,并以平均5.4%的高速度递增。预计1999年底我国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10.1%,提前进入老年型社会。我国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国家需要的时间最短,不到20年,美国为60年,瑞士为80年,法国为125年。我国又是全世界进入老年型社会66个国家中最穷的老年型国家,即使今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目标,也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5,是世界老年型国家的1/26,这对抚养世界20%以上老年人的国家来说不能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1 加强衰老机理与延缓衰老的研究是新世纪老年医学的重大基础研究课题

  近年来,研究证明氧自由基可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加速衰老的进程。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大量的电离辐射充斥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无处不在,成倍增长,它可直接辐射人体内的水分子产生大量羟自由基,使蛋白质氧化,DNA断裂,脂质氧化,导致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自由基的产生,可以延缓衰老,如提高果蝇体内抗自由基SOD的活性,可使其寿命延长一倍以上。适度节制饮食,可使动物氧负荷降低,氧自由基减少,细胞凋亡得以适当抑制,与衰老相关的生理、生化、行为变化延缓,最终获得寿命延长。

  端粒学说是由美国抗衰老专家Harley于1990年提出的一个新的衰老学说。他认为位于染色体顶端的染色粒(端粒)的长度与衰老和寿命密切相关。端粒又称端区,其功能是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染色体末端被酶解或两条染色体的端区融合、丢失或重排。Harley经过多年的研究观察,证明端粒的长短与细胞分裂的次数有关。体细胞每传代一次,端粒就缩短50~200bp(碱基对),当端粒缩短到2000~4000bp时,正常人的双倍体细胞就不能再进行分裂,细胞开始衰老和死亡。Bryma研究发现,端粒的长度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端粒酶的活性越高,端粒就越长,染色体的稳定性、完整性越好,细胞分裂次数增多,寿命延长。因此,提高端粒酶的活性,保护端粒DNA不受损害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措施。如避免接触各种辐射线,有害化学物质(苯、芘、苄、乙烯亚胺、甲醛、亚硝酸盐等)、化学药品(氮芥、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等),适量补充维生素A、E、C及微量元素硒、锌等,可以延缓衰老。

  近年来,对“衰老基因”及“长寿基因”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对传统的“遗传程序控制学说”提出了新的挑战。最近研究认为:(1)衰老并非单一基因决定,而是由一连串基因激活和阻抑及其通过各自产物相互作用的结果;(2)控制衰老和长寿的遗传基因并不像原先设想的那样稳定和固定不变,它受着内外环境的影响制约,在某些条件下,如受到氧自由基,电离辐射,有害化学物质等的作用,可产生基因突变,加速衰老,缩短寿命。因此,注意维护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科学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努力改善生活环境,减少有害因素对人体DNA的损伤,即可延缓衰老,使寿命延长到应有的极限。

  2 加强老年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是未来老年医学的主攻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一些社会文明病、老年病、慢性病显著上升,使我国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发展规律与发达国家走过的轨迹极为相似。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上升,这三类疾病已占1/2老年人全部死因的70%以上。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高龄化迅速发展,我国的疾病谱及死亡谱必将随之变迁,如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将有大幅度的上升,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早作准备,加强对未来疾病谱发展变迁的预测、预报,并制定切实可行和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争取主动。

  3 老年痴呆症是未来脑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老年痴呆症是一慢性精神致残及致死性疾病。美国等发达国家老年性痴呆在老年人死因中仅次于心脏病、肿瘤和中风,占居第四位,专家们预言,下一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将是老年痴呆症。

