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儿科学

关于排便控制反射的研究

来源:论文汇编
摘要:排便控制是一个生理活动,是生理反射受到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反射运动。因此,应从3个方面(①反射规律。②排便器官。③粪便性质)研究排便控制反射。...

点击显示 收起


  排便控制是一个生理活动,是生理反射受到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反射运动。因此,应从3 个方面(①反射规律;②排便器官;③粪便性质)研究排便控制反射。以前国内外对排便器官(特别是括约肌)的研究较多,近年来神经系统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题。但是有关粪便的研究,尚停留在临床观察阶段。下面将各方面的问题作一简单系统介绍,以便同道作为研究选题的参考。

  一、排便反射规律的研究

  1.排便反射类型

  分为4型,①蠕动性排便-随时排便,如动物排便(马是随走随排);②反射性排便-分次排便,如婴儿排便(分次排入尿布);③意识性排便-自由控制排便,如一般小孩排便(随意排便);④规律性排便-定时排便, (按社会生活规律)。

  2.排便反射程序

  (1)基本排便反射:分为两步,第一步为诱发便意反射;第二步为排便反射,排便反射又分自然排便与意识抑制两种。

  (2)反射性排便:包括基本反射第一步及第二步第一种反射。第二步第一种为自然排便反射,粪便刺激肛窦:以后通过3个路径传导。①肠壁神经节→直肠收缩+内括约肌放松→排出;②脊髓→盆底肌+外括约肌收缩→暂时阻止排出;③大脑→抑制脊髓→外括约肌放松→最后肯定排出。

  (3)意识性排便: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排便准备)包括基本反射第二步第二种;第二步第二种为意识抑制反射,刺激肛窦后传导至脊髓大脑。

  ①肛窦→脊髓→盆底肌+外括约肌收缩→暂时阻止排出;②大脑→加强脊髓→挤回粪便清理肛窦→停止便意。

  第二阶段(已有排便准备)也分为两步,第一步,意识诱发反射:腹压加强粪便压力达到阈值→肠壁神经节→直肠收缩+内括约肌放松→粪便下移→肛窦→便意;第二步,意识排出反射:传导通过3条路径,肠壁、脊髓、大脑。①肛窦便意→肠壁神经节→直肠收缩+内括约肌放松→排出;②脊髓→提肛肌外括约肌收缩→暂时阻止;③大脑→抑制脊髓反射→解除阻止;④大脑加强脊髓性腹肌收缩加压→最后排出排空。

  (4)中止排便反射:大脑→加强脊髓性耻骨直肠肌环收缩及外括约肌收缩→清除肛窦粪便→消除便意刺激(粪便推回直肠前倾角以上)→最后清除便意。

  (5)社会规律性排便:意识排便训练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条件反射→按时产生便意,按时排便。

  3.反射器官(神经元)

  (1)大脑:皮层下层反射性抑制排便,大脑皮层上层抑制下层反射,负责意识控制排出(熟睡不排便,年龄小、痴呆症无社会性排便意识)。

  (2)脊髓:通过盆神经丛,骶前下腹丛及会阴神经,控制自主肌与不自主肌。膝以上麻痹为潴留性,膝以下麻痹为松弛性失禁。

  (3)肠壁神经:为节细胞、节纤维组成(auerbach,meissner丛),控制不自主肌;无神经节,不能排便。

  二、排便器官的研究(知觉与运动)

  1.直肠

  功能为储存粪便、定形、定量、传导压力,控制排出。①直肠壁:粘膜及肌肉接受刺激,肌肉收缩产生压力及知觉;②直肠纤维外膜:维持固定容积与形态,传导腹压至肛门;③内括约肌:直肠下端环肌肥厚处,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正常刺激则可放松;④肛窦:肛管与直肠交界为便意知觉器官,能分辨固体、液体及气体;⑤直肠前倾角:耻骨直肠肌环在肛窦上方向前牵成角,保护肛窦不受到突然刺激。

  2.盆底肌

  有运动及知觉功能,固定及调节肛门位置承受腹压引起的排便压力。①肛提肌:固定直肠及盆底,为腹压之反动力;②耻骨直肠肌:控制及维持直肠前倾角,保护肛窦不受刺激;③尾骨直肠肌、尾骨肛门韧带:固定肛门外口前后位置,承受腹压的传导;④会阴中心体、会阴横肌:固定肛门及会阴中心位置。

  3.外括约肌

  为三环绞索环形收缩器官,慢肌纤维持续收缩,快肌纤维加强,有运动及知觉功能。①上环:与耻骨直肠肌环联合,加强前倾角;②中环:与尾骨直肠肌联合,与上环起绞索作用,保证肛门前后位置;③下环(外环):皮肤肌,使外口皮肤闭紧,肛周皮肤成放射皱纹,避免肛管分泌外流。

  4.辅助肌肉

  ①膈肌及其他呼吸辅助肌:维持腹压持续时间;②腹直肌及其他腹肌:加强腹压,向盆腔传导;③臀肌:加强会阴肌力量,关闭肛门,协助盆底肌加强腹压反动力。

  5.排尿的协同作用

  ①排尿反射与排便反射独立而相协同;②耻骨直肠肌环同时控制尿道(阴道);③括约肌海绵体肌反射;④逼尿肌会阴体反射。

  三、粪便的研究

  1.性质及形成规律

  ①粪汁12小时达结肠,24小时吸收水分后排出;②48小时以上硬便不可塑,柱形硬便为直肠内停滞时间过长,球形硬便为乙状结肠内滞留时间过长。

  2.容量

  ①对直肠压力与诱发阈及粪便量与直肠容积的关系。②粪量与饮食的关系。

  3.性质

  ①干稀便对肛窦刺激产生不同便意;②硬度与形状关系,成形过程与形成的位置、时间的关系。

  4.粪便性质恶性循环

  ①干便恶性循环:排便困难,停留时间长,便更干,排出更困难;②稀便恶性循环:排出快,停留时间短,便稀,刺激性大,排出更快;③粪石恶性循环:粪石在乙状结肠腔内产生,部分粪便绕过粪石排出,部分向粪石沉积,粪石增大,梗阻增加,肠腔扩大。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