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麻醉学

经皮扩张气管造口用于ICU病人56例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摘要:我院ICU自1995年开始普及经皮扩张气管造口(PDT)技术,并与传统气管切开术作了对比观察。资料和方法56例需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男42例,女14例,年龄18~82岁,随机分为2组各28例,Ⅰ组采用PDT技术(英国Portex公司)。其操作要领如下:患者仰卧位,肩下垫枕以暴露气管。消毒铺巾后,在3~4气管软骨之间用带注射器的套......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ICU自1995年开始普及经皮扩张气管造口(PDT)技术,并与传统气管切开术作了对比观察。

  资料和方法 56例需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男42例,女14例,年龄18~82岁,随机分为2组各28例,Ⅰ组采用PDT技术(英国Portex公司)。其操作要领如下:患者仰卧位,肩下垫枕以暴露气管。消毒铺巾后,在3~4气管软骨之间用带注射器的套管针穿刺,证实套管针已进入气管后,留置套管,插入导引钢丝并留置,然后拔出套管。以穿刺点为中心,作1.5~2.0cm的纵形或横形切口。将导引钢丝从扩张钳的尖端小孔穿出。扩张钳顺导引钢丝向下扩张,钝性分离软组织直至气管内。证实导引钢丝滑动自如,且有气流从造口流出后,取出扩张钳,顺导引钢丝插入气管导管及封闭器。Ⅱ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两组患者开放气道后均行机械通气。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手术操作时间和切口长度。资料采用两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 果 机械通气时间Ⅰ组(8.2±2.4)天,Ⅱ组(7.8±1.8)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并发皮下气肿1例。Ⅱ组并发出血3例,皮下气肿2例,气管狭窄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1组3.6%,显著低于Ⅱ组21%(P<0.05)。手术操作时间Ⅰ组(11.5±3.2)分,较Ⅱ组(18.2±4.1)分明显缩短(P<0.01)。切口Ⅰ组(1.8±0.2)cm,远小于Ⅱ组(2.8±0.3)cm。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手术操作相关的死亡。

  讨 论 PDT是一项床边操作的开放气道技术。近几年来,有关其在ICU病人中应用的报道日渐增多[2]。这种技术利用扩张钳钝性分离组织,钳的设计使向外的力可以沿着钳头表面均等的分配,因此用扩张钳扩张时,气管周围组织任何一点所承受的外力均降低到最小。另外,操作时不需作较大切口,不需广泛暴露气管周围组织,甚至不需暴露气管。因此,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操作十分简便。

  笔者认为,肥胖或解剖标志不清楚的病人不宜行PDT。本文1例并发皮下气肿即因患者肥胖,解剖标志不清楚,反复穿刺插管后损伤气管粘膜所致。其它相对禁忌证有儿童、操作部位存在感染或肿瘤等。

作者: 姚华国刘新杨引邵义明张良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