  该病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据我国调查,60~69岁为1%~2%;70~79岁为4%~8%,80岁以上为15%~20%。据此推测我国约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之多。如果每人每年平均耗费医疗护理费用按2 000~3 000元计算,每年需要付出上百亿费用。据美国公共健康机构报告,1991年美国用于老年痴呆患者费用为1 131亿美元,平均每例老年痴呆的直接费用每年为4.7万美元,若计入间接费用,每例年耗费为17.4万美元。美国政府认为,目前耗资最高的疾病是阿茨海默病。因此,老年痴呆症不仅是个健康问题,而且已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社会问题。美国在1990年率先制定“脑的10年”计划,投入巨资进行脑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日本于1995年推出“脑的20年”计划,集中人力、物力对老年的痴呆发病机理及其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认识脑”、“保护脑”和“创造脑”三方面大力推进脑科学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老年痴呆的研究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已受到政府及有关科研机构的关注。中国科学院于1998年及1999年两次举行香山科学会议,以“跨世纪脑科学——老年性痴呆致病机理与防治”及“脑科学与智能开发”为主题,集中国内知名专家研讨脑科学及老年痴呆主攻方向,国家卫生部已将老年性痴呆列入老年医学“九五”攻关课题。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表明,该病与遗传基因,β—淀粉样蛋白前驱蛋白(APP),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环境、代谢及增龄等密切相关,但距离彻底揭示该病的发病机理尚任重而道远。由于该病晚期尚无特效治疗,因此利用一切手段,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核磁共振、电生理技术、认知功能量表及其他先进检测方法,制定出一套特异性、灵敏性高,简便易行的早期诊断方法是老年性痴呆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该病的药物治疗目前仍以胆碱脂酶抑制剂占主导地位,这类药物可以改善症状,但不能治本。因此,药物治疗作用靶位的多样化已成为药物开发的新趋势。中医中药也是有前景的治疗途径,有待深入研究开发。

  老年性痴呆多数须依靠家庭护理、康复,因此,加强卫生普及教育,宣传多用脑,人人注意不断开发自己的智力对预防老年性痴呆至关重要,在政府及医疗行政部门统筹领导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家庭照料体系及医疗—护理—康复—社会保障网络等,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加强骨质疏松症防治,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

  随着世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该病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该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是一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多发病,我国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6 000万~8 000万。据北京调查,6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33%,女性为68.9%,8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达85%以上。上海市调查,老年骨折发生率男性为12.4%,女性为19.6%,美国每年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骨折约有120万人次,其治疗费用高达70~120亿美元,占全国用于治疗全部骨折费用的85%。椎骨或髋骨骨折的老年人约有10%在3个月内死于手术或手术并发症,20%一年内去世,25%丧失活动能力,仅有半数可以自由活动。可见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不仅给病人增加莫大的痛苦,威胁病人生命安全,还会增加家庭及经济负担,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最重要、最敏感的检查手段是骨密度(BMD)测定。测量骨密度的方法很多,包括放射图像吸收法,单能X线吸收法,双能X线吸收法,定量CT和定量骨超声法等。目前多推荐用双能X线吸收法。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和辐射量少的特点。最新研究认为用该仪器测定髋部BMD能更好地预测髋部骨折。对老年人及绝经期妇女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者,根据临床需要,及时进行BMD测定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加速研究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A)是促进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重要环节。

  加强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骨细胞体外培养和动物模型等先进技术,深入探讨基因、细胞、基质及其各种免疫因子和细胞调节因子对骨质疏松作用的机理,加快国产新型、有效、无毒、价廉药物的研制开发是当前骨质疏松症亟待研究的前沿课题。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激素调控、遗传基因、免疫状况、营养状态、经济文化、医疗保健、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八个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重视基础及临床研究,积极进行科学的公共卫生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以延缓和预防的,这对提高我国亿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 现代老年医学发展

  未来21世纪的老年医学将向着更高(高科技)、更广(群体预防、全民健康)、更深(分子、基因水平)的方向发展。基础医学将以分子生物学为带头学科,从分子、基因水平进一步深入探讨老年病的发病机理、衰老机制,可望能有所突破。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将使新药、中药的研究和传统制药工艺发生划时代的变革。预计2003年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类药品将占世界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10%,即达到250亿美元。

  随着电子、激光、超声、核磁、核医学、放射线、光纤、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诊断技术将向着“超早期诊断”、“预测性诊断”方向发展,癌症的治疗将应用生物高技术分子调控手段使癌细胞在萌生状态可以趋向凋亡或逆转为正常细胞而得以彻底根治。

  基因治疗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法,它是目前人类攻克某些疑难病症最有希望的选择途径之一,相信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改进,老年病的基因治疗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随着麻醉、手术及术后监护、救治的进展,颅脑、心肺外科手术、介入性治疗、器官移植等将逐步放宽年龄限制,为老年病的救治拓宽新的途径。

  未来的老年医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社会医学、老年生物学和老年心理学融汇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蓬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在老龄化社会中将为保证亿万老年人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健康老龄化”及稳定、和谐而又持续发展的社会,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作者简介:陶国枢(1934~)男,山东人,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