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病学

老年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进展

来源:论文汇编
摘要: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粘膜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强或防御因子(主要是胃粘液屏障、粘膜屏障和粘膜血流量等)减弱,二者失衡所引起。老年人胃溃疡(gu)多于十二指肠溃疡(du),分别占老年消化性溃疡(pu)总数的60。无并发症的老年pu患者应首先进行内科治疗,治疗原则和方法与......

点击显示 收起


  消化性溃疡( pu)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粘膜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强或防御因子(主要是胃粘液屏障、粘膜屏障和粘膜血流量等)减弱,二者失衡所引起。老年人胃溃疡( gu)多于十二指肠溃疡( du),分别占老年消化性溃疡( pu)总数的60.4%和35.3%。无并发症的老年 pu患者应首先进行内科治疗,治疗原则和方法与一般溃疡病人大致相同,但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老年人胃粘膜有血管扭转、血管壁增厚等退行性变,导致胃粘膜供血减少,损伤后胃修复能力减低;老年人胃粘液分泌减少,“粘液屏障”减弱,胃粘膜易受损伤;胃排空能力也较中青年人明显延迟。②老年人常合并有心、脑、肺、肾等病变,常有潜在的重要功能不全,用药时易发生某些毒副反应。老年 pu患者并有以下特点,症状不典型,易延误诊治,巨大溃疡和高位溃疡较常见,并发症较多,出血和穿孔比中青年患者多2~3倍。因此,对老年 pu患者的治疗应及时、有力、彻底。

  所有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对老年 pu患者有效,但反应可能迟缓。针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用药反应有选择。虽然抗消化溃疡药名繁多,但根据 pu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以抑制胃内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以及增强粘膜抵抗力的药物为主。

  1 抑制攻击因子的药物

  抗酸药能中和胃酸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减弱或消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缓解疼痛,可用于胃酸分泌过多的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及维持治疗。但由于老年人胃泌酸功能减退, gu较多,故老年人较少应用。若长期大量使用抗酸药,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碳酸钙,碳酸氢钠等。老年人易发生以下副作用:钙剂引起便秘,高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镁铝制剂易致低血磷综合症,出现食欲不振,软弱无力,甚至导致骨质疏松。老年 du患者如需使用抗酸剂以缓解症状,可选用复方制剂,胃舒平,胃得乐,胃必治等。

  抗胆硷能药物阻断壁细胞的乙酰胆硷受体,又能阻断乙酰胆硷对 g细胞作用,从而使胃酸及胃泌素分泌减少。多用于 du患者,有解痉止痛作用。传统的抗胆硷药,如普鲁苯辛、山莨菪碱等对 m1及 m2受体均有阻断作用。它对胃排空的延缓作用强于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且不能有效地抑制进食后的胃酸分泌。其副作用较多,禁用于幽门梗阻,返流性食管炎,近期溃疡出血,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和精神障碍者,老年人易发生上述病况,更限制了抗胆硷能药的应用。哌仑西平(哌吡氮平)是近年来合成的选择性抗胆碱能新药,对胃粘膜壁细胞毒蕈硷受体( m受体)有高度亲合力,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很少有心率增快,胃排空延缓,口干,瞳孔扩大和排尿困难等副作用。常用剂量为50~100mg,一日二次,治疗4~6周,溃疡近期愈合率为70%~94%。本品与 h2受体阻断剂有协同作用,联用几乎可完全阻断进食后引起的胃酸分泌,尤其适用于顽固性 pu患者。

  h2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与组织胺( h2)受体竞争性结合,抑制组织胺对胆硷酸分泌的刺激作用,阻断壁细胞分泌胃酸。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有效胃酸分泌抑制剂,是公认的治 pu的标准药物。此类药物进入市场的有西米替丁(甲氰咪胍)、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

  西米替丁( cimetidine)最先在国内推广,常用方法:200mg,一日三次,睡前加服400mg,4~6周为1疗程。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服用。该药短期治疗毒性低,仅2~3%发生头昏、嗜睡、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不影响治疗。该药能透过血脑屏障,长期大量服用发生烦躁不安、幻觉、失眠、精神混乱等症状。老年患者,尤其有精神障碍史者容易发生,以不用或慎用为宜,目前本品有被新型 h2受体阻断剂取代的趋势。

  雷尼替丁( ranitidine)的抗酸作用比西米替丁强5~12倍,且作用时间长,常用150mg,早晨和睡前各服1次,或于睡前顿服300mg,疗程4周,用药剂量小,本品较少透过血脑屏障引起神经精神症状,适用老年人有肾功能减退和智力减损者,第三代 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 famotidirne)其药效时间更长,副作用也轻,但能否代替雷尼替丁尚进一步研究。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omeperalole缩写为 oME)的商品名为洛赛克( losec)抑制胃壁细胞中的 h- k+— aTP酶的活性,使壁细胞中的 h+不能运转于胃中而减少胃酸分泌,是当代最强大的胃酸分泌抑制剂。洛赛克用于一般剂量是20mg,一日一次,长期治疗也安全,适用高胃酸难治性溃疡及对 h2受体拮抗剂耐药的溃疡,洛赛克治疗溃疡的愈合率不受性别、年龄、溃疡大小、吸烟及饮酒的影响,在38例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雷尼替丁,特别是对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用药1~2d可见效,溃疡的愈合2周即达79%,4周达91.5%,是目前治疗 pu最佳药物。该药主要在肝脏代谢排出,因此肝功能低下病人慎用 oME,在肝脏完全代谢后80%以代谢产物的形式从尿中排出,可能其代谢产物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所致,故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慎用。此药价格昂贵,国内尚难普及。

  2 增强防御因子的药物

  硫糖铝(胃溃宁)在胃酸作用下离解为氢氧化铝和硫酸蔗糖阴离子,前者中和胃酸,后者与溃疡创面带阳电荷成分结合形成保护膜,防止 h+弥散,近年还发现有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促进局部碳酸氢盐及粘液的分泌等胃粘膜保护作用。本品还有结合胃蛋白酶的作用。每餐前和睡前各服1g,连服4~6周为1疗程。据报道应用硫糖铝混悬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片剂组,对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副作用轻,有便秘、腹泻、头痛、头昏、嗜睡等。本品主要在酸性环境下离解,如与 h2受体拮抗剂或洛赛克合用可影响疗效,亦不宜与胃蛋白酶合剂合用。

  前列腺素( pGE)可促进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的粘液的合成、分泌,改善粘膜局部血液循环,具有强大的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发现,不仅有胃粘膜保护作用,还可与壁细胞上抑制性 pG受体结合,抑制细胞内 cAMP合成,从而也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可用于各种 pu的治疗。此类药物主要有米索前列醇(喜可溃)200mg,每日4次;恩前列素,35mg,每日三次。副作用可出现腹痛、腹泻及子宫充血,幽门括约肌松弛等,故月经不调和胆汁返流者不宜使用。

  生胃酮钠:为甘草次酸制剂,能促进胃粘膜更新,增加粘液分泌。因本品有醛固酮反应可致水钠潴留,高血压、低钾性碱中毒等,故禁用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在体内半衰期长,老年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药物作用,以不用为宜。

  胶体铋剂:临床上常用的是“得乐”类次枸椽酸胶体铋。具有与溃疡部位氨基酸残基结合形成氧化胶体薄膜保护溃疡面;结合胃蛋白酶使之失活,铋离子促进粘液分泌;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促进细胞保护作用等,对幽门螺旋杆菌( hP)也有抑制作用。得乐制剂有片剂和冲剂,每次一片(袋),一天四次,餐前及睡前服,疗程4~6周。本品副作用轻,可引起舌苔黑染,但不影响用药。

  3 用于抗 hP的药物

  现已证明 hP与 pu的关系密切,在 pu多因素发病机制中, hP可能是主要致病因素。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无 hP,无溃疡”的新观点,它为 pu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理论依据,很多药可抑制 hP,其治疗方案有:①单一药物疗法:如选用铋盐,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四环素、庆大霉素或黄连素等对 hP只有部分疗效,根除率不到40%。②二联疗法:即羟氨苄青霉素或胶态次枸椽酸铋或次水杨酸铋( bSS)与一种抗生素同时使用,其中以 bSS+甲硝唑为最好, hP根除率为79%(79例)。 cBS+甲硝唑为73%(141例)。③三联疗法:以 cBS+四环素+甲硝唑为最佳。呋喃唑酮+甲硝唑+庆大霉素,2周为一疗程,根除率为100%。但由于价格昂贵,临床上难普及。

  pu一旦确立,准确合理地选用抗消化性溃疡药就成为保证疗效,防止复发的关键。为此应根据病情和具体条件,给以合理治疗。药物治疗要兼顾抗酸、粘膜保护、抗 hP。针对老年人身体情况选用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无论是 gu或 du均以 h2受体阻断剂为首选,对老年人雷尼替丁优于西米替丁。洛赛克因价格昂贵,有条件者可酌情选用。上述强力抗酸药物可单独应用,亦可以雷尼替丁为基础,加用其它药物,如雷尼替丁联用得乐或呋喃唑酮,或联用哌吡氮平, hP阳性者加用抗 hP药物,有抑郁,焦虑的老年患者,加用多虑平25mg,一日三次,对 gu也可以用硫糖铝或得乐,或两者合用,抗溃疡治疗通常采用4~6周疗法,疗程要足,多数溃疡可以愈合。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